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推行“中華詩教”—— 讓孩子詩心“詠”流傳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隨著平仄起伏的韻律,清脆純真的童音在深圳市蓮南小學蓮馨校區(qū)的操場上回響。
每周一升旗儀式上的詩禮展演,是蓮南小學德育工作的特色儀式,也是深圳市“中華詩教”工作的一個縮影。
2021年7月,“中華詩教”示范區(qū)在深圳正式成立,蓮南小學是首批參與“中華詩教”試點的20所學校之一。
近三年來,在深圳市教育局的支持和領導下,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教科院”)已設立“中華詩教”試點學校100所,評選出“中華詩教”特色學校20所。深圳青少年的心中已播下“中華詩心”的種子。
“詩教”不是“教詩”
白皛是深圳教科院“中華詩教”示范區(qū)建設項目負責人。作為一位有著多年一線教學經(jīng)驗的語文教研員,他對“詩教”有著一套自己的獨特見解。
“‘詩教’不是‘教詩’,‘教詩’是以詩詞為載體的教學行為,而‘詩教’則是以詩詞為載體的育人活動。這是二者最大的不同?!?/p>
2011年8月,白皛成為深圳市福田區(qū)園嶺小學的一名語文老師。園嶺小學的孩子家庭條件很好,但他們的表現(xiàn)卻跟白皛想象中的不太一樣。
有一次白皛請出過國的同學舉手,全班45個學生只有兩三個沒有舉手。當時,白皛自己還沒有出過國,侃侃而談的孩子們給他的印象是“見多識廣、開朗幽默”。
然而,后來的一些事情讓白皛覺得“不可思議”。
一次,兩個孩子因一支普通的鋼筆發(fā)生糾紛,甚至鬧到了要退學的地步。還有一次,學校要大掃除,白皛叮囑學生們帶些抹布來擦課桌。結果有個女生竟然讓家里的保姆帶著抹布來學校,并說:“我家所有擦桌子的事情都是保姆做的?!?/p>
“連自己的課桌都要別人擦的孩子,會體恤別人嗎?會感恩父母嗎?”白皛不由地陷入沉思:我們的教育是不是缺少一些什么?
“我們的孩子應該有溫柔敦厚的品性,應該是內(nèi)心柔軟且能跟對方共情的人。”從那時起,白皛一直在思考如何加強孩子的品性教育。
白皛想起曾參加過的中華詩詞學會和首都師范大學共同舉辦的“中華吟誦骨干培訓班”。當年,首師大副教授徐健順的詩詞吟誦培訓課程讓他印象深刻。
“以詩育人或許是個方法?!卑装~暗想。他嘗試給孩子們講述古詩詞中的故事和道理,孩子們從剛開始的似懂非懂到逐漸理解和接受,并逐漸改變不好的習慣。“歷經(jīng)時間淘洗的經(jīng)典詩詞承載著中華民族深沉而又美好的精神追求和美學力量。”白皛堅信,經(jīng)典詩詞能夠陶冶孩子們的心性品格,能夠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找到適合一線老師的教學方法
如何讓孩子們更好地領略古典詩詞之美,汲取古詩詞中的智慧和力量?
“按照傳統(tǒng)的教古詩詞的方法,老師除了要熟悉詩詞格律,還要學習文字學、音韻學、文獻學等。一線老師的任務已經(jīng)很重,為了‘詩教’再增加一線老師的工作量不太可能?!卑装~說,“解詩題、明詩意、悟詩情……這些千篇一律的教詩方式,也會讓學生感覺枯燥無味?!?/p>
必須找到適合一線老師且能夠讓孩子們接受的教學方法來推動“中華詩教”!
當白皛苦苦思索的時候,他想到了中華詩詞學會詩教委員會副主任劉琴宜,希望她能有高招。
劉琴宜曾拜訪過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中華詩詞學會名譽會長葉嘉瑩。葉嘉瑩的話深深打動了她——“我認為中國古典詩歌之生命,原是伴隨著吟誦之傳統(tǒng)而成長起來的。詩詞吟誦能使國民自青少年時代就養(yǎng)成一種富于聯(lián)想與直感的品質(zhì)和能力。如果這種訓練能自童幼年的時代開始,則這種聯(lián)想和直感的能力就能隨著學習者的年齡與他的生命之成長密切地結合在一起,讓吟誦者得到終生受用不盡的好處,這對以后從事文學或科學之研究的人都是有益的。”在葉嘉瑩的影響下,劉琴宜成為一名“詩教”文化工作者和中華詩詞吟誦志愿者。
受白皛之邀,劉琴宜來到深圳,二人就“詩教”話題展開思維碰撞——如何讓古老的詩詞吟誦在校園流行起來?如何不讓“詩教”成為另一種形式的“內(nèi)卷”?二人達成共識:可以從一所學校開始整體探索。
后來,白皛調(diào)入深圳市福田區(qū)教科院附屬小學。白皛的“詩教”想法得到時任該校校長姚曉英的支持,其“詩教”探索遂在深圳市福田區(qū)教科院附屬小學展開。
該校首先采用的是“鈴聲熏聽”的方法,即將校園鈴聲更換成符合詩詞韻律的吟誦音頻,在進出校、上下課、早午讀等場景反復播放。
改變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每當上課鈴聲響起,孩子們往日的喧鬧聲就變成了優(yōu)美的詩詞吟唱聲。放學后,孩子們手牽手吟誦著詩詞回家。經(jīng)過一段日子,家長們欣喜地發(fā)現(xiàn)孩子們經(jīng)?!俺隹诔稍姟?。
后來,深圳市福田區(qū)教科院附屬小學的“詩教”模式成為“中華詩教深圳示范區(qū)”的普及模式。
在潤物細無聲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021年,“中華詩教深圳示范區(qū)”建設項目正式啟動,深圳教科院決定在全市推進“中華詩教”工作。
剛開始,各學校校長都面露難色,生怕增加老師們的負擔而推進不下去。
正當大家不知如何破題時,“‘中華詩教’深圳示范區(qū)”建設項目組時任負責人趙志祥給出建議:讓各學校向較早開始“詩教”探索的深圳市福田區(qū)教科院附屬小學學習,不給老師增加任何負擔,而以熏聽的方式推進“中華詩教”。
由于上下課的鈴聲改成吟詩唱詞的歌聲,隨著“下課歌聲”的響起,學生們會情不自禁地跟著吟唱起來,老師們不拖堂了,學生們也歡暢起來。很快,一批學校就在潤物細無聲的浸潤式環(huán)境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嘗到甜頭的老師們開始追著深圳教科院要“詩教”培訓。
“詩教”工作取得初步成果,離不開深圳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在推進“詩教”工作過程中,深圳市教育局領導高度重視,不僅深入課堂調(diào)研,還參與師生教學研討。此外,深圳市教育局還設立專項資金,力圖打造20所特色典范學校,這為“詩教”工作順利開展注入強大動力。
中華詩詞學會也為“中華詩教深圳示范區(qū)”建設項目提供了強大的學術支持。早在2017年,結合全國廣泛開展的中華經(jīng)典誦讀活動,中華詩詞學會就展開了將古典詩詞的聲韻格律與當代音樂進行融合的探索。這一次,中華詩詞學會詩教委員會副主任劉琴宜領銜的專家團隊更是為一到九年級教材中的500余篇古詩詞等古代文學作品度曲,在古典與現(xiàn)代、音樂與詩詞之間搭建起融通的橋梁,為“中華詩教”的實施提供了優(yōu)質(zhì)資源支撐。
“詩教”要讓學生先感受韻律節(jié)奏
如何將“詩教”跟“五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并舉,并讓它們相互融合?作為“中華詩教深圳示范區(qū)”建設項目試點學校之一,深圳市蓮南小學校長馮永想通過創(chuàng)新進一步深化“詩教”工作。
馮永邀請劉琴宜去蓮南小學駐校蹲點調(diào)研,跟一線老師一起研究如何推進“詩教”工作。
在蓮南小學蓮馨校區(qū)教學樓二樓樓道盡頭,劉琴宜在學校的幫助下搭了一間幾平方米的宿舍,美其名曰“西風清舍”。
劉琴宜在“西風清舍”開始了為期兩年的駐校生涯。上午聽課,中午在食堂吃飯,經(jīng)常一邊吃著飯一邊跟蓮南小學的老師們探討“詩教”到底該怎么搞,有時候說著說著,連飯也忘記吃了,甚至會爭得面紅耳赤。
為了增強老師們對古詩詞的認識,劉琴宜先給學校的語文老師、音樂老師上課,并從最基礎的詩詞格律講起?!捌截?,是詩歌傳唱千年的歌聲;是語言的高低長短、抑揚頓挫、輕重緩急;讓這兩類聲調(diào)在詩詞中交替使用,就能達到一種和諧多變的聲調(diào)美”,“幾千年來,我們的詩文吟誦著創(chuàng)作、吟誦著欣賞、吟誦著學習、吟誦著傳承”。
參與深圳“中華詩教”項目試點的除了蓮南小學,還有共樂小學、海韻學校、壆崗小學、安樂小學、蘭著學校、花城小學、怡景小學、東昌小學、桂園小學、北斗小學、仙桐小學、大鵬二小、沙溪小學、厚德小學、鳳凰山小學、紅花山小學、麓城外國語小學、深圳高級中學鹽田學?!M管有的學校地處市中心的福田、羅湖,有的學校地處偏遠的大鵬、坪山,但它們都有個共同點:這些學校上下課的鈴聲都是《聲律啟蒙》,而進出這些學校,都能聽到學生們吟誦《三字經(jīng)》《百家姓》的聲音。
劉琴宜解釋,《三字經(jīng)》三字一句,隔句用韻,每四句一換韻,平韻、仄韻循環(huán)交替貫穿全篇百余次。而《聲律啟蒙》更是兒童進行詩歌語言訓練的啟蒙讀物,從一字對、二字對,直到十字對,能讓孩子們充分感受韻文的韻律節(jié)奏。先吟誦這些作品,能為孩子們吟唱古詩詞打下良好的基礎,因為中小學教材中的古詩詞絕大部分都富于韻律和節(jié)奏感。
學生們喜歡上了古詩詞
學生們從熏聽起步,在韻律美的浸潤中漸漸喜歡上了古典詩詞。在各種活動中,只要聽到詩詞吟唱,孩子們就會迅速形成此起彼伏的大合唱。這種自發(fā)的行為極具感染力,連老師和家長都為之動容。深圳市觀瀾二小的謝婧斐老師看見孩子們自發(fā)吟唱時說:“這是文化血脈覺醒的聲音!”
“中華詩教”不“卷”分數(shù),而是為孩子們提供了能夠影響其一生的文化寶庫。正如白皛的一個如今在國外留學的學生所說:“吟誦過的詩篇,多少年過去也忘不了,就像在心里生了根一樣?!?/p>
“中華詩教”也拓寬了孩子們的視野,開啟了他們的心智。
寶安中學(集團)外國語學校趙亮老師在一堂“詩教”課上曾發(fā)問:“李賀仕途不遂,體質(zhì)又弱,27歲就不幸殞命,為什么他能寫下‘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這樣激昂的詩句?”
一個學生舉手回答:“李賀是內(nèi)心堅定、胸懷天下的詩人,他不以個人的得失來選擇人生的道路?!绷硪粋€學生補充說:“正是有許多像李賀這樣堅守理想的人,我們中華民族才有了眾多波瀾壯闊的故事?!?/p>
深圳市鹽田區(qū)鹽港小學緊鄰沙崗圩村。該校95%的學生家長都是靠鹽田港謀生的外來務工人員,一些孩子性格內(nèi)向,不愛跟人交往,還有一些孩子迷上了手機。
按規(guī)定,學生7點50分才可進校,但不少家長因為趕時間上班,總是在學校開門之前,就把孩子送到了學校門口。
早到的學生如果沒人管,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為了讓早到的學生“有事干”,校長龍波涌每天7點30分帶領學生們一起晨誦詩詞。
一段時間后,學生們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羅卓斌是六(5)班一個學生的家長。他發(fā)現(xiàn)孩子讀詩后變得自信了,一到7點10分就催著父母送他上學,為的是爭當“最美領誦者”?!昂⒆舆^去很內(nèi)向,而現(xiàn)在他站在臺上領誦,一點都不怯場!”羅卓斌滿意地說。
五(5)班胡同學的媽媽顏麗虹說,兒子玩手機一度讓她很擔心。學校開展“詩教”后,小胡經(jīng)常用手機和媽媽一起讀詩,都不迷戀手機里的“網(wǎng)紅”了,還自我感覺良好地問:“媽媽,我是不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啊?”
深圳教科院的李桂娟院長、潘希武副院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有一段經(jīng)典的自問自答:“這一代孩子將來是要走向世界的,我們能不能幫他們建立起文化自信?”“一定能,關鍵我們要先幫他們建立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
“文化認同”道出了“中華詩教”的要義:不是為了讓孩子能背誦更多的詩篇,而是為他們的人生打下“中華兒女”的生命底色,如此,將來無論走到哪里,他們都會有足夠的“文化自信”。
不同學科的老師紛紛加入“詩教”隊伍
在中華詩詞學會和深圳市區(qū)兩級教科院的努力下,深圳形成了市、區(qū)、校三級聯(lián)動的頂層機制。參加試點的學校從最初的20所增加到如今的100所。各區(qū)的教研員紛紛主動加入“中華詩教”隊伍,比如羅湖區(qū)的張靜老師、寶安區(qū)的陳國富老師、龍崗區(qū)的歐陽萍老師和符卷老師、鹽田區(qū)的劉潔美老師、龍華區(qū)的路成書老師、光明區(qū)的楊娜老師……深圳“中華詩教”的隊伍不斷壯大。
“詩教”不僅讓學生們受益,也影響了老師,各學校涌現(xiàn)出一大批熱愛中華詩詞的老師——
音樂老師梁煒暢和舞蹈老師陳文熙編排的吟誦劇《詩經(jīng)·采薇》在對外交流中獲得好評。
語文老師尹建浩設立行思詩社,畢業(yè)分離時,學生們悄悄叮囑:“尹老師,我們畢業(yè)后,您一定要將詩社繼續(xù)開辦下去??!”
數(shù)學老師周璐主動參與“詩教”,還帶頭寫詩,帶出了一批“小詩人”。
體育老師薛賢河將嶺南特色的詠春拳與《千字文》的韻律相結合,編排出新的課間操,做到了“文武結合”。
“詩教”影響溢出校園
深圳的“中華詩教”探索始于校園,但影響力早已溢出校園。
粵港澳三地教育部門組織的中華經(jīng)典美文誦讀比賽已有多年。啟動“中華詩教”項目后,深圳的不少學校將詩詞朗誦帶到了該比賽上并獲得了不錯的成績。深圳高級中學(集團)北校區(qū)校長王麗介紹,他們與結對的姊妹校澳門圣羅撒英文中學聯(lián)合排演的吟唱劇《木蘭詩》,就獲得了2023年中華經(jīng)典美文誦讀比賽的一等獎和最具感染力獎。
深圳大學附屬教育集團外國語小學校長姚曉英說,“中華詩教”非常契合學校的辦學理念:培養(yǎng)有中國血脈和世界眼光的學生。從北京冬奧會到杭州亞運會,再到第18屆捷克布拉格國際民俗藝術盛典,該校經(jīng)過古典詩詞浸潤的“中華文化小使者”與近20個國家的小朋友一起進行過文化交流,并向外國小伙伴介紹中國詩詞文化,將“中華詩教”的成果帶向了世界。
深圳市寶安區(qū)的壆崗小學以黨建為引領,將“詩教”融入傳統(tǒng)節(jié)日和紀念日活動。該校校長張艷經(jīng)常帶領學生們?nèi)ス珗@、社區(qū)、敬老院、圖書館參加詩詞活動,用詩詞追思緬懷先人,用詩詞關懷弱小,用詩詞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周達說:“中華詩教示范區(qū)建設項目能在深圳取得成功,離不開深圳市委市政府尤其是深圳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正是深圳營造的創(chuàng)新氛圍,為‘中華詩教’的落地和探索,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我們相信這個詩教版的深圳故事,是可復制可推廣的?!?/p>
(作者:鄭蔚,系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