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英文里的茅臺
來源:文匯報 | 曾泰元  2023年11月16日07:09

2023年9月,名酒加咖啡的醬香拿鐵,名酒加巧克力的酒心巧克力,讓原本就聲名不墜的茅臺,通過跨界聯(lián)手,又成了網(wǎng)紅。

茅臺是白酒的一種,是白酒的首席代表。白酒是蒸餾酒,以糧谷為主要原料制成,度數(shù)高,為中國特有的酒種。白酒作為這一類酒品的通稱,傳統(tǒng)上多半英譯為liquor(烈酒)或spirit(烈性酒,常用復數(shù)形spirits)。2020年,音譯的baijiu被收進了英國知名的《柯林斯英語詞典》(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反映的是baijiu這個詞在英語世界流通夠廣,有足夠的證據(jù)支撐,地位穩(wěn)固確立,最終才能獲得品牌英語詞典的認可,正式成為英語單詞的一員。

數(shù)據(jù)表明,中國白酒早在康乾時期就已聞名海外,并以其舊稱samshu或samshoo(粵語“三燒”,疑是“燒酒”之訛)為英文所收,獲錄于以牛津為首的多部權(quán)威英語詞典。然該詞已然過時,現(xiàn)只見諸舊時文獻。

茅臺酒的歷史悠久,成名甚早,但真正揚威國際,卻要等到1915年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在此之后,茅臺又多次榮獲國際金獎,并蟬聯(lián)國家名酒之冠。常理判斷,茅臺的官方英文名Moutai應該早就進入西方文獻,流通于世,并為英語詞典所收,成為認證通過的英語單詞,但事實卻略有出入。

茅臺確已為英語詞典所收,取得了英語詞匯的身份證,但拼法并不是官方譯名的Moutai,而是接近直覺的Mao-tai(或首字母小寫的mao-tai)。商標上的Moutai不是傳統(tǒng)的威妥瑪拼音(Mao-t’ai,撇號是送氣符),也不是更早之前的郵政式拼音(當時的茅臺只是個小村落,郵政式拼音只覆蓋到較大的城市),貴州西南方言的茅臺接近官話,只是聲調(diào)不同,因此Moutai的拼法可能不屬于任何體系,是個不規(guī)范的音譯。

英語詞典收錄的Mao-tai,應該是省略了送氣符的威妥瑪拼音簡化版。威妥瑪拼音有其語音學的理據(jù),不過送氣符(撇號“’”)和變音符ü上面兩點)使用不便,遂漸省略脫落,最后造成了一拼多讀的混亂,比如威妥瑪?shù)腸h’u(初)、chu(朱)、ch’ü(屈)、chü(居),簡化后全都變成了chu,造成一個拼法四種讀音的不合理現(xiàn)象。

有個技術(shù)性的細節(jié)需要留意。Mao-tai原本是專有名詞,首字母大寫,后來轉(zhuǎn)為普通名詞,首字母也就小寫了,這是英文拼寫的規(guī)律。

收錄茅臺的品牌英語詞典有十余部,包括牛津(Oxford)、韋氏(Merriam-Webster)、蘭登書屋(Random House)、美國傳統(tǒng)(American Heritage)、柯林斯(Collins)等詞典家族的大小產(chǎn)品,其中又以《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為首。OED的覆蓋面極廣,有足夠的歷史縱深,以追本溯源為使命,對茅臺的收錄篇幅最大,搜羅的資料最詳盡,讓人得以一窺英文里茅臺的前世今生,是其他詞典取經(jīng)挖寶的重要參考。

OED以Mao-tai為主要拼法收了茅臺,記錄在案的異體有Mao tai、mao tai、Mao-T’ai、mao-t’ai、Maotai、moutai,體現(xiàn)的是連字符和送氣符的有無、首字母的大寫小寫、是合寫還是分寫。除了OED之外,絕大多數(shù)的其他詞典都以mao-tai為唯一的拼法。

OED的詞源明載,Mao-tai是來自中文的借詞,乃茅臺酒的簡稱,其中的茅臺是中國西南部貴州省的鎮(zhèn)名,酒則是liquor或spirit。OED把茅臺定義為“一種烈性酒精飲料,產(chǎn)于中國西南,傳統(tǒng)上以小麥和高粱的發(fā)酵混合物(作者按:釀酒的曲)置于罐式蒸餾器蒸餾而成”(A strong alcoholic drink traditionally made in southwestern China by distillation in a pot still of a fermented mixture of wheat and sorghum.)。茅臺的制作工序繁復,語文詞典OED的釋義有如微型百科,精簡到位。

茅臺目前在OED里最早的書證,是1962年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的《大河彼岸》(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他和我喝了點湖南的燒酒茅臺,為當下舉杯祝酒”(He drank with me a bit of mao-t'ai,the fiery liquor of Hunan,in raising toasts for the occasion.)。原文把“貴州”誤植為“湖南”,貴州茅臺,毫無疑問。

值得注意的是,《韋氏大學詞典》(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表明,mao-tai的“首知使用”(first known use)出現(xiàn)于1943年,比OED早了近20年,但韋氏并沒有提供佐證。另外,茅臺在1915年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一舉成名,之后又多次榮獲國際金獎,為何遲至1962年才有第一筆的英文文獻記錄?其間近50年的空白讓人費解。

1965年,澳洲學者奧斯卡·門德爾松(Oscar Mendelsohn)出版了《酒飲與飲酒詞典》(The Dictionary of Drink and Drinking),書中把中國茅臺和法國白蘭地相提并論:“中國罐式蒸餾器制造的烈酒茅臺馳名遠東,就如同科涅克之于西方世界”(Maotai,Chinese strong pot-stilled spirit as celebrated in the Far East as is cognac in the Western world.)。科涅克又稱干邑,是法國白蘭地的代表。

OED收錄了一條1967年的書證,讓我不覺瞪大了雙眼。英國記者丹尼斯·布拉德沃斯(Dennis Bloodworth)在其《中國窺鏡》(The Chinese Looking Glass)中寫道:“知名的中國白酒,如茅臺、玫瑰露、白干,有著私釀酒那般大的酒勁兒”(The famous Chinese white wines—Mao-T'ai,Mei-Kuei-Lu,Paikan—have the mule-kick of a bathtub gin.)。中國的白酒被譯為white wine是個明顯的錯誤,white wine是白葡萄酒,不是中國的白酒,作者不可能不知道。我大膽推測,這應該是作者破格,希望白葡萄酒的white wine也能兼指中國白酒,然此嘗試沒被接受。

OED有一條書證取材自1970的英國《觀察家報》(The Observer):“一杯茅臺,濃烈的中國版伏特加”(A glass of mao-tai,the potent Chinese equivalent of vodka.)。澳洲學者門德爾松把中國茅臺比喻成法國白蘭地,英國《觀察家報》則把中國茅臺和俄羅斯伏特加等量齊觀。

1972年2月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茅臺登上了國宴。英國《衛(wèi)報》(The Guardian)第一時間報道了尼克松訪華,其中一句話成了OED的書證:“尼克松先生微微地喝了點茅臺,此乃高粱蒸餾制成的中國烈酒”(Mr Nixon consumed little Mao Tai,a potent Chinese drink distilled from sorghum.)。

尼克松訪華的次年1973年,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報道了茅臺:“自從尼克松總統(tǒng)親口嘗過之后,中國國酒茅臺在香港市場的價格就漲了近十倍”(Mao tai,the Chinese national spirit,had increased almost ten-fold in price on the Hongkong market since President Nixon set his lips to it.)。

OED在2023年7月大幅改版,改版后,每個詞目(headword)都多了一個詞頻圖表。點開Mao-tai的詞頻,可以看到1960-2010年的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Mao-tai的詞頻在1960年代初是個高峰,估計和斯諾《大河彼岸》在西方產(chǎn)生巨大的反響有關(guān)。另一個高峰出現(xiàn)在1990年代末,原因不明。在1973年《泰晤士報》之后,OED只收了1980年、1987年各一條書證,尚缺1990年代和更晚近的。Mao-tai詞頻的第二個高峰讓人費疑猜,需要進一步的考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