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在新文學名著中追尋紙張的發(fā)展印記
來源:全國新書目(微信公眾號) | 張元珂  2023年03月14日08:03

我們讀書離不開紙,一本書的質感如何,除了封面的材質,內頁紙張的選用也至關重要。

紙張的選用,涉及到收藏圖書的價值:用對了紙張、用了好紙張,書可以保值增值。一本書的紙張質感很大程度影響著讀者的閱讀感受,平滑而細膩的紙張遠比普通粗糙的紙張更容易受大眾喜愛。

特別是在一大批現(xiàn)代書籍裝幀藝術家的廣泛參與下,新文學名著在外部形態(tài)上展現(xiàn)出了完全迥異于古籍的鮮明特征。

任何一部新文學名著的生成,不僅是作家精神和智力勞動的藝術結晶,也是包括紙張、環(huán)襯、扉頁在內的版本要素持續(xù)現(xiàn)代化的結果。今天我們從紙說起,看看紙帶給閱讀的變化。

一、紙張類型與名著生成

民國時期,新文學書刊用紙不再是傳統(tǒng)的手工紙,而是現(xiàn)代工業(yè)的產物。從晚清至民初,新聞紙(又稱“報紙”“白報紙”)、有光紙、手工或半手工的宣紙在文學出版行業(yè)內并存使用。

新聞紙多為報紙、期刊用紙,也用于書籍,堪稱“全能”;宣紙、有光紙(價廉、紙薄、單面印刷)多用于書畫、詩詞集、通俗小說等古籍印刷。

《茅山下》 新聞紙 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提供

1920 年代初期,英、美、日等國生產的道林紙和更先進的印刷技術傳入中國,道林紙在新文學著作出版中成為行業(yè)標配,同時以京滬為中心的圖書出版行業(yè)得到快速發(fā)展,在客觀上對新文學的創(chuàng)生和發(fā)展給予了直接的物質支撐。

道林紙有光、毛兩種:光道林紙面光滑、有光澤,毛道林紙面粗糙、無光澤;顏色有白色和米黃色;從重量上又有“重磅道林”“次道林”“副道林”之別。

這種于上世紀 20 年代初期進入中國、以生產廠家命名的道林紙,在彼時成為了新文學圖書印刷的上等紙張,“用道林紙精印”或“重磅道林紙印刷”也成為了當時京滬圖書出版業(yè)最為流行的廣告語。

名家求道林,名作配道林,幾乎成為出版行業(yè)內不言自明的行規(guī)。

聞一多《紅燭》也應用道林紙 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提供

不同類型的紙張不僅僅是現(xiàn)代書籍物質化的“肉身”,也是藝術有機體中與作家的審美意識或思想融合、質變,繼而生成的不可分割的精神骨架。

新文學名家從個人審美趣味出發(fā),親自選紙并參與書籍裝幀,出版了許多彰顯獨特藝術品格的現(xiàn)代書籍。

比如,魯迅向來對瓷青紙情有獨鐘,他的《域外小說集》《北平箋譜》(與鄭振鐸合編)《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都采用了青灰色的瓷青紙做封面,而《兩地書》(上海青光書局 1933 年初版)封面采用“炒米色紙”。

魯迅《吶喊》道林紙 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提供

《兩地書》 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提供

魯迅設計的這些書籍封面都是“獨特的這一個”,不僅紙張色彩、質地、字體被藝術化地融為一體,其審美意蘊、氣質也與整個文本相呼應、相闡釋,紙張在魯迅的精神灌注和再造下,在藝術上獲得了生命的永恒。

再比如,郭沫若在日本留學時較早地接觸到了道林紙書籍,回國后于 1921 年出版詩集《女神》時要求采用白色毛道林紙、新五號字印刷。

《女神》 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提供

到1938年末,此前廣為流行的新聞紙、道林紙逐漸被大后方生產的“土紙”所取代。

比如,由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后改為“上海良友復興印刷公司”)出版的“良友文學叢書”大都優(yōu)先使用新聞紙。1942 年至 1945 年,由于上海和香港淪陷,這些書局、出版社被迫西遷,土紙才不得不作為印刷新文學作品的主要用紙。1942 年以后的四年間,土紙書更是“一統(tǒng)江湖”。

如今,土紙書因其特殊的“土味”之美和特定的歷史烙印而頗受新文學版本收藏界的珍愛。

二、紙張問題與名著保護

傳統(tǒng)手工制作的紙張堿度中性、柔韌度好、保存時間長,很多中國古籍之所以能夠留存至今,原因就在于此,比如俞平伯的《憶》、魯迅和鄭振鐸合編的《北平箋譜》、魯迅編的《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等線裝宣紙書品相完好,都是版本收藏中的珍品。

《北平箋譜》宣紙 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提供

但這些著作絕不能因其用線裝、宣紙而歸入古籍范疇,而是一種特殊而稀見的新文學名著。

民國時期以新聞紙為代表的機制紙因化學原料的加入(化學紙漿,酸性強),紙質酸度高,在短短百年間成為了脆弱、易損、最難以留存的一類;或者說,從版本保護和文化傳承來看,民國時期的書籍反而成了破損率最高、亟待拯救的文獻。

《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 宣紙 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提供

除了紙質自身特性之外,民國時期國產或進口的各類紙張的質量也參差不齊。

比如,現(xiàn)保存于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的新聞紙印制的郭沫若的《女神》初版本已完全散架、破頁、泛黃,近于“半死亡”狀態(tài),屬于不能再流通的國寶級版本;而同樣是新聞紙印刷的蕭紅的《呼蘭河傳》、巴金的《寒夜》等初版于三四十年代的新文學名著品相和紙張相對較好。

用土紙印刷的《小二黑結婚》《白毛女》等初版本雖也粗糙、泛黃,倒暫時不存在紙張破碎之危險;由延安魯藝文學系創(chuàng)辦的純文學刊物《草葉》所用土紙雖粗糙不堪、印字不清,但質地柔軟、可翻閱;在東北、沂蒙、太行等相對邊緣一點的解放區(qū)生產的土紙質量很不穩(wěn)定,有些特別差,比如《荷花淀》(東北書店 1946 年 9 月初版)因紙張?zhí)植?、發(fā)黃嚴重而出現(xiàn)部分字跡浸洇、難以辨認的境況。由于紙張原因而普遍存在破損嚴重,近而難以流傳。

三、環(huán)襯與扉頁:審美意蘊生成的重要場域

環(huán)襯(包括前環(huán)襯和后環(huán)襯)作為書內襯頁,既連接封面,又通向書心,空白頁、附有題詞或文學廣告、以繪畫作裝飾、直接標注“三大件”(題名、著者、出版社)或版權頁的“扉襯頁”是最為常見的幾種環(huán)襯樣態(tài)。

圖書各部分名稱

扉頁既可在環(huán)襯之后獨立存在,也可與環(huán)襯合二為一(即組成“扉襯頁”),至于采用哪種方式,書籍設計者可以根據(jù)個人喜好,靈活做出選擇。

豐富多彩的環(huán)襯樣式,以及由此所昭示出的具有十足藝術表達個性的設計理念,見證了伴隨新文學創(chuàng)生與發(fā)展所復興起來的新文學書籍棄舊變新、由古代向現(xiàn)代大幅邁進的歷程。

在我們的印象中,環(huán)襯幾乎不承擔文學意義生成之責,實則不然。環(huán)襯不僅僅是一種輔助于圖書裝幀的固件,更是一種建構形象、生成意蘊的文學場域。尤其在一些個性文人的設計理念中,環(huán)襯上的畫面或文字須與著作本身互為指涉,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張?zhí)煲?《畸人集》特大本 環(huán)襯 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提供

比如,徐志摩的《巴黎的鱗爪》(新月書店 1927 年 8月初版)在環(huán)襯上繪有十幾個或臥坐或站立、表情豐富、各有所思的妙齡女郎。這種扉頁樣式及其精神指向與帶有極強視覺沖擊力的封面畫,以及著作內容和風格緊密融為一體。

徐志摩《巴黎的鱗爪》復刻版

總之,伴隨新文學的創(chuàng)生與發(fā)展,作為書籍獨立構件之一的環(huán)襯被賦予了遠超其自身的新形式、新內涵,昭示出意義生產的巨大能量。

與此同時,扉頁也是生成意義的重要場所。

在環(huán)襯和扉頁上作畫、題名或題詞,其功能有三:第一,單純文學廣告式地傳遞信息;第二,單純表達書籍設計者的藝術理念、風格;第三,以文本為載體所展開的再創(chuàng)作。這三種功能在民國時期新文學圖書設計中都廣泛存在。

《中國新文學版本研究》,張元珂 著,中國言實出版社2022年1月

在中國新文學史上,因受現(xiàn)代文化思潮、現(xiàn)代出版與印刷技術革新、長期戰(zhàn)爭的深度影響,作為物質形態(tài)的新文學書籍在用紙方面先后經歷了新舊雜糅、棄舊逐新、回歸傳統(tǒng)、重歸現(xiàn)代的發(fā)展歷程。

在此過程中,以新聞紙、道林紙為代表的現(xiàn)代紙張,與以宣紙、土紙為代表的傳統(tǒng)紙張,在新文學名著生產中交替使用,共同生成了現(xiàn)代中國歷史上特有的文化與文學景觀。

在二三十年代,作為新文學書籍要件之一的環(huán)襯與扉頁,更因一大批天才文學、藝術家參與設計,創(chuàng)造了中國書籍史上諸多未曾有過的藝術奇觀與偉績。

因此,新文學著作的印刷紙張、環(huán)襯、扉頁都不僅是一種物質性的存在,更是一種文化和精神上的時代象征。

(作者單位:中國藝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