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虛構的歷史與歷史的虛構——評徐則臣長篇小說《北上》
來源:《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19年第1期 | 江飛  2019年03月03日10:21

內(nèi)容提要:《北上》是一部“創(chuàng)世紀”的“好的歷史小說”。作者徐則臣化身“歷史文學家”憑借歷史學家的考證與文學家的想象虛構了一種歷史,也創(chuàng)造了一種歷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歷史”比曾經(jīng)存在過的歷史更真實,也更富有文學性和哲學意味,經(jīng)得起歷史的和美學的評價。這“歷史”是“虛構的歷史”,既是個人的生命史,也是五大家族(謝、邵、周、孫、馬)的命運史,既是百年的京杭運河史,更是百年的中國近現(xiàn)代史;這“虛構”是“歷史的虛構”,徐則臣通過知行合一,重返歷史現(xiàn)場,重建歷史情境,重塑歷史人物,使整部小說呈現(xiàn)出鮮明的實證精神、細節(jié)真實、情感真實和精神真實。

關鍵詞:徐則臣 《北上》 歷史 虛構 實證精神

江飛(1981—),男,安徽桐城人,安慶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文學博士,復旦大學訪問學者,安徽省高校優(yōu)秀青年人才,主要從事美學、文藝學和中國當代文學研究。中國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華美學學會會員,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會員,安徽省文學院簽約評論家。著有《雅各布森結(jié)構主義語言詩學研究》《朱光潛盡性全人教育思想》《個體精神與底層情懷》《紙上還鄉(xiāng)》《何處還鄉(xiāng)》等多部。

“過去從未死亡,它甚至沒有過去”,在閱讀長篇小說《北上》的時候,我不禁想起??思{的這句話。歷史從未死亡,也沒有過去,就像作者徐則臣在扉頁上所引用的,“過去的時光仍持續(xù)在今日的時光內(nèi)部滴答作響”,歷史只不過是在線性的時間之軸上以另一種形態(tài)或形式繼續(xù)存活于當下,它等待被重新發(fā)現(xiàn)和喚醒。對“歷史”和“考古”有著濃厚興趣的徐則臣,在《耶路撒冷》中小試牛刀之后,此番終于在《北上》中進行了一次酣暢淋漓的“歷史考古”,這份“考古報告”像一道堅實的閘門直接切入到時間洪流之中,如阿倫特所言,“時間在中間、在‘他’站立之處被打斷了;而‘他的’立足點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現(xiàn)在,毋寧是一個時間中的裂隙,‘他’持續(xù)的戰(zhàn)斗,‘他’片刻不停地阻擋過去和未來停駐,才使這個裂隙得以維持”。①在我看來,徐則臣正是這個立足于時間裂隙,在過去與未來之間左沖突、持續(xù)戰(zhàn)斗的“他”。他以“歷史的虛構”全面立體地展現(xiàn)了“虛構的歷史”,這“歷史”既是個人的生命史,也是五大家族(謝、邵、周、孫、馬)的命運史,既是百年的京杭運河史,更是百年的中國近現(xiàn)代史??傊?,此次徐則臣化身“歷史文學家”,勘探了“一條河流與一個民族的秘史”,寫就了一部“創(chuàng)世紀”的“好的歷史小說”②——《北上》。

一 虛構的歷史:個人史、家族史、運河史與民族秘史

作為小說家,與其說徐則臣對“真實的歷史”情有獨鐘,不如說他對“虛構的歷史”一往情深?!八蜁r間自能開辟出新的河流。在看不見的歷史里,很多東西沉入了運河支流。水退去,時間和土掩上來,它們被常埋在地下?!雹坌≌f開篇第一句話就表明了歷史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時間開辟了新的歷史,也掩埋了無數(shù)有價值的東西,模糊了我們曾經(jīng)清晰的來路,“想想人類也真是可悲,不過百年,我們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原本確定的身份和歷史變得懸念叢生、曖昧可疑,這自然也為小說家的虛構提供了可能。如果說小說開端有意寫到的那些被重新發(fā)掘和打撈的出土文物,是在沉默地訴說著歷史的遺言以及祖先的秘語,那么,整部小說則借助虛構之舟沿時間之河逆流而上,重新發(fā)掘和打撈被遮蔽、被掩埋的歷史,再次展現(xiàn)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段“喧嘩與騷動”。

在《北上》的結(jié)尾部分,徐則臣最終按耐不住,借考古學者胡念之之口直接說出了自己的“虛構歷史觀”:“強勁的虛構可以催生出真實”,“虛構往往是進入歷史最有效的路徑;既然我們的歷史通常源于虛構,那么只有虛構本身才能解開虛構的密碼”。這段話可謂夫子自道,道出了作者本人的歷史觀和整部小說的創(chuàng)作密碼:虛構是小說的本質(zhì),也是歷史的本質(zhì),虛構正是歷史小說打開歷史并抵達歷史真實的不二法門。很顯然,徐則臣對歷史虛構性的理解與“新歷史主義”學派的“作為文學虛構的歷史文本”的觀念是一致的,正如代表理論家海登?懷特所言,“一個優(yōu)秀的職業(yè)歷史學家的標志之一就是不斷提醒讀者注意歷史學家本人對總是不完備的歷史中所發(fā)現(xiàn)的事件、人物、機構的描繪是臨時性的”,④任何歷史文本都只是一種臨時物,一切歷史必然是文本性的,具有文學虛構的品格。正因為看到了歷史的虛構性和小說的虛構性之間的隱秘關聯(lián)。所以,徐則臣認為,“重要的不是故事講述的年代,而是講述故事的年代。??逻@句話應該放在所有打算對歷史發(fā)言的作家案頭”,⑤換言之,應當將“歷史能否虛構”的問題置換 “歷史如何虛構”的問題,應當關心的是講述歷史的時代和方式,而不是實實在在的歷史本真或歷史真相,這才是作家打開歷史的正確方式。在我看來,他的這種“對歷史的態(tài)度既不是現(xiàn)實主義的經(jīng)典建構,也不是先鋒主義的有意消解,而是一種個人主義、多元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的重建”⑥,而所謂“重建”,按童慶炳先生的話來說就是“對歷史文本加以增刪,加以改造。不照抄歷史文本,而以自己的情感重新評價歷史中的人物與事件,另辟一個天地,構造成一個完整的世界”,“‘重建’是歷史文學的必由之路”。⑦我不知道徐則臣的這種歷史意識是從中國當代先鋒派小說家的“新歷史小說”那里獲得啟示,還是受到西方“新歷史主義”觀念的深刻影響,但無論如何,這些歷史哲學和文學理論一定程度上都證明了以文學虛構歷史、重建“一個完整的世界”(即“創(chuàng)世紀”)的合法性,也都為徐則臣“打著歷史的幌子做自己的事”即以個體的時代感重建歷史提供了理據(jù)。

“歷史”也好,“民族”也罷,都不是空洞無物的名詞,而是擁有肉身的靈魂。為了揭示一個民族的“秘史”,作者有意將“秘史”還原為一個個具體鮮活的個體(“民”)的生命史,還原為一個個形態(tài)各異的家族(“族”)的命運史,還原為一條縱貫南北、跨越千年的運河的變遷史。在近現(xiàn)代百年歷史的長河中,在戰(zhàn)爭、瘟疫、饑荒、河匪、路霸、死亡無可回避的時代,個體生命原本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卻又因為擔負著承上啟下的家族重任而顯得格外重要,從百年前的邵常來、周義彥、孫過程、謝平遙、意大利人費德爾?迪馬克(馬福德),到百年后的謝望和、邵秉義與邵星池、周海闊、孫宴臨、馬思意與胡念之,歷史既像代代相傳的遺物影響甚至左右著后人的命運走向,又像無形的文化符碼編輯著整個家族的遺傳基因,比如:腳夫兼廚子邵常來選擇了意大利人保羅?迪馬克(小波羅)的羅盤,其后代邵秉義便選擇了“運河上生,運河上死”的船民生活;船夫二徒弟周義彥選擇了小波羅寫滿意大利文的牛皮本,其后代便“必須會一口流利的意大利語”;護衛(wèi)孫過程選擇了小波羅的柯達相機,其后代孫立心、孫宴臨便與攝影有緣;“運河百科全書”謝平遙“渴望一種開闊的新生活”而選擇與小波羅一起逆流北上,其后代謝望和便離開電視臺潛心制作紀實節(jié)目《大河譚》;費德爾因為熱愛運河而選擇來到中國并最終成為了“運河專家”——馬福德,其后代胡念之便成為運河考古鑒定的首席專家。先祖?zhèn)儭鞍倌晷薜猛伞?,后人們在百年后又接續(xù)前緣,一次選擇對先祖而言或許只是個人的歷史偶然,對后代而言則可能意味著家族的歷史宿命。正像《紅樓夢》《百年孤獨》或《白鹿原》所呈現(xiàn)的那樣,在《北上》中,個人生命史與家族命運史成為“虛構的歷史”的重要內(nèi)核,并使其顯現(xiàn)為“一個民族的心靈秘史”。

割不斷的是歷史,是血脈,更是河流。在徐則臣此前的“花街”系列中短篇小說以及《水邊書》《夜火車》《耶路撒冷》等長篇小說中,“運河”一直作為局部背景而反復出現(xiàn),《北上》則第一次對京杭大運河作了一次比較全面系統(tǒng)的梳理。按其所言,“因為對運河淮安段的見識與理解,成就了我的運河之緣,20 年來,綿延千里的大運河成了我小說寫作不可或缺的背景。20 年來,我一點點地把運河放進了小說里。我也因此培養(yǎng)出了對運河的專門興趣,但凡涉及運河的影像、文字、研究乃至道聽途說,都要認真地收集和揣摩。也正是基于多年的專注,在泛泛地以運河為故事背景的寫作之后,決意這一次傾囊而出,把大運河作為主角推到小說的前臺來,就有了耗時四年的《北上》的寫作”。⑧很顯然,徐則臣已不滿足于“泛泛地以運河為故事背景的寫作”,他試圖借這次寫作來實現(xiàn)“喚醒”運河這一巨大“野心”。

所謂“喚醒”也就是讓運河真的“活起來”,因為只有“一條河活起來,一段歷史就有了逆流而上的可能,穿梭在水上的那些我們的祖先,面目也便有了愈加清晰的希望”。為此,作者一方面將運河史實化、語境化,從1901 年的運河漕運廢止,一直寫到2014 年的大運河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旁及與運河相關的諸多史料史實,并將運河置入從晚清大變局時代(1901)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2014)的特定歷史文化語境中,歷史與當下勾連相通,時間與空間縱橫交錯,建構起一部波瀾壯闊、綿延古今的運河史,并以此折射出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的百年滄桑;另一方面將運河人情化、生活化,從豐富的人物、故事、細節(jié),從血肉豐沛的運河邊的日常生活去理解它和書寫它。小說中的主要人物都被塑造成與運河有著直接或間接關系的“運河之子”,或為事業(yè),或為志趣,或為生計,一直不曾遠離運河左右,他們“北上”或“南下”的命運因為運河而跌宕起伏,也因為運河而緊密地交匯在一起,使得寬闊豐盈、奔騰不息的運河充滿了人文情懷。反過來說,運河參與和見證了五個家族五代運河人的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生活,對于他們而言,“運河不只是條路,可以上下千百公里地跑;它還是個指南針,指示出世界的方向。它是你認識世界的排頭兵,它代表你、代替你去到一個更廣大的世界上。它甚至就意味著你的一輩子”。更重要的是,運河形塑著以他們?yōu)榇淼闹袊说奈幕睦斫Y(jié)構和家族精神譜系,永遠流動在他們的身上和心底。兩相映照,虛實相生,繪制出一幅如《清明上河圖》般生動可感的歷史畫卷、文化畫卷和生活畫卷,既再現(xiàn)了“一段高度濃縮的、與運河相關的本地史志與生活志”,又表現(xiàn)了“一條京杭大運河之于整個中國的影響和意義”。

總之,在小說的“虛構的歷史”中,“運河”所表征的不再是那條長達1797 公里的京杭大運河,而是有著豐厚人文歷史蘊涵的“運河文化”,它接納著個人與家族的悲歡離合,也蘊藏著中華民族的榮辱興衰,可謂“中國文化的大動脈”。⑨饒有意味的是,大運河文化帶已成為當下北京規(guī)劃建設的三個文化帶之一,這部“大河譚”一下子又具有了超越文學意義和審美價值的現(xiàn)實意義和社會價值,這是歷史的巧合,抑或歷史的必然?

二 歷史的虛構:實證精神、細節(jié)真實、情感真實與精神真實

小說是虛構的藝術,而如何虛構卻是門高深的學問。虛構不是天馬行空、胡編亂造,恰恰相反,虛構的最終目的卻是“真實”,更準確地說,是要在作者和讀者之間建立一種契約,那就是“真實可信”?!耙徊啃≌f,如果沒有可信的物質(zhì)外殼,可能也就沒有可信的靈魂和精神”⑩,“物質(zhì)外殼”也就是小說中的物質(zhì)世界和生活世界,它的可信與否取決于小說家究竟在調(diào)查研究上下了多少笨功夫。在我看來,這種“笨功夫”正是一個優(yōu)秀小說家的真功夫,也正是小說質(zhì)量的可靠保證,對歷史題材的寫作而言更是如此。

毫無疑問,寫了20 年小說的徐則臣是一個懂得也舍得下笨功夫的小說家。為了寫《北上》,徐則臣可謂做足了準備:一是知識積累,從2003 年開始就大量搜集和閱讀一切可能有用的材料,包括古今運河研究著作,以及蘇伊士運河、伊利運河和阿姆斯特丹、俄羅斯的運河研究著作,還有從宋朝至今的關于運河的地圖,乃至著名作家書寫運河的書籍、安野光雅的隨筆畫集《中國的運河》,以及20 世紀中國史、世界史等各種相關資料;二是田野調(diào)查,將大運河重要的河段、城市、縣鎮(zhèn)都親自走了一遍,進行實地考察。通過知行合一,徐則臣重返歷史現(xiàn)場,重建歷史情境,重塑歷史人物,將虛構具化為“歷史的虛構”,使整部小說呈現(xiàn)出鮮明的實證精神、細節(jié)真實、情感真實和精神真實。

實證精神和細節(jié)真實。一部虛構的小說是靠無數(shù)真實的細節(jié)一磚一瓦構筑起來的,而實證精神正是確保細節(jié)真實的專業(yè)精神。在《北上》中,有關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生活器物、地理飲食、人情風俗、情理邏輯等各方面的細節(jié),比如八國聯(lián)軍進京,以身殉國的大將聶士成、教堂青樓、官員纖夫,運河沿岸各地的各種吃食菜名,邵伯船閘三室二閘的工作原理,船民的現(xiàn)代婚禮,如此等等,都經(jīng)得起任何一個實證主義者的推敲,也幾乎都經(jīng)得起考據(jù)和還原。通過這些準確豐富的歷史實證和歷史細節(jié),小說贏得了現(xiàn)代讀者的信任,并在歷史本來的實在生活和小說家想象的思辨生活之間建立了同構關系,而“在思辨生活與實在生活之間建立全面協(xié)調(diào)關系的自發(fā)傾向,最終應該視作實證精神最可貴的優(yōu)勢”。11 更重要的是,實證精神和細節(jié)真實還表現(xiàn)出作者對歷史史實、歷史人物和歷史邏輯的尊重,我認為這對于歷史題材的文學創(chuàng)作至關重要。比如義和團,作者既沒有簡單化、概念化地將其斥為“匪民”,也沒有片面夸大義和團的歷史作用和革命意義,而是還原其在特定歷史語境中的復雜性,一方面客觀表現(xiàn)了清政府對義和團態(tài)度的猶疑多變,從最初的縱容姑息到收買利用到最后全面剿殺,充分展現(xiàn)了戊戌變法之后、內(nèi)外交困的特定歷史語境中義和團不可避免的悲劇命運;另一方面形象描繪了義和團拳民神奇的“護體神功大法”和“刀槍不入,滅洋順清”等各種咒語,以及對洋人的極端憎恨、武力抵抗與狹隘復仇,對同胞的市儈陰險、暴戾兇殘和濫殺無辜,寫出了這群人的矛盾性,“他們勇猛又怯懦、精明又愚昧、真誠坦蕩又虛偽投機、吃苦耐勞又溜奸耍滑、正大莊嚴又猥瑣乖張、秉持公心又貪圖私利、熱情友愛又冷酷陰險、目力長遠又狹隘短視”。我以為這些細節(jié)和判斷是實證性的而非主觀臆想的,是合乎歷史史實和歷史邏輯的,誠如李澤厚所言,“義和團是以農(nóng)民為主體(部分地主也參加了)的反帝排外運動,為腐朽的清廷所利用。一方面它表現(xiàn)了對帝國主義入侵的強烈抗議,另一方面卻也暴露了小生產(chǎn)階級盲目排外主義的封建性、落后性”。12總之,在過度迷信虛構的時代,在歷史虛無主義襲擾文藝創(chuàng)作、各種“神劇”層出不窮的當下,徐則臣卻一心追求物質(zhì)的精確、細節(jié)的實證,殊為難得,頗有啟示意義。

情感真實與精神真實。畫論中有“實者逼肖,虛者自出”(清人鄒一桂《小山畫譜》)的觀點,意思是,實境創(chuàng)造得形似逼真,虛境就會自然而然地生成,正所謂“以形寫神”“以實顯虛”。我以為小說創(chuàng)作同樣如此:實證精神和細節(jié)真實還原了曾經(jīng)真實存在卻已消逝的一種歷史生活,達到了逼真形似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它使得“虛”的情感世界與精神世界油然而生,達到了感動人心的效果。在整部小說中, 我以為“馬福德”和“邵秉義”這兩個人物塑造得最為豐滿、最為動人,關鍵也正在于情感的真實與精神的真實。作為中外關系的表征,“馬福德”的一生是傳奇性的。意大利人費德爾?迪馬克因為熱愛馬可波羅而來到中國,熱愛威尼斯的水而想做“運河上的馬克波羅,在水上走,在河邊生活;像他那樣跟中國人友好相處”,甚至“想娶一個中國姑娘做老婆”。1900年,作為水兵的費德爾奉命隨軍去北京保衛(wèi)公館,卻愛上了風起淀年畫世家的姑娘秦如玉,在經(jīng)歷殘酷的戰(zhàn)爭、殺戮和受傷之后,他選擇了逃離,來到如玉身邊,二人最終來到蠻子營,以“馬福德”為名過起了運河邊的世俗生活,卻未料想如玉在1934 年被日本兵的狼狗咬死,為給如玉復仇,馬福德孤身一人夜闖日本鬼子小分隊駐地,不幸殞命。作者以令人信服的細節(jié)描述了意大利人迪馬克是如何一步步變成中國人“馬福德”的,尤其細致描繪了聯(lián)軍與義和團、清政府正規(guī)軍的交戰(zhàn),以及借其朋友大衛(wèi)布朗的信再現(xiàn)了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城時的屠殺和搶劫,表達了對這場侵略戰(zhàn)爭深刻反思與批判,“我們以文明之名,我們以正義之名,我們以尊嚴之名,我們以救援之名,又做了一回屠殺者和強盜”。由此反襯出馬福德對安穩(wěn)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和對邪惡勢力的復仇,以及對祖國意大利的思念(為孫女取名“馬思意”)等等,是多么真實的情感,這是一種超越國界、語言和文化的人類共通情感,閃耀著人性的光輝和正義的精神。“生逢亂世,所有想過安穩(wěn)日子的人,都把自己深深地埋進黑暗里”,“馬福德”隱去了自己作為“外國人”的身份,成為了歷史的“沉默者”,但卻無法隱去對中國運河和傳統(tǒng)文化(比如年畫)的情感認同,并以“太姥爺”的中國身份延續(xù)在馬氏后人的情感記憶之中。進而言之,戰(zhàn)爭制造了災難與仇恨,也促成了中外文化的交往與融合,正如戰(zhàn)爭暴露出人性之惡,也催生出人性之善(比如布朗信中寫到的“動人的人性之光”),這是歷史所呈現(xiàn)出的另一種殘酷且悖謬的真實。

作為新舊關系的表征,邵秉義的悖謬在于,一方面他的命“一半在船上,另一半在這條河上”,現(xiàn)在卻不得不接受一個殘酷的事實,那就是“運河的黃金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運河的黃金時代也結(jié)束了”,船運成了夕陽產(chǎn)業(yè),他為自己成了“邵家跑船的終結(jié)者”而深感愧疚,因此在祖先墳前長跪不起,嚎啕大哭;另一方面,他又充分尊重和理解兒子邵星池上岸的選擇,“一輩人有一輩人的想法,一輩人有一輩人的活法,這個世界在變,年輕人就應該按年輕人的想法去活,去干”。在情感上他是“趨舊”的,懷著對祖?zhèn)魇聵I(yè)的敬重之情,對過去水上跑船生活的留念之情,以及對前現(xiàn)代內(nèi)河水路交通衰敗的惋惜和無奈之情;在理性上他又是“迎新”的,他不得不遵從新舊更迭、效率第一、經(jīng)濟進步等現(xiàn)代法則。作者寫出了邵秉義在歷史理性與人文情懷的二律悖反之間的掙扎與苦痛,事實上也就表現(xiàn)了時代變遷、世界變化給人們的情感和精神帶來的激烈動蕩,這種真實的體驗引導人們重新思考 “新”與“舊”、“慢”與“快”的關系。小說中,作者借“小博物館”民宿客棧董事長周海闊的話表明,“有時候慢未必就是慢,可能是快,只是我們沒看出來。就像舊有時候并不是舊,而是更新。比如這個羅盤,放在這個新客棧里,它沒有讓客棧變舊,反倒讓客棧更新”。延伸來說,運河不也是如此嗎?許多地方的運河河段已經(jīng)斷流枯竭了,古老的運河仿佛已經(jīng)退出了歷史的舞臺,然而現(xiàn)在卻突然又成為國家重點建設的“運河文化帶”,煥發(fā)出新的生機。

“新”可以成為“舊”,“舊”也可以成為“新”,“快”可能是“慢”,“慢”也可能是“快”,這算是一種“歷史的辯證法”吧!正如克羅齊所言,“當生活的發(fā)展逐漸需要時,死歷史就會復活,過去史就變成現(xiàn)在的。羅馬人和希臘人躺在墓穴中,直到文藝復興歐洲精神重新成熟時,才把他們喚醒”13 。這正是其著名命題“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的形象表達。朱光潛曾在研究克羅齊歷史學時對這一命題作了比較正確的解讀:“沒有一個過去史真正是歷史,如果它不引起現(xiàn)時的思索,打動現(xiàn)時的興趣,和現(xiàn)時的心靈生活打成一片,過去史在我現(xiàn)時思想活動中便不能復蘇,不能獲得它的歷史性。就這個意義說,一切歷史都必是現(xiàn)時史。著重歷史的現(xiàn)時性其實就是著重歷史與生活的聯(lián)貫?!?4 對于作家而言,只有認識到“歷史的現(xiàn)時性”,正確把握歷史與生活、與時代的關系,把歷史和自己的心靈生活打成一片,才能夠真正立足于當下這個時代和現(xiàn)實生活,以“歷史的虛構”來喚醒“歷史的真實”(“真歷史”)。我以為,徐則臣認識到并藝術化地做到了這一點,當然他還可以做得更好,比如在結(jié)構上。

我曾說過,徐則臣是一位有著強烈的問題意識、歷史意識和形式意識的作家。就形式論,《北上》作者試圖“寫出一個跟自己以往的、跟別人的結(jié)構都不一樣的”新結(jié)構:以一份2014 年的“考古報告”獨立開篇,主要內(nèi)容是一封寫于1900 年7 月的意大利語信件,引出縱橫百年的“三部曲”:第一部敘述百年前(1901 年)和百年后(2012 年,2014 年)兩個時段的故事,重心在后者,講述邵、謝、周、孫氏后代的當代生活;第二部分接著講述百年前的“北上”故事和馬福德的故事以及百年后馬氏后代的故事,重心在前者;第三部分回到開篇的那封意大利語信,讓邵、謝、周、孫、馬五個家族的后代在同一個故事情境中相聚。就線索而言,是頗具難度的,簡單來說:由一根線頭分出古今兩條線,古線又分出波羅?迪馬克北上與其弟費德爾?迪馬克北上兩條子線,繼而又各分出家族敘事的三根子線和一根子線,最后又收束為初始的一根線頭。作者在多維敘事空間來回往復,各個故事獨立成章又彼此暗暗勾連照應,形成了歷時性與共時性相結(jié)合、多線并進又交織的網(wǎng)狀桔瓣型結(jié)構,勻稱飽滿,首尾圓合,可謂用心良苦。當然我也以為,第三部相較于內(nèi)容宏闊、篇幅很長的第一部、第二部而言顯得太過簡略單薄,不妨獨立成篇作為結(jié)尾,與獨立成篇的開頭形成首尾呼應,同時將“第一部”“第二部”改為“上部”“下部”,似乎更合“大河上下”之意,亦可收 “鳳頭豬肚豹尾”之結(jié)構功效。

結(jié) 語

正如狄爾泰所闡明的,“我進行思考所使用的語言和我的各種概念,都是在時間過程中產(chǎn)生出來的。因此,對于那些存在于我內(nèi)心之中的無法洞察的深度來說,我是一種歷史性的存在。歷史的研究者同時也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15 是的,我們都是歷史性存在,都是對歷史進行靜觀默察的人,但對于“歷史文學家”徐則臣來說,他憑借歷史學家的考證與文學家的想象虛構(研究)了一種歷史,也創(chuàng)造了一種歷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歷史”比曾經(jīng)存在過的歷史更真實,也更富有文學性和哲學意味,經(jīng)得起歷史的和美學的評價。當然,歷史本身又是需要保衛(wèi)的,對于文學藝術而言,這種保衛(wèi)不是說讓文學成為歷史學的演練場,而是說“文學藝術需要尋找到自己獨特的敘述維度,創(chuàng)造出帶有歷史責任、社會擔當、道德關懷、理想訴求的歷史書寫,進而復興過往傳統(tǒng)的偉大遺產(chǎn),成就一個新的歷史”。16

最后我想說的是:百年前,我們的先祖?zhèn)儾环种型狻⒉环置褡宓卦谕粭l船上迎接歷史的風浪,組成了一個情感與共、生死相依的“命運共同體”;百年后,我們不還是在同一條船上共同應對歷史挑戰(zhàn)的“命運共同體”么?這樣想來,《北上》的隱喻意義恐怕既是中國性的更是世界性的吧!

注釋:

① [ 德] 漢娜?阿倫特:《過去與未來之間》,王寅麗、張立立譯,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譯林出版社2011 年版,第8 頁。

②⑤徐則臣,張艷梅:《我們對自身的疑慮如此兇猛——張艷梅對話徐則臣》,《創(chuàng)作與評論》2014 年3 月號(下半月刊)。

③徐則臣:《北上》,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8年版,第1 頁。以下小說引文皆出自于此。

④ [ 美] 海登?懷特:《作為文學虛構的歷史文本》,見張京媛主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年版,第161 頁。

⑥江飛:《問題意識、歷史意識與形式意識——徐則臣論》,《當代作家評論》2018 年第1 期。⑦童慶炳:《在歷史與人文之間徘徊》,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年版,第393、405 頁。

⑧徐則臣:《徐則臣:用文化這把鑰匙“喚醒”大運河》,《文匯報》2018 年11 月22 日。

⑨徐則臣說,“這條河在過去是中國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的大動脈;在今天乃至將來,起碼在文化的意義上,可能依然是我們的大動脈”。見徐則臣《懷念那些粗糲的生活》,《現(xiàn)代快報》2018 年8 月5 日。

⑩謝有順:《成為小說家》,北岳文藝出版社2018 年版,第21 頁。

11[ 法] 奧古斯特?孔德:《論實證精神》,黃建華譯,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譯林出版社2011 年版,第21 頁。

12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8 年版,第83 頁。

13[ 意] 克羅齊:《歷史學的理論和歷史》,田時綱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年版,第15 頁。

14朱光潛:《朱光潛全集(第四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 年版,第367 頁。

15[ 德] 威廉?狄爾泰:《歷史中的意義》,艾彥譯,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譯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頁。

16劉大先:《必須保衛(wèi)歷史》,《文藝報》2017年4 月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