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2023年法語文學(xué):以文學(xué)之名多元共生
來源:文藝報 | 李 琦  2024年04月12日08:06

每年秋季開始的法國“文學(xué)回歸季”總是備受矚目。據(jù)統(tǒng)計,2023年共466部小說上市,少于2022年的490部,創(chuàng)下近20年以來的最低紀錄,其中有321部法語小說(包括74部處女作)出版,145部翻譯小說出版。數(shù)量并非考察圖書市場的唯一因素。2023年法國“文學(xué)回歸季”呈現(xiàn)出多元化特征,作品類型和題材豐富多樣,男性作家和女性作家比例相當(dāng),獲獎作品的出版社沒有局限在伽利瑪和阿爾班·米歇爾等知名出版社。和往常一樣,最令人期待的文學(xué)獎項分別是龔古爾、費米娜、勒諾多、美第奇、十二月和法蘭西學(xué)院大獎等。盡管這些獎項沒有豐厚的獎金,但是可以提高作者和作品的知名度,極大地帶動圖書銷量。

龔古爾文學(xué)獎:意大利社會全景圖

法國“文學(xué)回歸季”最受關(guān)注的莫過于久負盛名的龔古爾文學(xué)獎,該獎項始于1903年,頒獎地點設(shè)在巴黎特魯昂飯店。2023年,讓-巴蒂斯特·安德里亞(Jean-Baptiste Andrea)憑借《守護她》(Veiller sur elle)獲得這一殊榮。據(jù)稱評選過程異常激烈,前后經(jīng)過14輪投票才決出勝負?!妒刈o她》厚達600頁,極具浪漫色彩與古典魅力,評委團成員菲利普·克洛岱爾表示,這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通俗小說的最高榮譽,讓他想起了2013年皮耶爾·勒邁特憑借作品《天上再見》獲得龔古爾文學(xué)獎時的場景?!妒刈o她》以一位意大利天才雕塑家的口吻展開,他在臨終之際回顧跌宕起伏的一生,從貧困的童年到后來的學(xué)徒生涯,再到他與一位貴族女性的真摯情誼。作家將個人命運與社會動蕩捆綁在一起,講述雕塑家故事的同時,也呈現(xiàn)了意大利社會的變遷史和全景圖。

讓-巴蒂斯特·安德里亞本身還是一名編劇兼導(dǎo)演,因而在閱讀《守護她》的時候,讀者會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妒刈o她》是作家的第四部小說。大約十年前,40多歲的讓-巴蒂斯特·安德里亞從電影劇本寫作轉(zhuǎn)向小說寫作,曾一度令母親感到十分擔(dān)憂,希望兒子可以找一份“真正的工作”。2017年,讓-巴蒂斯特·安德里亞的第一部小說《而我只有你》在破壞偶像主義出版社(L'Iconoclaste)出版,出版商蘇菲·德·西夫里對讓-巴蒂斯特·安德里亞贊賞有加,這部處女作上市后迅速引發(fā)轟動,獲得當(dāng)年費米娜高中學(xué)生獎、首部小說獎等10余個文學(xué)獎項。隨后的兩部作品《數(shù)百萬年和一天》和《魔鬼與圣徒》均在同家出版社出版,也受到了讀者的歡迎。遺憾的是,2023年5月,蘇菲·德·西夫里去世,讓-巴蒂斯特·安德里亞的“伯樂”沒能看到他榮膺龔古爾文學(xué)獎的高光時刻。

費米娜獎:女性打破沉默

1904年,22位女作家針對當(dāng)時龔古爾評委會將女性排除在外的情況創(chuàng)立了費米娜獎,以彰顯女性在文學(xué)中的聲音。2023年,該獎項花落內(nèi)日·辛諾(Neige Sinno)的《憂傷的老虎》(Triste tigre)。在書里,辛諾回顧了自己在7歲到14歲期間被繼父性侵的過往。辛諾沒有局限于傳統(tǒng)的個人經(jīng)歷敘事模式,引出了更深層面的思考。描寫性侵題材,揭露過往傷疤,需要極大的勇氣。辛諾展現(xiàn)出的女性力量感染了各個年齡層的讀者,《憂傷的老虎》還獲得了龔古爾高中生文學(xué)獎和由洛拉·拉豐主持的“不可撼動獎”。

近年來,聚焦女性困境的法語作品越來越多,從克莉絲汀·安戈的《亂倫》和《不可能的愛》,維吉妮·德斯彭特斯《金剛理論》,到瓦內(nèi)莎·斯普林格拉的《同意》,這些作品一次又一次引爆法國文壇及社會各界。2022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安妮·埃爾諾(Annie Ernaux)曾以自己大學(xué)時期的秘密墮胎經(jīng)歷為原型,創(chuàng)作了《事件》(L’événement,2000)。在她看來,這樣的寫作無疑是一種“危險的寫作”。2024年3月4日,法國議會兩院在凡爾賽宮召開聯(lián)席會議,通過了將墮胎權(quán)納入憲法的憲法修正案,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明確將保障婦女墮胎權(quán)載入憲法的國家。法國幾代女性的努力終于初現(xiàn)曙光,我們也期待女性生存發(fā)展環(huán)境可以變得越來越好。

勒諾多獎:自我身份重建

在獲獎作品安·斯科特(Ann Scott)的《傲慢的人》(Les Insolents)中,46歲的電影音樂作曲家阿萊克斯在巴黎居住,有兩位親密的朋友,瑪戈和雅克。突然有一天,阿萊克斯決心離開巴黎,搬到布列塔尼的菲尼斯泰爾。新生活遠離塵世喧囂,讓她得以擁抱自然。搬家后不久就暴發(fā)了疫情。城市里朋友們的生活亂了套,經(jīng)歷了一輪又一輪的封禁,然而阿萊克斯的日常沒有太多變化,她依舊可以每天沿著海邊散步。阿萊克斯所追求的是一種重新尋找自我的生活,特別是擺脫社交網(wǎng)絡(luò)的枷鎖。她意識到社交網(wǎng)絡(luò)正在吞噬生活,人們沉迷其中,追求最多的評論點贊數(shù),已然成為一種心理疾病。斯科特憑借其細膩的描寫,在書中探討了孤獨、身份認同和自我重建等命題,讓讀者不禁思考:年過半百之際,該如何應(yīng)對人生的遺憾?

法蘭西學(xué)院大獎:法國人在非洲

多米尼克·巴爾貝里(Dominique Barbéris)的《一種愛的方式》(Une fa?on d’aimer)圍繞敘述者的姨媽瑪?shù)铝照归_。敘述者“我”通過書信、照片和親友回憶,開啟了對瑪?shù)铝者^往的調(diào)查。1958年,27歲的瑪?shù)铝占藿o了蓋伊,跟隨他前往喀麥隆,開始了異國生活?,?shù)铝找砸幻巴鈦碚摺钡囊暯怯^察著這片陌生的土地,炎熱干旱的天氣,無處不在的昆蟲,震耳欲聾的鳥鳴聲,動蕩不安的時局。瑪?shù)铝赵诳溌∮龅搅艘晃幻幸练颉て绽镒尩男姓L官,平靜的生活多了一絲波瀾,懷疑、恐懼、拒絕和誘惑的魅力在巴爾貝里的筆下被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幾年后,瑪?shù)铝栈氐椒▏?,她在喀麥隆與普里讓的關(guān)系宛若一個秘密,無人知曉。愛不一定非要熱烈表達,沉默也是一種愛的方式。作者巴爾貝里正是出生于喀麥隆,這讓她可以在作品中游刃有余地還原20世紀50年代喀麥隆的生活圖景。

美第奇獎和十二月獎:蒙特利爾的階級與貧富

雙料獲獎作品《愿喜悅長存》(Que notre joie demeure)的作者凱文·朗貝爾(Kevin Lambert)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爾,畢業(yè)于蒙特利爾大學(xué)文學(xué)創(chuàng)作碩士和博士專業(yè),2017年發(fā)表了第一部小說《你會愛上你殺死的東西》,次年出版了第二部小說《羅伯瓦爾的爭吵》。作為朗貝爾的第三部小說,《愿喜悅長存》以一個建筑項目為線索,探討了社會不平等問題。小說主人公席琳·沃卓斯基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加拿大建筑師,這一次她要在自己生活的城市蒙特利爾建造一家跨國公司的總部。建筑地點選在了一個工人階級社區(qū),遭到了當(dāng)?shù)厥忻竦姆磳εc批評,他們認為這棟建筑將破壞社會結(jié)構(gòu),加速住房危機。階級、種族、性別關(guān)系、貧富差距、城市空間等主題躍然于紙上。如果說《羅伯瓦爾的爭吵》聚焦工會沖突,那么新作則轉(zhuǎn)向刻畫有權(quán)有勢的精英階層,使用大量長句展現(xiàn)了這類人群的脆弱、欲望、激情以及復(fù)雜隱秘的心理。

法語作家“常青樹”

除了上述獲獎作品外,一些法國知名作家也在2023年推出新作。2014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亞諾(Patrick Modiano)出版了新書《舞者》(La Danseuse)。如同他之前的作品一般,故事再一次回溯往昔,追憶過去,譜寫了一首關(guān)于記憶的芭蕾舞曲。主人公沒有姓名,作家用“舞者”這個代號來稱呼她,讀者只能拼湊出她的簡單信息:她從小生活在巴黎附近的小鎮(zhèn)圣勒拉福雷,自幼學(xué)習(xí)舞蹈,14歲時小鎮(zhèn)的舞蹈老師建議她前往巴黎師從鮑里斯·克尼亞澤夫。此后她開始每天乘坐火車往返小鎮(zhèn)和巴黎。在一位名叫塞爾日·韋爾齊尼的朋友的幫助下,她決心搬到巴黎生活。享受了八年的平靜時光后,“往日幽靈”的出現(xiàn)打破了這一切。她決心要擺脫這些人,從過去的“泥潭”里走出來,重新開始新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在《舞者》中,莫迪亞諾極其少見地描寫了當(dāng)前的巴黎,并且以一種不同以往的輕快口吻結(jié)束了小說。

年年必出新作的比利時作家阿梅麗·諾冬(Amélie Nothomb)自然不會缺席“文學(xué)回歸季”。新書《冥府使者》(Psychopompe)是她的第32本小說,和《誠惶誠恐》《管子的玄思》等作品一樣,也是基于作家的自身經(jīng)歷展開。諾冬在年幼時跟隨外交官父親在日本、中國、美國、孟加拉國生活。11歲時她對鳥類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熱衷于觀察鳥群。然而,12歲在孟加拉國的不幸遭遇打破了生活的平靜。諾冬寫道:“大海之手暴力地撕裂了我的蛋殼,我不再是原來的那顆小小的蛋。作為一只沒有羽毛的雛鳥,我必須變成一只真正的鳥?!彼獙W(xué)會飛翔,她開始投身于寫作。諾冬認為,寫作是“生與死”的問題,是“帶著巨大的墜落風(fēng)險的自由飛翔”。寫作又是一項特權(quán),它可以讓死者復(fù)活?!囤じ拐摺房梢钥醋魇侵Z冬和“12歲已經(jīng)死去的自己”之間的對話,正如《第一滴血》是她和去世的父親之間的對話。如果說《口渴》是獻給耶穌的作品,《第一滴血》是獻給父親的作品,那么新作《冥府使者》無疑是獻給諾冬本人的作品。某種程度上,這三本書構(gòu)成了諾冬的“基督三部曲”。

2023年,讓-菲利普·圖森(Jean-Philippe Toussaint)出版了新書《棋盤》(L'Echiquier)。談及創(chuàng)作背景,圖森提到他在封禁期間開始翻譯茨威格的一部作品,法語譯本的題目定為《象棋》,而這個恰好也是圖森寫作生涯第一部作品的題目。這樣的巧合給了圖森靈感,他決定將日子一分為二,一部分用來翻譯茨威格的作品,另一部分用來思考他多年來對象棋熱愛的緣由。新作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yīng)運而生。他決定以棋盤為線索,從源頭展現(xiàn)他與象棋之間的關(guān)系。全書分為有64章,就像棋盤上的64個格子一樣,這也是圖森的用意所在。

埃里克-伊曼紐爾·施密特(éric-Emmanuel Schmitt)的新作《對手》(La Rivale)獻給歌唱家瑪麗亞·卡拉斯(Maria Callas)。卡拉斯1923年出生于美國紐約,1977年逝世于法國巴黎。作家回憶起他從廣播里聽到其死訊的時刻,卡拉斯的聲音讓他感受到了生活的痛苦、閃光、狂喜、歡樂和悲傷。在新作中,埃里克-伊曼紐爾·施密特虛構(gòu)了一個名叫卡洛塔·貝魯米的對手形象,以她的口吻展開敘事。這部作品在卡拉斯百年誕辰之際出版也別有意義。

2023年8月,雅絲米娜·雷札(Yasmina Reza)的最新戲劇作品《詹姆斯·布朗戴著卷發(fā)器》(James Brown mettait des bigoudis)出版,同一時期,同名戲劇在柯林國立劇院上演。雅各布是萊昂內(nèi)爾和帕斯卡琳的兒子,他住在療養(yǎng)院,在那里結(jié)識了一個名叫菲利普的朋友。雅各布的舉止動作無不在模仿歌手席琳·迪翁,他甚至讓父母叫他“席琳·迪翁”,而菲利普則是一個自認為是黑人或想成為黑人的白人。雷扎以其一貫的黑色幽默風(fēng)格再次叩問身份這個關(guān)鍵命題。

巴黎特色書店帶動出版業(yè)

2023年9月28日,伽利瑪出版社推出了阿蒂爾·蘭波《地獄一季》(Une saison en enfer)全新版本,里面配有“朋克教母”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拍攝的照片、繪制的圖畫以及撰寫的文字。史密斯寫道:“16歲那年,我第一次被他的形象和詩歌所吸引,他的詩歌讓我迷惑,又讓我著迷。沉浸在詩歌醉人的魅力中,我顫抖著離開,并不記得剛剛讀了什么。然而,他的文字卻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就像幽靈船甲板上的繩索,在死寂的迷霧中盤旋。”同一天,伽利瑪出版社還推出了帕蒂·史密斯A Book of Days的法語譯本(中文譯本名為《從昨日醒來》)。帕蒂·史密斯也來到巴黎舉行簽售活動。這家坐落在莫里哀拱廊街名叫EXC的書店以出售詩集為主,書店對面就是一個名為“詩歌之家”的活動場所。在巴黎,這樣的主題書店還有很多,比如樂蓬馬歇百貨公司不遠處的尚特利夫,作為巴黎最大的童書店,這里無疑是孩子們的樂園;花神咖啡館附近的女性書店主要出售女性出版社的圖書,時常還會組織相關(guān)主題的講座;拉丁區(qū)一帶聚集了法律、哲學(xué)、電影等主題書店,為周邊的學(xué)生提供便利;友豐書店和鳳凰書店以亞洲圖書為主,日韓街區(qū)的Junku書店里滿是日本漫畫;想要挑選畫冊,則一定要去塔森(出版社書店),從古典主義、印象派到后現(xiàn)代藝術(shù),應(yīng)有盡有;塞納河畔的莎士比亞書店更不用多做介紹了,以出售英文書為主,已然成為游客爭相打卡的地點之一。這又何嘗不是法國圖書市場多元共生的一種體現(xiàn)。

(作者系法語文學(xué)譯者,暫居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