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蘭臺遺卷》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 李彥  2022年05月12日12:38

《蘭臺遺卷》

作者:李彥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5月

ISBN:9787521217834

定價:68.00元

 

 

了解歷史,認識英雄(代序

黃友義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讀到了加拿大華人學者、作家李彥的新作《蘭臺遺卷》。

我與作者素昧平生,拿到書稿時,也根本不知道書中的主題。然而,當我一開始閱讀起來,就再也無法停下了。跟著作者穿越時空,跨過大洋,深入肅靜的鄉(xiāng)村,進入喧囂的城市。有些章節(jié)令人心跳加速,有些章節(jié)又把人帶入惆悵和深思。一口氣讀完全書,就像經歷了一場激烈的戰(zhàn)斗,讀罷掩卷,一片寂靜中,酣暢閱讀時沸騰的熱血、澎湃的激情都化作無限的遐想。

這不是一本虛構的文學著作,但是作者的筆墨,卻呈現(xiàn)給讀者一個現(xiàn)實中難以遇到和想象的人間故事,勝似虛構。這不是一本偵探小說,但是隨著故事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地展開,作者如同現(xiàn)代福爾摩斯,抽絲剝繭,牽著讀者的心弦,讓人大氣不敢出,眼睛不敢眨,穿梭在破案的過程中。這不是一本描繪戰(zhàn)爭與革命的史錄,然而作者讓讀者見證了在中國、在加拿大曾經轟轟烈烈的流血犧牲。我實在不知道該如何描述這本著作的特點,只是感到思緒萬千,一定要馬上寫下自己的閱讀感受。

一切都從作者任教的大學的校長給了她一封來自中國的信件,讓她翻譯成英文開始。這是一封針對被學校尊為一代楷模的一位宗教人士的揭發(fā)信。這位生在香港、后來移居加拿大的女性,在學校圖書館里專門享有一個角落,那里有以其名字命名的讀書角。

我本以為,這封信指涉的只是中國歷次政治運動中司空見慣的派系斗爭和個人恩仇的事件,只不過這個事件延伸到了加拿大。也許其他人翻譯這封信后,也會產生這樣一個看似合理的印象,從而就此交差了事。

我記得多年前陪同王蒙去歐洲開會,后來發(fā)現(xiàn)路上經歷的一些瑣事都成了他一本文學著作的故事情節(jié)。我好奇地問他,都是一些平常生活瑣事,我?guī)缀鯖]有留下任何值得回味的印象,怎么在他那里就妙筆生花,成了文學作品的素材。他說,一切觀察、一切經歷、一切思考,無論多么平淡無奇,在作家手里都自然成為故事來源,這就是作家觀察事物時與眾不同之處。

無疑,李彥就具備這種發(fā)現(xiàn)素材和挖掘信息于平淡瑣碎之中的素質。從幾頁紙開始,她追根溯源,不放過任何一個線索,遍訪相關人士,不僅從東到西橫跨加拿大,還在北美和北京之間往返飛行,面見一切可以聯(lián)系上的線索人員,查證所有可能有所啟發(fā)的資料,最終揭示了一段波瀾壯闊、驚天動地又不為人知的歷史,發(fā)現(xiàn)了一段看不見但感覺得到的國際運動。

她不僅破解案件,更在破解人生。她為讀者描繪了栩栩如生的人物群體,回顧了那個令人噤若寒蟬的白色恐怖時代,結識了故事人物的親朋和背后的戰(zhàn)友,從不同的角度,再現(xiàn)了太行山區(qū)抗日的艱苦卓絕、邊遠小城的寂寞、倫敦教堂深處的決定、看得見的戰(zhàn)場硝煙和看不見的車禍謀殺,以及感覺得到卻看不到的隱蔽戰(zhàn)線的腥風血雨。看似是一部偵探小說,卻給讀者以啟迪:今天我們享有的幸福繁榮,多么值得珍惜。再聯(lián)想到正在刮起的反華寒風,這種得來不易的世界和平,又有多么脆弱。

作者原來生活在北京,三十多年前到加拿大學習工作,從此穿梭于中國和加拿大之間。作者對兩個不同社會、兩種不同文化、兩個不同族群的差別,有著更加清晰的觀察和解讀。作者沿著創(chuàng)作的主線深入淺出,再現(xiàn)歷史,還夾敘夾議揭示人生,描繪社會眾生,對比中西文化。

她筆法細膩,把多彩的人物、歡快的動物、山野森林、湖光山色都出神入化地展現(xiàn)給讀者,不僅讓讀者感到賞心悅目,更讓沒有作者那種在加拿大長期生活經歷的讀者,身臨其境般地認識那里的人物和環(huán)境。作者對自己和故事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更讓讀者時常產生聯(lián)想,幾乎在故事中能夠看到自己。她有著濃厚的愛祖國、愛和平的情懷,同時又用引人入勝的語言,展示了大自然的規(guī)律及其與人類社會的影響與互動。作者在不同文化沖突之中的經歷,也讓中國讀者對西方社會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在故事中,圍繞一封來信,我們看到了過去不了解的白求恩大夫,感受到了他那個時代的社會激蕩和人間冷暖,認識了他及其戰(zhàn)友們可歌可泣的崇高事業(yè),也第一次知道了與眾不同、一言難盡的香港主教何明華,以及很多很多。

順便說一句,作者的丈夫老王是一個令我特別喜歡的人物。老王并不是故事的主角,所以著筆墨不多,其語言亦不多,更像是電影里的旁白,總能在關鍵時刻言簡意賅,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讀完全書,老王似乎已經成為我的知心朋友,在他身上,我似乎看到了自己下鄉(xiāng)、回城、上學、工作的人生經歷。

作者憑借自己的學識能力和寫作功底,在中西文化和漢英雙語言之間游刃有余,既把讀者帶回了一百年前的世界,又讓讀者體會到今天的冷暖,給讀者提供了一個思考未來的機會。

2021年1月8日

黃友義(中國翻譯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外文局原副局長兼總編輯)

第一章?匿名信風波

1

那是一個初秋的傍晚,蘭草凋零,楓葉泛黃。一封匿名信,從天而降。

晚餐后,洗凈鍋碗,泡壺綠茶,端入臥室,我開啟了電腦。郵箱里蹦出來的,是校長文笛的信。

“晚上好,彥!緊急求援。今收悉多倫多紅衣主教轉來的一封密函。此事關乎李添嬡牧師的聲譽,異常棘手,甚至可能導致學校陷于尷尬困境!請閱讀一下附件中的英文信并盡快將那份中文資料翻譯成英文。知你本已超負荷工作,為此我深感不安。謹表謝忱?!?/p>

文笛校長是位白人女性,履任僅短短數(shù)月,我甚少與之交談。見她雖寥寥數(shù)語,口氣卻異常緊迫,我便匆匆打開了附件。

躍入眼簾的,竟是一封用英文撰寫的匿名舉報信。長長的大標題,頗為駭人:

李添嬡的真實面目是什么——圣徒還是撒旦?抑或猶大轉世?此女實乃披著羊皮的惡魔,公眾卻受其蒙騙,將她奉為圣徒,頂禮膜拜!

李添嬡?我腦中浮現(xiàn)出一幅油畫肖像來。

學校圖書館的大廳寬敞明亮。在東北角那扇直通天花板的落地窗下,專門辟出了小小一隅,命名為“李添嬡牧師閱讀角”。豆綠色的細碎格子布面沙發(fā),配上淡黃的實木茶幾,清清爽爽,賞心悅目,實乃靜坐讀書的好地方。

兩面墻壁上,高高低低地懸掛了十多幅國畫,山水花鳥,風采各異,中華格調濃郁。唯有一幅油畫,卻是人物肖像,一位已到暮年的華裔女性。她雙頰的肌肉略顯松弛,唇角含了一絲淺笑,近視鏡片后的目光沉靜安詳,凝視著沐浴在陽光下的閱讀角。

盯著熒光屏上那唬人的標題,我的思緒回溯到了多年前。

那時,學校突然間收到了一批畫作,說是多倫多某位老華僑捐贈的。誰呢?直到那年秋天的校慶日,我才有幸一睹捐贈者的廬山真容。

一輛轎車停到教學樓的門口,眾人攙扶著一位身量瘦小、著黑色衣褲的老太太下了車。只見迎接的人都畢恭畢敬,親切地喚她為“季瓊夫人”。

老太太拄一柄手杖,嘀嘀嘀敲著地面,步入了大廳,在眾人簇擁下,她笑容滿面,一一回應。我站在走廊里,也與她握了手。見我是華裔,她立即改用廣東話和普通話,輪番寒暄。那種與其外表不相吻合的敏捷,在我腦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為了感謝季瓊夫人的慷慨饋贈,校領導宣布,將為其過世的亡姊創(chuàng)建一個“李添嬡牧師閱讀角”,以紀念這位全世界第一個被任命為英國國教圣公會女牧師的老人。

掌聲中,在前排就座的季瓊夫人伸出干枯的手掌,顫抖著,從懷中掏出一方素白綢絹,摘下眼鏡,輕輕擦拭著布滿皺紋的眼角。

季瓊夫人離去后,學校公關處求我?guī)兔?,把她所捐贈的這批國畫上的中文全部翻譯成英文,以備存檔。

那時,我雖然講授中國文化課已十多年了,卻堪稱畫盲,僅僅耳聞過齊白石、徐悲鴻等幾個丹青大師的名字而已。不消說,當我的目光掃過那一幅幅鏡框,看到阮性山的干枝蠟梅、汪亞塵的彩墨池魚、葉醉白的駿馬奔騰、高逸鴻的雄雞歡唱、屠古虹的巫山云雨時,便只是覺得賞心悅目罷了,卻不懂妙在哪里,更不知畫家們?yōu)楹畏缴袷ァ?/p>

看著看著,眼前卻豁然一亮。手下閃出來一幅畫,上面的落款是“張大千”。這個名字,可算是耳熟能詳了。

定睛細瞧,畫面上倒沒有據(jù)說是價值連城的墨荷,僅有一位孤零零的老者,鶴發(fā)童顏,皂靴僧袍,佇立山巔。心下便琢磨,這是原作真跡,還是復制品呢?若是真跡,季瓊夫人是何身份背景?怎舍得把如此名貴的藏品捐獻出來呢?

接著翻看,竟然還有一幅,也是標著“張大千”,且都題了款,落了章。

暫且不論真?zhèn)?,我將疑問列入備注,向公關處匯報之后,這兩幅二尺大小、色彩黯淡、毫不起眼的“張大千”便被挑揀出來,鄭重其事地懸掛在校長會議室里了。

接下來的歲月里,人事變更頻繁,校長們已經走馬燈似的換過四茬了,可我發(fā)現(xiàn),每當同事們聚在校長會議室里開會時,除了自己之外,竟再無其他人朝墻上那兩幅畫多瞥上一眼。

不由得就想,簡單地歸結為“對牛彈琴”“有眼不識泰山”,似乎有欠公允。一旦失去了吹喇叭抬轎子、哄抬炒作的商業(yè)環(huán)境,那么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藝術品,便只能返璞歸真,依賴人們對“美”的真實感受了。無人稀罕,也不奇怪。

一晃,八年光陰便流逝了。

在看到這封標題聳人聽聞的匿名信之前,我在圖書館內查找資料時,曾多次從那幅油畫肖像前走過,卻甚少駐足,仔細端詳一下這位華裔女性。并非她衰老的容顏不再吸引目光,只因我是個大陸來的新移民,對英國的國教“圣公會”知之甚少,更是從未聽說過“李添嬡”的大名。

她究竟做了什么,竟被人描繪成“披著羊皮的惡魔”?我被強烈的好奇心驅使著,匆匆閱讀了這封英文匿名信。

李添嬡何許人也?她絕非美國和加拿大的教會人士所吹捧出來的那個令人敬仰的女牧師。

何為真相?她是一個喪盡天良的女人,是一條凍僵的蛇,被救活后,卻反咬了那只給她喂食的手掌。

請閣下細讀所附的中文資料,便知端倪,看清李添嬡是如何背叛了她的信仰、她的同仁,以及那個親自授予她牧師頭銜的何明華主教的。一句話,她背棄了天下所有人!

本人初抵北美,便驚愕地發(fā)現(xiàn),美國和加拿大的基督教系統(tǒng)竟然賦予了李添嬡如此殊榮,把她拔高到圣徒的地位,甚至以她來命名花卉、教堂、圖書館,外加多如牛毛的基金會!

那些人從未在中國見到過李添嬡,卻煞費苦心地吹捧她,天曉得是出于何種動機?我所看到的種種跡象,都令我們這些了解她底細的人備感惡心!

李添嬡留下的那些文字中的口氣,不僅卑鄙無恥,還褻瀆神明。忠于信仰的人們義憤填膺,期盼著終有大白于天下的那個時刻,要在全世界基督教會組織面前,糾正這一罄竹難書的巨大毀壞。

簡言之,李添嬡這篇關于華南基督教會的文章,是為某情報機構搜集英、美帝國主義乃至臺灣反革命政權的資料時所提供的。

換種說法,她把基督教會描繪成了破壞中國共產主義事業(yè)的間諜機構。何明華主教則被她描繪成雙面間諜,故意與共產黨友好交往,以便搜集情報。而教會幫助貧困人民改善生活所建立的各種扶貧項目,也統(tǒng)統(tǒng)都被她貼上了暗藏間諜組織的標簽!

直到這些資料曝光之前,無人知曉她是一個如此惡毒的婦人。她背叛了自己的導師、信仰、教會以及朋友。

當絕大多數(shù)教會同仁在“文革”中遭受殘酷折磨時,她卻通過向紅衛(wèi)兵們通風報信,換取自身的安然無恙。

貴校的華裔人士可將李添嬡這篇文章譯成英文,以供英文讀者閱覽。我已把該文復印后寄給了多位華裔牧師和基督徒,并將寄給美國和英國的教會組織。

這篇文史資料并非秘密文件,而是被收入了一本公開出版發(fā)行的書中,并保存在廣州市圖書館內。該當如何,請閣下自行判斷!

一口氣讀完,心頭被驚詫籠罩著,恨不能立刻揭開謎底,一窺究竟。想到老王還在電視機前等我,便匆忙起身,朝樓下喊了一聲,囑他不要再等了,隨即反身回到臥室,關緊了房門。

案頭的綠茶,已經變涼。捧起茶杯,我倚在窗臺上,讓頭腦冷靜片刻,再投入緊張的工作。

西邊天際,橘紅色的晚霞已經消退,殘留著水墨畫般的鉛灰色條紋。

驀地,一頭小鹿從楓林后閃出。接著,一, 二, 三, 四,五……,一頭接一頭,緊隨其后,踩著輕盈的步點,從湖畔的雜草叢中穿行而過,繼而隱沒在遠方。

還是十幾年前,一個盛夏的傍晚,我偶然間發(fā)現(xiàn)了一頭身姿玲瓏的小鹿,駐足湖旁,望著落滿野薔薇花瓣的水面,顧影自憐。老王悄悄拿起相機,留下了那個瞬間。

此后,年復一年,每當草木返青,小鹿的倩影便會重新出現(xiàn)。其隊伍卻在逐年壯大,由形單影只,變成結伴成雙;由一家三口,到三五成群;直到眼下,竟已是大大小小八口之眾,早已無法辨認出,誰是當初那頭臨流照影的小鹿了。

奇怪的是,無論鹿群多少次列隊出行,它們經過我的窗前時,或悠閑漫步,或飛躍奔騰,卻從來都是寂靜無聲,不聞其鳴。只是在我不經意間回眸一顧時,才會捕捉到它們的身影。

暮色漸濃,視野里,僅余下一片朦朧的樹叢,遙遠的天幕上,閃爍著幾顆星星。

有小鹿相伴的夜晚,溫馨恬靜。筆走龍蛇,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