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鳥探刊”第八期:《中華文學選刊》2019年第11期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 徐晨亮 陳澤宇 2019年11月30日13:38
《中華文學選刊》2019年第11期
AI寫作:人的文學還是非人的文學?
2017年韓少功先生就曾提出反思,面臨人工智能技術的“野蠻敲門”,文學未來將面臨怎樣的命運。也正是在那一年,“微軟小冰”推出詩集,引發(fā)文學界與社會大眾的關注、熱議,甚至爭論。在伴隨技術進步而不斷升溫的討論中,我們也越來越可以辨認出一些理性清明而非情緒化的聲音。
2019年第11期的《中華文學選刊》“聚焦”人工智能與未來文學,楊慶祥、楊丹丹、宋睿華、走走、耿弘明等專家學者,分別從不同角度以“人工智能寫作”為借鏡,反思當下文學自身的問題,并設想 AI 與文學進一步對話、合作以及帶給文學創(chuàng)作、批評和傳播的可能性。
從上到下:《收獲》1979~1989、1990~1999、2000~2009、2010~2018小說高頻詞統(tǒng)計結(jié)果
虛構(gòu)與飛翔:離開地面的龐然大物
這組“飛翔的故事”,我希望它們同時能具備兩只將其托升而起的翅膀:一只是具有驚訝感的想象,一只是讓人回味的思考與追問。
——李浩
在語言世界里,沒有什么是不能存在的,語言不僅是抽象的符號,也是高于生存的實體,它在超越現(xiàn)實時所釋放的能量和展現(xiàn)出的精神景觀,會讓我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世界不僅是這樣的,也可以是那樣的。
——大解
敘事只會發(fā)生在自身與現(xiàn)世事件無關之時。正如最終構(gòu)成人一生的東西,不是閱歷、靈性與任何事件,而是對所有這些經(jīng)驗的記憶、描繪、比喻和闡釋。
——楊典
“虛構(gòu)與飛翔”小輯是本期“鋒銳”欄目的精心策劃,分別選了以上三位作家的多篇跨文體作品,試圖以虛構(gòu)的力量和飛翔的姿態(tài),為當下文學提供一種新的可能性。
從左至右:大解、李浩、楊典
“壯壯”、“十四個詩人”以及畫中風物
在本期《中華文學選刊》中,除了“人工智能與未來文學”和“虛構(gòu)與飛翔”兩項特別關注外,還從不同的書刊中遴選了不少佳作。
王安憶在《成長初始革命年》中一路穿過紹興、徐州、上海,走進新世紀,飛躍維也納、巴黎與美國西部,展現(xiàn)出作家獨特的思想漫游;嚴歌苓新近出版的動物題材故事合集《穗子的動物園》中,有一篇關于愛犬壯壯的“小傳”感人至深;青年學者黃曉丹以現(xiàn)代心理學研習古代詩詞,用“春日的遺響”解讀周邦彥與晏殊的文學與人生;止庵的《畫見》涉及數(shù)十位西方畫家,既是一場人與畫穿越時光的交流,也是一場關于自我教育的成長之旅……
本期雜志目錄:
聚焦│Focus 人工智能與未來文學
楊慶祥 與AI的角力
選自《南方文壇》2019年第3期
楊丹丹 人工智能寫作的“鏡像”與“正名”
選自《廣州文藝》2019年第9期
宋睿華 用代碼可以構(gòu)建機器心智嗎?
選自《中國計算機學會通訊》2019年第3期
走 走 探索未來,一半靠人,一半靠AI
選自《南方文壇》2019年第6期
耿弘明 文學與人工智能:熟悉的陌生人
(特約專稿)
楊慶祥、白亮等 “AI與未來寫作”討論會實錄
選自“聯(lián)合文學課堂”討論實錄
實力│Main Current
尹學蕓 灰鴿子(中篇小說)
選自《北京文學》2019年第10期
胡學文 一水三浪(中篇小說)
選自《十月》2019年第5期
邱華棟 琴斷(短篇小說)
選自《清明》2019年第5期
曹 寇 龍(短篇小說)
選自《青春》2019年第10期
于 是 橫風(短篇小說)
選自《小說界》2019年第5期
鋒銳│New Wave “虛構(gòu)與飛翔”小輯
李 浩 十個飛翔的故事
選自《山花》2019年第7期、《江南》2019年第3期、《作家》2019年第8期
大 解 鴻蒙錄七則
選自《人民文學》2019年第6期、《作品》2019年第9期、《十月》2019年第5期
楊 典 獪園折枝(外二篇)
選自《鵝籠記》
非虛構(gòu)│Non-fiction
王安憶 成長初始革命年
選自《成長初始革命年》
李 禮 重訪彗星
選自《求變者:回首與重訪》
讀大家│Reading Classics
黃曉丹 春去的遺響:周邦彥與晏殊
選自《詩人十四個》
對話│Dialogue
徐懷中、傅逸塵 戰(zhàn)爭敘事的“超驗主義”審美新向度——關于長篇小說《牽風記》
選自《小說評論》2019年第5期
書架│Book Shelf
嚴歌苓 壯壯小傳
選自《穗子的動物園》
藝見│On Arts
止 庵 畫見六則
選自《畫見》
互動│Message Box
《中華文學選刊》2019年讀者調(diào)查
《青鳥探刊》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