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偉章最新長篇小說《誰在敲門》出版 阿來羅偉章對談文學如何“敲”開那扇門
5月22日,“時代與人:一切故事,始于一道門——羅偉章、阿來文學對談暨《誰在敲門》新書沙龍”在成都三聯(lián)韜奮書店舉行。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四川省作協(xié)主席阿來,人民文學獎獲得者、省作協(xié)副主席、《四川文學》主編羅偉章,《當代文壇》主編楊青齊聚一堂,圍繞羅偉章新作《誰在敲門》進行文學分享。
《誰在敲門》是羅偉章最新的長篇小說作品。繼《饑餓百年》寫盡“父親”身為農(nóng)夫卑微坎坷、堅韌不屈的前半生后,《誰在敲門》以“父親”的退場為切入點,“父親”的離世意味著一個時代落下了帷幕。子孫輩悉數(shù)登場成為新時代的主角。大時代的洗禮悄然改變著每一個農(nóng)民子弟,在道德與欲望之間如何堅守與自持?每個人在時代下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也將指證他們不一樣的命運。該書日前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搖擺時代里的個體命運
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長期存在“上帝視角”的問題,作者在進行故事敘事時,一般采用直線敘事的方式,引領(lǐng)讀者一步步達到真相。而在閱讀《誰在敲門》時,楊青感覺到第3頁到第1頁無法鏈接,“羅偉章的敘事視角讓閱讀必須慢下來。他才有一種平視的視角,是一種不摻雜個人情緒的零度寫作,才用了一種局限性的寫作視角?!?/p>
對比,羅偉章表示,在寫作《誰在敲門》時,他并沒有專門去思考過零度寫作的問題,“每個小說都有自己的氣質(zhì),這與小說的題材有關(guān),與寫作者當時的想法有關(guān)?!倍鴽Q定《誰在敲門》氣質(zhì)的,是觀念的沖突,以及沖突中個體的經(jīng)歷問題。這個主題在羅偉章筆下,自然呈現(xiàn)出了楊青所說的零度寫作的氣質(zhì),“天地中人的日常,以及在時代洪流中個體的命運?!?/p>
阿來認為,《誰在敲門》與羅偉章近年來持續(xù)的對文學語言的探索創(chuàng)新是一貫的?!傲_偉章是四川中年作家中最持久的進行寫作努力的作家,”阿來表示,一個有惰性的作家很容易受到媒體、評論家的影響,將自己的寫作局限在某個流派中,去追求標簽下的人和文本。但羅偉章作為一位真正有活力的作家,“會不斷突破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偏見。這么多年來,羅偉章自己沒有被束縛住,永遠在跟語言搏斗。文學家的努力就是在開拓表達跟溝通的空間,致力于提高語言文字的表現(xiàn)力。”
個體經(jīng)歷與人類普遍性的聯(lián)結(jié)
“有時候,敲門聲是人的臉,也是人的心,哪種人敲出哪種聲音,就跟哪種人會說出哪種夢話一樣?!边@是《誰在敲門》的第一句話,但在寫出之后就被放在了那里,沒有想過這會變成一部60余萬字的小說。
分享會上,羅偉章告訴讀者,這本書源起于自己2016年被省作協(xié)派到雅安市蘆山縣文聯(lián)工作。當時的羅偉章每天在蘆山各處行走、觀察。有一天回到成都,在和家人準備吃飯時,“電視機響起歌聲,歌詞是什么不知道,畫面上活動著幾個穿民族服裝的男女,什么民族也不知道。他們荷鋤走在田間,邊走邊唱。我身上一陣抽搐,繼之淚水滂沱?!?/p>
羅偉章從這支歌里,感受到了“他們的祖先挽著褲腳,把愛情系在頭發(fā)上,弓腰趴背,在大地上勞作。天空蒼黃,如同逝去的時光,人,就這樣穿越時光的帷幕,一步步走到今天。人是多么堅韌而孤獨,又是多么孤獨而堅韌?!边@種情緒與突然間就和他在蘆山的所見所聞聯(lián)系起來了,甚至和羅偉章家鄉(xiāng)的老君山聯(lián)系了起來,使他獲得了源源不斷的寫作靈感。
這是一種來源于個體經(jīng)歷,卻又和人類普遍命運聯(lián)通的感覺。阿來認為,這就是愛德華·薩義德在《知識分子論》中認為公共知識分子應(yīng)當具備的品格,一個能把個人的困苦、苦難、創(chuàng)傷自動地跟這個世界上所有人的普遍命運結(jié)合起來的人。阿來認為,“有時候文學就是在矯正社會認知,平衡社會情緒?!币虼?,好的作家也是能夠體現(xiàn)公共知識分子標準的。
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創(chuàng)傷記憶
在所有的文學普遍性中,由痛苦、創(chuàng)傷所帶來的普遍性構(gòu)成了眾多文學經(jīng)典的情感基礎(chǔ)。
分享會上,羅偉章也就自己對痛苦的體驗進行了分享。他回憶起自己小時候第一次讀巴金的《寒夜》時的經(jīng)歷。“當時字都還認不完。但讀完《寒夜》仍然讓我覺得心胸開闊、被解放了。因為它使我明白,我不是天下最痛苦的人,不是唯一痛苦的人。世界上的痛苦有很多種形態(tài)?!?/p>
羅偉章認為,“讀書的好處就是把一個人撐開,你從中讀到自己,讀到兩個人、三個人乃至千萬人。當你心中裝有千萬人時,不當作家都很難。”當從作品中讀到千萬人時,也就真正讀懂了文學作品對于人類普遍性的關(guān)懷。
對此,阿來表達了認同。阿來表示,很多作家會被問“為什么成為作家”或者“為什么寫這部作品”等問題,大家通常期待聽到作家分享一些很個體的故事。但事實上,“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的悲苦和快樂不會比別人多也不會比別人少。從某種程度上說,作家在時代的洪流中,在自己不能意想的地方被傷害不可避免?!币虼?,個體的痛苦雖然對一部文學作品來說很重要,但是否能夠抵達人類的普遍性才是決定作品優(yōu)劣的關(guān)鍵。
(圖據(jù)三聯(lián)韜奮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