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析酲解慍,鋒發(fā)韻流——記沈尹默先生贈郭子杰入蜀詞稿
來源:文匯報 | 劉石  2023年12月01日07:17

近日有幸,近四十年后得以重睹秋明翁沈尹默先生贈郭子杰入蜀詞稿線裝一冊,令人回憶起一些難忘的往事,又從而勾起了一點考證的興趣。

秋明翁不愿替日本人做事,于1939年5月間自滬入渝,直到抗戰(zhàn)勝利后次年即1946年秋才回到上海。在重慶的七年間,作詞的興致頗高,數(shù)量不少,手書編集,冠以名稱,今可見者,有《念遠詞》《松壑詞》等。秋明翁弟子戴自中先生據(jù)施蟄存先生所贈《雍園詞鈔》統(tǒng)計,《念遠詞》起1940年8月至1942年2月,收詞112首;《松壑詞》起1942年3月至1945年6月,收詞73首,較他本所收為多,當(dāng)為寫定稿。

秋明翁當(dāng)年屢以兩集中的詞作書贈他人,今天可見者,如1942年8月,應(yīng)程千帆、沈祖棻夫婦之請,用端整的簪花小楷完整抄錄全部《念遠詞》和其時《松壑詞》僅成的46首相贈,有1984年齊魯書社《沈尹默手書詞稿四種》影印本;1941至1945年間陸續(xù)書贈學(xué)生張充和62首(并有詩歌52首),2001年廣西美術(shù)出版社匯為《沈尹默蜀中墨跡》一冊影印出版。

另有一種,即開頭提及的贈郭子杰者,1985年巴蜀書社據(jù)徐無聞先生提供的原件(右上圖),以《沈尹默先生入蜀詞墨跡》(以下稱“《入蜀詞》”)為名影印行世。秋明翁書寫時未具年月,但用的是成都詩婢家箋譜,無聞公1964年歲末將之重裝為線裝一冊,跋語中云,詩婢家箋譜成于1943年,秋明翁1946年出蜀,故當(dāng)作于1944或1945年六十二三歲時。

巴蜀本中又有無聞公1984年5月的新跋一頁,簡單交代了一句“于1959年得于重慶”,經(jīng)詢無聞公公子、西南大學(xué)圖書館研究館員徐正行兄,大約在是年夏秋之交的一天下午,無聞公從單位集中學(xué)習(xí)后回家,在幼兒園門口被一黃姓中學(xué)生騎車撞傷,中學(xué)生的父親西南師范學(xué)院物理系黃教授,與無聞公本有點頭之交,遂來家探視,聊到手中有一冊入蜀詞,是朋友郭子杰所送,因自己并不愛好書法,故爾轉(zhuǎn)相贈與。

郭子杰先生,名有守,1901年生,四川資中人。據(jù)巴蜀書社1997年出版的《資中縣志》,先考入北京大學(xué)文學(xué)系,又留學(xué)法國巴黎大學(xué)攻讀文學(xué),回國后任教育部秘書長,1939年3月到抗戰(zhàn)勝利,任四川省教育廳長,于發(fā)展蜀中戰(zhàn)時教育頗有貢獻。1946年初去英國籌備中國參加聯(lián)合國教育文化組織工作,又移居紐約等地,被臺灣當(dāng)局派駐比利時“大使館參事”,然時刻心懷祖國,終在1963年回到北京,1978年去世。

秋明翁在《入蜀詞》跋中云:“右入蜀以來所為長短句,子杰必欲得之,因為書此冊?!惫咏芎M馄陂g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身份,積極聯(lián)絡(luò)海外文藝人士,與張大千、常玉、張玉良等畫家交往甚多,尤其與張大千為表弟兼好友,是張大千繪畫進入歐洲的重要推手,大千有贈其《大千狂涂》冊頁三種傳世。加之他是文學(xué)系出身,與秋明翁當(dāng)年交往并索書詩詞,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秋明翁還曾為其臨寫《孟法師碑銘》,成冊頁二十五開,時在乙酉冬日,這也是兩人蜀中墨緣的又一見證,曾于2009年在湖州博物館舉行的“晉韻流衍:沈尹默書法藝術(shù)精品展”中展出。

《入蜀詞》書寫的具體時間尚可續(xù)考。秋明翁書贈程沈夫婦的《念遠詞》卷首有“值余來成都,出示索為題記,因志其由來如此,癸未嘉平”的題識,知秋明翁于1943年末、1944年初有成都之行(酈千明《沈尹默年譜》失載)。又據(jù)劉振宇先生《已見春生處士家——從北京畫院藏南五臺圖看張大千、林思進在成都的藝文交往》(《大匠之門》會議論文集,2021年6月),1944年1月9日,郭子杰在成都福興街全家福餐廳宴請沈尹默、陳寅恪、錢穆、蒙文通、徐中舒等,午宴后觀賞大風(fēng)堂臨摹敦煌壁畫,張大千親為導(dǎo)覽。郭子杰之索字,或即在此期耶?

《入蜀詞》的遞藏者無聞公,在1963年7月30日與8月5日兩次登門謁見秋明翁,請教書法,并終身視秋明翁為師,有詩《奉簡沈尹默先生惠賜行書橫幅》云:“當(dāng)今喜拜吳興翁,誰謂鐘王絕后蹤。鶴舞鸞翔生奇意,圓規(guī)方矩見宗風(fēng)。壯年湖海憂離亂,垂老神州樂大同。筆上百花開不盡,藝林千載望衡松?!睙o聞公行書走的是二王一路,書風(fēng)與秋明翁本相接近,當(dāng)面請益后,有意無意間更相規(guī)模。正行兄除見示上舉七律外,還曾惠示無聞公臨寫秋明翁行書的墨跡,置于秋明翁書法中,真能達到亂真的程度。無聞公自述學(xué)書歷程時僅提及三人:“我學(xué)習(xí)書法的啟蒙老師是我的父親,十五六歲后又從潛江易均室先生學(xué)習(xí),寫篆書受益頗多。易先生也是沈老的朋友。三十以后,更有幸向沈老請教?!保ā队洀纳蛞先藢W(xué)書法》)可見秋明翁之于無聞公的重要性了。

無聞公與家大人劉元樹是四川大學(xué)中文系的同窗好友,1954年大學(xué)畢業(yè)后的幾十年間一直保持著聯(lián)系和友誼。無聞公第二次趨謁秋明翁時,家大人隨行,并得到了秋明翁的一件行書條幅(右圖),“癸卯立秋前一日”,即1963年8月5日,條幅上的年款準確地記錄下他們拜訪秋明翁的日期。今歲又在癸卯,而不佞亦恰年周花甲,不禁感慨系之矣!

1980年我繼踵父輩,入四川大學(xué)中文系讀書。無聞公其時在重慶北碚西南師范學(xué)院任教,因參加《漢語大字典》的編纂并任字形組組長,時常回成都,經(jīng)常托人帶信讓我去見他,不僅能打一回牙祭,還能在學(xué)業(yè)上得到他老人家的指導(dǎo)。有一次去他暫寓的一環(huán)路南的成都軍區(qū)招待所看他,他正在鋪開的紙上謄寫著什么,原來旁邊就是秋明翁的這冊詞稿,準備交巴蜀書社印行,因為是行草書,擔(dān)心讀者不易辨識,正用楷書作釋文呢。記得用的是比普通信箋略為寬大的宣紙,寫的是一手清雅的禇體小楷,桌上還擺著一本四川人民出版社的《詞譜簡編》,應(yīng)當(dāng)是他在成都臨時找來的。無聞公說,詞是長短句的,為了斷句便捷準確,有時需要翻翻詞譜。之所以記得清楚,是后來我也照著買了一本,至今還在寒齋書架上呢。

《入蜀詞》共收詞44首,前31首見程沈夫婦所藏《念遠詞》,后13首中之前11首見程沈夫婦所藏《松壑詞》,末二首見戴自中先生的《松壑詞》錄文(《秋明詩詞集》收入,上海書店出版社待刊),經(jīng)比勘,只有九處無關(guān)緊要的異文。

秋明翁在上引“右入蜀以來所為長短句,子杰必欲得之,因為書此冊”跋文后又云:“聊用為析酲解慍之具,他人睹之,未必有意思也?!蔽疫€注意到秋明翁手書《涉江詞》跋后鈐有“析酲解慍”白文一印。按“析酲”“解慍”連用,出北宋詞人晏幾道《小山詞》自序:“《補亡》一編,補樂府之亡也。叔原往者浮沉酒中,病世之歌詞不足以析酲解慍,試續(xù)南部諸賢緒余,作五、七字語,期以自娛。不獨敘其所懷,兼寫一時杯酒間聞見,所同游者意中事?!?/p>

晏幾道,北宋詞人晏殊的第八子,性孤高癡絕,專力作詞,秀氣勝韻,直逼溫韋、南唐,與其父晏殊皆為婉約詞之正調(diào)。相較二者,大晏以太平宰相寫富貴生活,詞作明麗雍容,風(fēng)調(diào)悠然,而內(nèi)蘊稍欠;小晏詞則如其自序所論,既可析酲,又可解慍,即既可娛賓遣興,佑酒佐歡,又可寓其微痛纖悲,除煩滌怨。雖亦“期以自娛”之作,畢竟多了一些“敘其所懷”的成分。

秋明翁此期所作,正多取二晏,上及五季,故其自謂“聊用為析酲解慍之具,他人睹之,未必有意思”。這未必有意思的意思,在1951年10月所抄《秋明長短句》(包括了重慶期間的93首和1946年秋返滬后所作23首,有金陵書畫社1983年版)末的題記中重申:“右長短句若干首,大抵曩時析酲解慍之所為,以其猶賢于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亦既吟成,遂復(fù)錄而存之,備省覽焉。由今觀之,言差近而少諷,悲歡不出于一己,憂樂無關(guān)于天下,正如愛倫堡氏所譏,小熊無力得失,自嚙其掌,掌盡而生命亦隨之而盡者,是可愧也夫?!彪m然這些一而再的表達未必沒有自謙的成分,但相當(dāng)程度上確可成為我們理解這些詞作的基礎(chǔ)。何況,其《念遠詞》之得名,當(dāng)即出大晏的《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fēng)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币虼耍覀儾槐卦谄渲猩钋蠖嗌僖鈨?nèi)言外的比興寄托。

甚至“念遠”一語,也未必就能確指身處異地的愛人。汪東《調(diào)笑令·題〈念遠詞〉》:“凄斷凄斷,滿目山河念遠。擘將鈿合瑤篸,地北還兼海南。南海南海,中有驚鴻影在?!彼坪鯇ⅰ赌钸h詞》理解成愛情詞了,但秋明翁1930年在北平有《春蠶詞》一卷三十余首,那才是為女友褚保權(quán)所作的真正的愛情詞,從造語和情思來看,二者的區(qū)別是頗為明顯的。即或《念遠》《松壑》二集中有相關(guān)的情感抒寫,至少較《春蠶詞》隱晦得多,我們能讀出更多的還是排遣閑愁以及消解幽憂吧。

排遣閑愁是詞作之傳統(tǒng),消解幽憂是時事所使然?!端邵衷~》中有一組四首《浣溪沙》詞,其序云:“乙酉(1945年)仲春,湛翁自樂山寄書來,附小詞一闋。蓋山居寂寞,聊復(fù)陶寫,以遣幽憂……湛翁寂寞之心,正余懷所具,亦即眾感所必照者也?!贝擞膽n既與湛翁馬一浮及眾感俱同,即轉(zhuǎn)而可證確非關(guān)一己之私,而屬時事之忿。程千帆先生在所藏《松壑詞》跋中云:“往者抗日軍興,東南名德違難入蜀,每假吟詠以攄家國之思,而吳汪先生旭初、吳興沈先生之為尤,世所宗仰?!痹~人本靈心善感之人,“寇氛既熾”(1948年春夏敬觀《念遠詞序》語),避難蜀中,其懷如何,是不難想知的。

秋明翁詞作藝術(shù),早年偏重小令,入蜀后始涉慢詞。小令學(xué)南唐及二晏,于小晏尤為鐘情,含蘊深微,詞境迷離,短語之中含有無限神韻,早得世人公認。慢詞多學(xué)柳永、周邦彥、劉克莊、蔣捷、吳文英等,最長的詞調(diào)《鶯啼序》也樂于為之。結(jié)構(gòu)繁復(fù),善鋪敘,針腳細密而不見其跡,不覺其澀,所存雖不算多,洵稱高手。自來令慢兼工號為難事,而秋明翁能之,足見其于詞之一體用力之勤,探索之深,成就之大。

秋明翁書法名滿天下,無待多言。以不佞管窺之見,他的行書有三類,一是蘊藉閑雅如大家閨秀者,一是鋒發(fā)韻流如彈丸脫手者,一是渾灝冥茫如暮云蒼松者。他特別重視執(zhí)筆法和運筆法,1940年在重慶作有《執(zhí)筆五字法》一文,1943年又行書以贈蔣維崧先生,此后還多次書寫,并作修訂(參齊魯書社1986年本),強調(diào)“腕司運筆,運求其活,活始能控縱得筆,以神其用。用筆之要首在按提,提按得宜,性情乃見,所成點畫自有意致”。作于同一年的這冊《入蜀詞》,正是秋明翁腕重運活而筆重提按的杰出典范,展卷字字活,筆筆活,光昌流利,悅目賞心。無聞公重裝跋稱:“詞升宋賢之堂,書入晉人之室。兩美斯備,并世所稀?!庇嘤诠?,無間言矣!

《入蜀詞》所用箋紙為1943年成都詩婢家主人鄭伯英遠求墜緒、近集時珍所制套色木板水印佳品,乃采摭當(dāng)世蜀中、游蜀或省外諸名家畫事而成者,包括趙熙、余興公、張大千、齊白石、陳師曾、趙望云、黃君璧、關(guān)山月、張采芹等,琳瑯滿目,精美紛呈。首版只印五百部,當(dāng)時即稱難得。所用者有“第二二部”的編號,且編號處及鄭氏箋譜后記署款處均有手鈐的鄭氏名印,余往年見謝無量以同一箋譜所書詩稿一冊則俱無之。今日觀之,彌覺珍貴了。

最后還可一提的是,無聞公用褚體精寫的小字楷書釋文,附在巴蜀書社版秋明翁原稿后印出,與秋明翁的墨跡珠聯(lián)璧合,相映生輝。然而出書后釋文并未隨秋明翁詩稿退回?zé)o聞公,40年轉(zhuǎn)瞬即過,如果它還存于天壤之間的話,那素凈的宣紙應(yīng)該略泛微黃了吧!而秋明翁這冊贈郭子杰入蜀詞稿首尾完好,一如當(dāng)年,今幸重睹,又恰值秋明翁誕辰140年,無聞公逝世30年,始知世間有所謂夙緣天幸者,真非虛語也!

(本文寫作得到孫田、徐正行、劉禹三位的多方幫助,特別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