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獨行月球》:這個夏天,科幻夜空中最亮的“星”
來源:南方日報 | 林天強 邢飛雪  2022年08月22日08:34

■編者按

持續(xù)三個月時間的2022年暑期檔臨近尾聲,總計有近百部電影作品集中于這個檔期上映。其中,由開心麻花出品,沈騰、馬麗主演的科幻喜劇電影《獨行月球》堪稱是今夏最令人驚艷的作品之一,上映10天票房沖破20億元;此外,由粵港澳大灣區(qū)參與出品的作品有《神探大戰(zhàn)》《明日戰(zhàn)記》《豬豬俠大電影·海洋日記》《開心超人之英雄的心》《迷你世界之覺醒》等五部。截至發(fā)稿,《神探大戰(zhàn)》與《明日戰(zhàn)記》雙雙入圍本年度暑期檔票房榜單前五名,兩者合計超過10億元,與廣東省破10億元的票房市場一同創(chuàng)造了“兩個10億”的佳績,為加快電影市場恢復及后續(xù)提振提供了助力。本期文藝評論特邀京粵兩地影視研究專家撰寫評論,回顧和點評今年暑期檔電影佳作。

 

自從《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業(yè)界就一直在期待新的科幻影視作品和新的制作團隊,因此,由麻花影業(yè)等主導出品,張吃魚導演,沈騰、馬麗領銜主演的《獨行月球》甫一面世,就得到了科幻圈和影視圈的廣泛關注。

關注《獨行月球》,首先關注科幻與喜劇類型結合處理得如何。拍好科幻喜劇并不容易,科幻的難點在于世界觀設定和足夠逼真的特效,這意味著要花費大量特效、時間和金錢;而喜劇的關鍵在于是否好笑,但每人對于“好笑”的定義和理解以及笑點的觸發(fā)點是不同的。

從故事設定背景來看,《獨行月球》與《流浪地球》存在一定的相似性,都是以地球面臨來自太陽系的災難、人類可能毀滅作為背景設定,不同的是解決方案:一個是啟動“流浪地球”計劃,推動地球撤離太陽系,奔赴新家園;一個是選擇“月盾計劃”擊碎小行星,阻止災難發(fā)生。導演張吃魚認為,電影讓一個喜劇故事發(fā)生在了月球上,如果觀眾懷疑月球環(huán)境的真實性,這個情境就成立不了,它也就沒那么好笑了。因此,科學細節(jié)上盡可能做到真實,才能放大電影的喜劇效果。

因此,特效制作顯得至關重要,觀眾的視覺感受將會直接影響到這部電影的呈現(xiàn)效果和主題表達。流浪地球中出現(xiàn)的一百多座地球發(fā)動機和冰凍的地表、東方明珠建筑以及木星的確非常震撼;而《獨行月球》的特效主要體現(xiàn)在月球廣闊的坑洼表面和月球上的基地、獨孤月視角下的地球和隕石、金剛鼠建模,以及一人一袋鼠追逐太陽時的震撼和仰望滿天繁星時候的寂靜等場景。《獨行月球》里的太空與航天特效都是依據(jù)人類現(xiàn)有的科技水平來設計的,比如現(xiàn)實中的月球探測器與影片中尋找獨孤月的“探測狗”形象上基本一致。

主導《獨行月球》的特效公司MOREVFX曾參與《流浪地球》《刺殺小說家》等多部影片的特效工作。劇組使用了15個共計超4萬平方米的攝影棚,95%的劇情涉及特效,總計超過2000個鏡頭。為了模擬真實月面,劇組在6000平方米的影棚中鋪設200噸砂石模擬月面粉塵,100%實景搭建月球基地。尤其是生物特效部分,在呈現(xiàn)“金剛鼠”一角時,團隊運用了動作捕捉、面部捕捉等技術,將演員的表演和真實袋鼠的反應通過技術糅合,完成了逼真而奇幻的視覺呈現(xiàn)?!敖饎偸蟆惫馐敲l(fā)植入就達到5000萬根,出鏡的時間總計有半個小時,每一幀渲染需要的工作量是20至30小時。就這一點來看,確如開心麻花董事長張晨所言:“中國的電影工業(yè)在奮起直追好萊塢?!庇捌墓I(yè)化程度讓整體特效顯得更加真實,令觀眾更能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體驗感、沉浸感都更強烈。

與此同時,導演張吃魚也意識到,喜劇與科幻的確存在天然的矛盾,甚至可以說是兩種極端?!耙坏┓糯笙哺?,就會削弱其他的情緒,比如熱血的、振奮的、浪漫的感受?!边@正如《獨行月球》中月球、太空、地球人類避難所等場景所呈現(xiàn)出的冷色調,與沈騰宇航服和登月艙的暖色調處理形成了鮮明對比。

影片中的喜劇部分主要集中在沈騰飾演的獨孤月和“金剛鼠”的互動之上。兩個主要角色從一開始的“斗智斗勇”到后來默契地“合作共贏”,加上沈騰“自帶喜感”的本色出演,使得《獨行月球》的故事情境保留了開心麻花一直以來的喜劇風格路線,想象力豐沛,情感浪漫。無論是沈騰與馬麗的再度組合,獨孤月與金剛鼠的“相愛相殺”,還是“夏洛特煩惱”的諧音梗,以及李成儒、黃子韜的“驚艷登場”,都體現(xiàn)了麻花團隊在喜劇方面的功底及其嘗試科幻喜劇的雄心。

《獨行月球》之所以能成功融合喜劇與科幻兩種類型,除了電影工業(yè)化程度的助推之功外,還離不開完全導演團隊這一全新的制作機制。所謂“完全導演”,包含了中國電影工業(yè)化進程中的理論思考和經(jīng)濟模型,是導演、編劇、明星和制片人的功能整合,能夠從創(chuàng)作生產(chǎn)運營團隊角度有效解釋《獨行月球》的打造全流程。

以導演張吃魚的經(jīng)歷為例,他本身是科幻愛好者,癡迷于動漫,出版過網(wǎng)絡小說。2011年底,張吃魚加入開心麻花團隊。他從編劇做起,寫過網(wǎng)劇、話劇,后來開始寫電影劇本。為了把漫畫《獨行月球》搬上大銀幕,他前后花了五年時間用于創(chuàng)作與前期籌備,包括劇本概念設計,月盾基地的搭建,虛擬拍攝等。

2018年,劇本尚在創(chuàng)作階段,張吃魚就邀請到科幻小說家為劇本提供專業(yè)咨詢,在科學與藝術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2020年12月,影片正式開機后,劇組又請來了眾多來自航空航天、天體研究、地質、地球科學等領域的專家,為影片質量把關。像片中的宇航服、月球車、空間站、飛行器等道具和美術設計,都有專業(yè)領域人士擔任技術顧問。可以說,完全導演團隊的精益求精是《獨行月球》能獲得成功的關鍵。

總的來說,《獨行月球》將基于地球工業(yè)時代的愛情主題,與假想太空宇航時代的家園大愛結合起來,在銀幕上塑造了獨孤月這樣一個很有本土特色的凡人英雄形象。為了拯救地球,他最后甘愿犧牲,融入瑰麗的星云,守護在地月之間,營造出全片最動人心魄的極致浪漫。作為今年夏天中國科幻電影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獨行月球》也將不斷被人們所提及,在中國科學與影視融合的歷程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作者林天強系清華大學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業(yè)研究院研究員, 影評人、導演、編劇,邢飛雪系鄭州大學金融學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