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柯璜草書立軸》修復記
來源:文藝報 | 白 晶  2023年10月19日11:58

古字畫裝裱修復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流傳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無數(shù)先輩鉆研傳承。裝潢的發(fā)端可追溯到漢末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朝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涉及潢紙、連接紙張、雌黃治書及制作漿糊的工藝。宋代已發(fā)展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明代周嘉胄《裝潢志》更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裝潢專著。

裝裱修復技藝對中國書畫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一件書畫作品,由于所需要的裝裱形制不同,裝裱的工序也各不相同,但基本操作程序是一致的。裝裱一件書畫作品從托心開始至完成,一般要經(jīng)過托、鑲、覆、砑光、上桿等主要工序,熟練掌握這幾道工序,是對裝裱人員最基本的要求。所謂“三分畫,七分裱”,正說明了書畫裝裱工藝的重要性。

大同市博物館館藏《柯璜草書立軸》,縱128厘米,橫62.5厘米,紙本,是民國時期的精品佳作。柯璜(1876-1963),浙江省黃巖縣人,歷任山西大學美術教員、山西博物館館長、山西圖書館館長、北京故宮古物陳列所主任。抗日戰(zhàn)爭期間,避居重慶,以書畫自給。1957年由重慶到山西,擔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山西分會籌備委員會主席。畢生從事文化教育事業(yè),鉆研書畫,尤長于書法,留下不少作品,在美術界素有名聲。

這件文物畫心原本十分臟污,有污漬、水漬、油漬、動物損害等病害,折痕、斷印嚴重;原裱存在污漬、油漬、水漬、開裂、缺失、蟲蛀、地桿開裂等病害。經(jīng)分析,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造成受損:一是由于保存時消殺措施不到位,使紙張遭到了動物損害;二是文物展出時受到外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隨著季節(jié)交替外界溫濕度不同,紙張纖維在溫濕度變化中變性、收縮、脆裂等,再加上空氣中二氧化碳等其他有害物質被潮濕紙張中的水分所吸收,形成腐蝕性更強的無機酸,加速紙張的損壞;三是在展示的過程中展示和收卷的方法不當。

修復前,我們對《柯璜草書立軸》進行了拍照、尺寸測量、酸堿度檢測、色差檢測等工作。在對《柯璜草書立軸》保護修復時,我們秉持了“最小干預、安全性、可再處理性”的原則。在古字畫修復中,洗、揭、補、全,是四個關鍵的步驟。

修復工作的第一步是清洗畫心。為了更長久地保護畫心,清洗時一般采用物理方法,即活水去污法。裁去舊裱后,將畫心移至洗畫臺,先用清水淋洗畫心,再在畫心上方覆蓋濕毛巾浸泡,用熱水定期淋洗一次,以達到盡除黃污水的效果。多次淋洗過后,揭去畫心上方覆蓋的毛巾,同時用毛巾卷上下滾動吸走多余的水分并將畫心搟平。之后在畫心正面上一層托綾紙并用棕刷排實,起到保護畫心的作用。將清洗過后的畫心背面朝上移至裱畫臺,在上方覆蓋一層濕毛巾,

悶潤畫心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進行第二步——揭畫心了。先選擇一角試揭,了解并掌握褙紙、托紙的情況。因為該文物畫心已經(jīng)變脆且畫心紙張為夾宣,空鼓情況嚴重,很難補漿回填,因此在揭去背紙后,在保證畫心原貌不受影響的情況下,緩慢揭掉夾層。第二層部分字跡較為清晰,同樣進行托裱,同原畫一起珍藏保管。夾宣是一種特制宣紙,造紙時,在抄紙這道工序中,沒有分開的雙層宣紙,就叫夾宣,一般兩層,也有三層的。此文物書寫時采用夾宣,在揭取畫心時,容易出現(xiàn)畫心空鼓,因此將第二層也揭取裝裱。曾經(jīng)只在影視作品中見到過修復師揭取畫心時可揭取出兩層甚至三層一模一樣的作品,暗自驚嘆修復師技藝高超與揭裱工藝神奇;而此次修復中遇到這樣的實例,才倏然明了其中奧秘。

揭好畫心之后,便進入了第三步——需根據(jù)畫心質地選配補料,根據(jù)畫心顏色染配托紙。杜子熊在《書畫裝潢學》中說:“用托絹心的色紙,一般都是淺色的,應當比照畫面色度調淡十分之一,方稱合適?!迸淙就屑埵枪抛之嬓迯偷撵`魂。新配托紙必須染成與畫心的色調、深淺基本接近的顏色。與畫心顏色對比,配染與畫心最淺色部分顏色相同的托紙,然后用木桿搭起來懸掛晾干。將染配好的托紙噴潮,折悶在裝裱臺上待用,用排筆給畫心上漿。因畫心顏料顆粒較粗且畫心較脆,故用漿需略厚。挑除筆毛等異物后,將托紙覆于畫心背部,并用排刷排實,在托紙四周刷上助條。在畫心正面下襯一層吸水紙,棕刷輕排,促使水分滲透在吸水紙上;翻轉畫心至正面,揭去托綾紙并挑揀雜質,然后畫心上墻。畫心下墻后,要將畫心裁切取正。然后將畫心置于拷貝臺,在折痕、斷印處貼上折條。用三角刀輕輕刮挑去除墨渣、蟲屎等雜質,使畫面干凈整潔。

畫心處理好之后,就可以鑲畫了。傳統(tǒng)書畫裝裱品式多種多樣,大致可分為卷、軸、片、冊四大類。裱件品式的選定,是根據(jù)畫心的尺幅大小、不同的形式、實用需要以及便于張掛和欣賞決定的。立軸是書畫裝裱中最常見的款式,可以自上而下掛著供人觀賞。鑲畫完成之后,還有至關重要的一步就是覆褙。通過覆褙紙的上漿、上裱件和排實上墻,可使書畫裱件的幅面厚實、定型、平整。覆褙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在上裱件的時候非??简炐迯蛶煹氖址ㄅc判斷,否則很容易出現(xiàn)局部褶皺。

第四步的“全色”,在字畫修復中有錦上添花的作用。重新揭托后,托在畫心背面的命紙是生宣。生宣極容易將顏色暈染開,需要在背面打一遍膠礬水,以免在全色時顏色暈染到破洞以外的畫心上。在自然光下,選擇與畫心顏色一致的傳統(tǒng)礦物質顏料進行調配。調出合適的顏色后,先在補紙廢邊上試色,如顏色不合適,再次調配直至合適。全色的過程要慢,斷裂處小筆干全,以筆尖梢頭觸及畫面,用筆尖向下輕點或從左往右輕畫。脫色處先全小面積,再全大面積。以狼毫小筆筆尖從邊口著色一周,趁顏色未干時,再用蘸有顏料的狼毫小筆,在需全色的部位從上至下、左右來回有序地涂刷,避免邊口顏色加深而形成“黑口”,同時做到下一筆與上一筆銜接好,由淺及深,多次暈染,達到遠觀和諧的效果。

上墻的時間通常要維持一個月左右,待裱件完全掙平,小心將文物下墻。經(jīng)過砑磨、裝桿、穿繩、貼封頭、扎帶、貼簽條,最終完成修復。

《柯璜草書立軸》的保護修復過程涉及氣候、環(huán)境等各類復雜狀況,而正是科學分析檢測工作的開展,與修復人員對每道工序的一絲不茍,才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文物的歷史信息。傳統(tǒng)工藝與當今技術在字畫裝裱修復技藝上結合,讓藝術得以穿越時光,重新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