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義角落
1. 離開時,每個人收到的除了一卷證書,還有一只平平無奇的環(huán)保紙杯。它源自一位日本詩人的即興創(chuàng)作,獻給我們中那些住在看不見風景的房間里的人。未來,這些房間將被改造成精神健康類的關懷場所。而在過往的無數(shù)個周末,這里總是迎來大批精神到爆炸的鷹眼球迷,并將他們的命運無情劈為兩類:一類臨河而居,另一類的窗外除了橘紅色磚墻和持續(xù)轟鳴的發(fā)電機,什么都沒有。某天,不知誰屋里的一次性紙杯偶然被風吹落,成就了第二類人眼中珍貴的動態(tài)。紙杯隨風翻轉,變形,低空起飛后又迫降,不分日夜地作著困獸之斗。人們看見它,討論它,贊美它,記住它,其中也包括我。我的窗外沒有風景,但這不妨礙我成天帶著床單往外跑。天氣尚熱時,隨機選一片松軟的草坪或一棵繁茂的樹,扮演Kindle商標的真人版,在樹下打開Kindle的瞬間,就完成了一次秘密的套娃。看書的終點毫無意外總是犯困,把床單系到兩棵關系不太好的樹上,躺進秋千,四面都是風景。
風景敵不過風,很快天冷了,人們只能重返室內(nèi)。我最中意貨梯后方的隔間,旁邊是電控室,一扇門長期將出口和走道阻斷,方寸里就有了不知魏晉的氣場。偶有人推開,像是誤觸異世界,飛快退了出去。我真應該抓住這些失控的瞬間告訴對方,其實我是煤球菌變的。
2. 參照系是不講道理的。比如第一次來到密爾沃基時天已黑了,同絕大多數(shù)城市一樣,夜晚的街道空空蕩蕩,并按美國人一貫的環(huán)保標準,寫字樓燈火通明。一條河道貫穿中央,大鐵橋群起而圍之。走在這些建筑之間,我老覺得自己回到了外灘。同行的D說,難道不是外灘像這里?對哦??删蛡€體而言,歷史總是遭到私人記憶的無理切割。所以當我先走進I河邊的視覺藝術樓,見到流線型的白色回廊,再去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那一層層優(yōu)雅的純白圓弧讓我不免發(fā)出略帶冒犯的愚蠢驚呼:真像?。?/p>
哪怕珠玉在前,我仍偏愛山寨版的古根海姆,只因為它擁有一間完美的教室。說不出具體在幾樓幾零幾,反正它就在那,一個角落,三面墻,一只圓形掛鐘,一扇長條梯形的天窗。我從沒在那上過課,也沒見誰正在上課,它總是空著,也總是開著。有人記得《我為歌狂》里葉峰的房間嗎,他坐在床邊彈琴,雨打進他頭頂?shù)奶齑?。但這里的天窗總對著晴空,有時鳥和飛機掠過,有時是幾片色彩難辨的葉子。我空手而入,乘著課桌的萬向輪在地面隨意滑行,想象自己身處失重的宇宙飛行艙,按下門口的自動按鈕,等一束光從頭頂緩慢撒開,撒開,如同挑棍游戲的第一步。由于太喜歡,我?guī)缀跎岵坏迷诶锩孀鍪裁词拢磿X,都不合適。倒是曾熱情地拉朋友去看它,就像看望另一位叫我自豪的朋友。我們在它面前聊天,偶爾打開內(nèi)置電腦,或在白板上涂涂畫畫,好像這樣一來,這個朋友也加入了我們的對話。應該說,它早就加入了,以細微的光影變化來應答。
3. 鄰近的藝術樓和山寨古根
海姆同屬一位設計師,他來自紐約,是美國高校建筑的中標專業(yè)戶。藝術樓身世坎坷,剛建成不久就遭受了水災的沖擊,經(jīng)重塑,如今端莊得不露一絲痕跡。主體臨石壁而建,頭頂雜草興盛,底下一汪綠水,它的美貌讓人不得不靜坐下來。二層的圖書館橫生水上,好像抽屜被拉出來之后忘了關,久了就關不上了——那圈露天樓梯是走不通的。沿落地窗坐下,面壁思過,目之所及的綠色強烈又沉靜。這里的學習氛圍稱不上濃厚,座位零零落落,甚至不如石壁上的草密。我最愛抽屜正中間的位置,看建筑的陰影把湖面分成深淺兩重,風過水上,兩重顏色彼此滲透,與倒映的草木混為一潭,晃眼,但不晃神。
4. 主圖書館有一間本地婦女
檔案室,自1991年起公開接收I州女性的歷史資料。走進去,書架上每個文件盒都標注了對應的姓名和編號,但普通讀者沒有直接查閱的權限。我每次都會在前臺電腦上隨機搜索一個感興趣的人,然后坐下,等管理員把檔案調(diào)取出來。這過程像點菜,但結果更接近開盲盒,擺在我面前的資料有時是一兩冊,有時堆滿了整張書桌。
我的選擇總是從亞裔開始。一位叫Kim的越南女性出生于西貢,后在I州獲得教育學位,成家生子,擔任本地學校的校董。她的檔案在五十歲以后逐漸走出框架,罕見地以移民女性的身份參與州議員競選,留下許多傳單、發(fā)票、信件和紙媒報道。但直到看完,我都沒找出一份關于結果的記錄。(據(jù)網(wǎng)絡資料顯示,贏得初選后,K以小于5%的差距在正式選舉中落敗;她是州史上首位參選的移民女性。)回想一遍,我忽然意識到,在K提供的如此周詳?shù)乃饺宋臋n里,除了那次參選結果,被選擇性跳過的還有她所經(jīng)歷的上世紀70年代——似乎有意回避一場轟轟烈烈的戰(zhàn)爭與其個人身份的牽連。
后來我在一個性別權益機構上認識了同為越裔的年輕女性B。身為移民二代,她很快談起同父母輩在身份認知上的種種出入,并對我提到的K感到好奇和激動——盡管我們都明白,從K的競選團隊為她打造的人設來看,在當時,消除差別遠比保留特征重要得多。某種意義上,B正活躍于與K相似的公共領域,只是代際差異讓她的立足點有所轉移。共和黨出身的K在90年代初以家庭為支點號召選票,B則把自我關懷放在一切的前面。B的辦公室是一棟老舊的白色別墅,里面有很多空置的小房間,軟硬設施齊全,每個人都可以任選一間享用,我正是這樣進入的。一個暫時安全的角落,能在對話中找到回聲的角落。午餐時間,B一邊啃三明治,一邊主持著關于性別與職場的線上對話,她有著同信用卡廣告上的模特相似的笑容,自信,親切,又隱約帶著一點強撐。我不知道B的未來是什么樣的,是否很多年后,也會有像我這樣的闖入者,從形形色色的婦女檔案架上翻開屬于B的那一頁,并將它告訴下一個人。
5. 返祖就是,日子里總有那么
幾個時刻,人會突然很想當鳥。每逢這股愿望涌起,我就得找棟高層建筑爬進去過把癮。但在I城,做這件事恐怕會失望透頂。酒店天臺也好,學生宿舍也好,即使是夜里,一眼望去,除了微弱的路燈什么都沒有。偏偏醫(yī)院的鐘樓又死活找不到入口,只好去開放式停車場的頂層呆著,看眼皮底下的車一輛一輛入庫休眠。中西部沒有傻子會開電車(除非當成備用或玩具),豪車的后視鏡十有八九掛著中國結,召喚本地血性的只能是浮夸又費油的皮卡,當它們在粗獷的州際公路上甩起沙塵,你看到的簡直是牛仔和他的馬,誰不想循著噪音飆上一段?我最喜歡看卡車拖頭,一雙又兇又憨的大瞪眼,活脫脫從《汽車總動員》里跑出來的。卸下掛廂,短短一截貼墻站著,像只腳后跟,跟它的名字Bobtail再配沒有。見頭如見人,也許是這行太枯燥了,司機都愛費點心思打扮車頭,我見過全是可口可樂貼紙的,當然也有插滿鷹眼旗幟的。在停車場呆久了會產(chǎn)生一種錯覺,就是人和車的主仆關系發(fā)生了顛倒,也漸漸能進入南方文學那些動輒一頁半頁的關于車的年份、型號和組裝修理的無聊對話,覺出其中的一本正經(jīng)和幽默。有趣的是,當我在底特律的通用大廈見到同樣回轉陳列的經(jīng)典車型時,反而感到一陣陌生,也許車和動物一樣,是不能長久被圈養(yǎng)在室內(nèi)的。只有在月黑風高的停車場,你才敢相信,它們睡醒后會扭扭脖子,一個接一個離開。
6. 走累了,找塊墓地歇歇腳。
墓地安靜得沒有呼吸,躺下就睡著了(仔細想想,是真的只有我在呼吸)。有的在玉米地邊上,有的緊挨著社區(qū),家門口的鷹眼旗幟和石碑上的在同一片風中嘩嘩作響,生死沒有禁忌,不論距離。見識過紐約的“死人區(qū)”后,我開始理解這里的人對紐約的“側目”。從拉瓜迪亞機場駛向皇后區(qū)的途中,有一片古老的加略山墓園(Calvary Cemetery)讓我感到緊張,幾代市民的石碑像針灸那樣密密麻麻地扎在一小塊隆起的土包上,映襯著身后密密麻麻的建筑群,望一眼,就足夠感到人們在世時的擁擠和焦慮了。打開地圖軟件,最常出現(xiàn)的評論是,請問怎樣才能在這里找到我的(外/曾)祖父/母?瞧,方位在持續(xù)見縫插針的努力下失去了實指。從布魯克林日落公園一路向北,灰塵四起的主干道后方是有幾個日落公園那么大的綠蔭公墓(Green-Wood Cemetery),這里的“人”均居住面積相對更寬敞些,以至于附近的大活人也要搶占一片難得的清靜。地下的前輩整日吸著來來往往的汽車尾氣和活人的戾氣,可曾停止過鄰里間的爭吵?派對動物,冥想天使,爭吵讓他們在相互糾纏中失去了升入天堂的機會。不過他們應該并不想去,紐約再擠,他們也只想呆在紐約。有一句話說,洛杉磯是破爛天堂,紐約是快樂地獄。那么在與兩頭各距一千多英里的遼闊腹地,人們該怎樣定位自己?歡迎來到人間,躺下即可長眠。
7. 最后一個周日,我第一次準
時到達教堂,總算沒錯過開場的贊歌。I城到處都是教堂,探索一番后,有些熱情傳教的就恕我不當回頭客了,兜兜轉轉,最常去的還是離家最近的那間。我喜歡坐在最后幾排隨便聽聽,神父B的講道如同官方聽力考試一樣字正腔圓,白發(fā)大叔的領唱令人放松,聽多了就都會了。結束后,按慣例和本地人聊些沒頭沒尾的天,吃奇形怪狀的、住著蟲子的有機蘋果,在普遍對甜度喪失判斷力的中西部,你能嘗到的唯一不算太甜的蛋糕就是教會里的了。等大部分人離場,我必定要悄悄返回二樓坐上一會。四周重歸寧靜,視線與房頂?shù)谋诋?、吊燈平行,從彩繪玻璃窗透進來的光束讓灰塵變得具體可感。這些都讓我想起小時候。小學生活有兩年多是在一座廢棄的修道院度過的。教室里永遠有石柱把同桌分開(就像《貧嘴張大民》里大民床上的那棵樹),樓上永遠住著吵吵鬧鬧、油煙四起的人家,室內(nèi)體育課的地點永遠是不正規(guī)的中央禮堂。在海綿墊子上做前后滾翻和跳鞍馬,落地,目光與頭頂?shù)溺姌窍嘤|。我老想靠近那個頂,圓滿的弧度讓人心情平靜,可它實在太高了。修道院將拆未拆時,我和老王數(shù)次爬進去玩,門口的百年香樟依然健壯,滿地都是生活的遺物。我們常去的另一處是醫(yī)院背后的圣母顯靈堂,曾是遠東地區(qū)第三大的天主教堂。改造為景點之前,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都是廢棄的狀態(tài),雜草叢生,墻壁滲水,高高的彩繪玻璃被小孩用石頭砸得千瘡百孔,但這些卻愈發(fā)顯示出它純凈的光暈。信仰退場,空間的余韻從未散去。鳥飛過,回聲泛開,類似的情景,等我在異國他鄉(xiāng)的郊野廢墟上再次親眼見到時,老王已經(jīng)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