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詩來見我》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 李修文  2021年04月14日09:06

《詩來見我》

作者:李修文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03月

ISBN:9787020169030

定價:59.00元

遣悲懷

(節(jié)選)

說及元稹之輕薄無行,世人早有定論,其人行狀,頗似近人胡蘭成:言辭里多拌蜂蜜,胸腔間就少了幾塊石頭。一樁早已蓋棺的定案是:年少時,在蒲州,元稹與雙文姑娘歡好,留下艷詩數(shù)十,一進長安便口吐惡言,逢人便說那雙文姑娘根本非人,實為妖孽,“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其人”,而后又百般抵賴,說他親手寫下的《鶯鶯傳》絕不是自身遭遇之記敘,而是被他轉(zhuǎn)述的同僚往事,只是無論如何也不能自圓其說。早在宋代,曾將《鶯鶯傳》改編為商調(diào)《蝶戀花鼓子詞》的趙令畤,抽絲剝繭之后,便一口咬定那張生即是元稹,元稹即是張生。到了近代,通過考據(jù),又添兩樣鐵證——魯迅說:“元稹以張生自寓,述其親歷之境。”陳寅恪也說:“微之年十五以明經(jīng)擢第,而其后復舉制科者,乃改正其由明經(jīng)出身之途徑,正如其棄寒族之雙文,而婚高門之韋氏。”

只是,以上所說,川西小鎮(zhèn)上開小超市的老周全都不在乎。進入四月,川西一帶終日陰雨不停,清明節(jié)隔日即到,老周備了好酒,再帶上筆墨紙硯,淋著雨來旅館里和我消磨半日之后,直說了來意:要我給他寫副對聯(lián)。卻原來,此地的規(guī)矩是,清明時節(jié),但凡家里三年之內(nèi)辦過喪事的,門框上都要貼上白紙寫的對聯(lián)。說起這老周,可算是命大,兩年前,他在城里的一個市場進貨的時候,頭上的頂棚突然掉落,將他砸暈了,其后,他在醫(yī)院里昏迷了三個月。他的妻子,當初也是他的遠房表妹,自打他昏迷,就半步不離地在醫(yī)院守著他,可是,當他醒過來的時候,他的妻子,卻因為心肌梗塞,已經(jīng)去世半個月了。我早已知道,那妻子,自從跟著老周從老家云南來到川西,就沒過上一天好日子,等到好不容易孩子大了,房子也蓋下了,人卻沒了,如此,我便趁著酒意,給老周寫下了一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重過閶門萬事非;下聯(lián)是:何事同來不同歸。

老周不解何意,我便給他背起了一整首宋人賀鑄的詩,《半死桐》:

重過閶門萬事非,何事同來不同歸。

梧桐半死清霜后,白頭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壟兩依依。

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酒意半天不肯消退,我便逐字開始給老周講解起了這首詩,還沒等我說兩句,老周眼眶便紅了,而我,酩酊之感卻更加強烈,干脆跟他背起了更多的悼亡詩。不用說,首先便從潘安的句子開始:“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如彼游川魚,比目中路析,春風緣隙來,晨霤承檐滴,寢息何時忘,沉憂日盈積?!敝笫翘K東坡之《江城子》:“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再是納蘭性德之《金縷曲》:“重泉若有雙魚寄,好知他,年來苦樂,誰與相倚?!弊詈?,壓箱底的一般,但也是輕車熟路地,我從記憶里找出了那一組《遣悲懷》,其一其二背完,老周都還只是繼續(xù)紅著眼,等到第三首背完,哇的一聲,老周大哭了起來——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

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旅館外的雨一直在下,老周也一直在哭,哭完了,他也做了決定,那副對聯(lián),他要我重寫,就寫這兩句: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他說,這兩句寫的不是別人,寫的就是他:自從妻子死了之后,他就一通宵一通宵地合不上眼,而他的妻子,跟詩里寫的也一樣,活著的時候,被窮嚇怕了,眉頭就沒松開過。如此,我便從了他的命,重新持筆,蘸了飽墨,給他寫下了那兩句詩。寫好了,老周收好對聯(lián),原本打算出門,卻突然向我打聽,元稹是個什么樣的人。趁著酒意,我將其輕薄無行說了一遍,甚至說起了蘇東坡對元稹白居易的定論,所謂“元輕白俗”。但是,老周卻說:他認識一個包工頭,對誰都壞得很,每回干下的活計卻是一等一的講究;又說自己:妻子死了,他就等于是家破人亡了,所以沒有哪一天,他的心口不像是有一把刀子在往里捅,他是真舍不得她啊??墒?,昨天,在一筆小生意上,他還是給別人缺斤短兩了;最后,他說:你說的這個叫元什么的,不管他是不是個東西,但他寫的東西對我來說是好東西。我受的苦,都被他寫出來了,寫出了受苦人的苦,就好比是菩薩們念的經(jīng),我看他還是有面子的。這世上啊,人啊,最大的面子,就是你手里的活計。你看,哪怕他不是個東西,他寫的東西還是給了他最大的面子,再壞的人,總有那么一點點好,對吧?還有,我看,寫出過這么好的東西的人,這世上總會有人惦著他的一點點好,對吧?

——你是對的,老周,自你走后,我站在窗子前,打量著窗外茫茫煙雨中的一切,心底里倒是變得亮堂了起來:這些年,那些自小就爛熟于心卻漸次遺忘的悼亡詩,為什么又一首首被我記得牢牢的了?無非是死亡迫近了我的生涯,在我死去的親朋故舊中,既有與我把酒言歡的人,也有過與我心生嫌隙的人,而我,百無一用這么多年,能夠拿出來當作祭品的,不過是那幾首別人寫下的微薄之詩。它們被我當作了墳塋、香燭和紙牛紙馬,但愿泉下有知,那些遠走的人,我只有這點薄奠,你們暫且收下。管你在人間是作了惡還是行了善,管你是張家的老二還是王家的老三,天地不仁,你們都受苦了。這些句子,就像菩薩們念的經(jīng),是慈悲的,它就像此刻窗外的春雨,既澆在好人的頭頂,也澆在惡人的頭頂。所以,收下它們吧,就像在世時,你們吞下的一蔬一飯,實在是,除了這些,我,我們,身無長物,也拿不出別的什么像樣子的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