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文學家淘書之樂
來源:光明日報 | 朱悅瑩  2024年08月27日08:25

對愛買舊書的人來說,總免不了跑舊書店。葉靈鳳認為,“每一個愛書的人,總有愛跑舊書店的習慣”,跑舊書店,“可以從飽經(jīng)風霜的書頁中,體驗著人生,沉靜得正如在你自己的書齋中一樣”。說起文學家最常去的舊書店,不得不提北京的琉璃廠。琉璃廠的古籍書店讓葉靈鳳記憶猶新,“從前人都說北京琉璃廠舊書店的店員記憶力好,對于汗牛充棟的架上藏書,只要一經(jīng)過目,就能說出它的版本源流、優(yōu)點和缺點”。他在這里買到了搜羅10年也緣慳一面的《無雙譜》。有一回,他和阿英一同去買書,接待的店員沒等他開口,就記得去年他買過《金陵叢刻》。

舊書攤也是淘舊書的好去處。不同的人,對不同舊書攤的印象迥然不同。在阿英的記憶里,上海城隍廟的書市曲徑通幽,有各式各樣的“地攤”“板攤”“小書鋪”。他曾用10個銅子買了兩部絕版書:《五四》和《天津事變》。在戴望舒的記憶里,巴黎塞納河邊的舊書攤別具詩意。在巴黎留學時,戴望舒常去那里漫步。他說,眼睛看倦了,腿也走乏了,這時候倚著橋欄,俯瞰塞納河,那滿載古愁的悠悠流水,緩緩歸去,“倒也是一個經(jīng)濟而又有詩情的辦法”。

不同的舊書,價格有高低之別。有些舊書價格高。為了買書,有人不惜節(jié)衣縮食。學生時代的葉靈鳳窮得厲害,“有時連中午的一碗陽春面的錢也要欠一欠”,但跑舊書店卻不惜花錢。季羨林為購買一套二手的外文版《荷爾德林全集》,花了一個月的飯錢。阿英遍訪古籍舊書,他自謔道:“米星兒沒一顆,菜根兒無一個??瞻阎鴰妆疚恼伦鍪裁矗俊薄皟r高的有時竟要占去我一個月或兩個月的生活費,常常使自己的經(jīng)濟情況,陷于極端困難?!毙劫Y尚高的魯迅亦感嘆,“今人處世不必讀書,而我輩復無購書之力”。郁達夫也覺得上海的西文舊籍價格實在昂貴,想到饑不得食、寒不得衣的同胞們,“則又覺我輩的買書,也是和資本家們的狂歡醉舞是同樣的惡德了”。

通常來說,舊書攤比舊書店的舊書價格更低。對孫犁而言,讀廉價書是野味的讀書,印象深刻,樂趣也最大。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在河間縣的集鎮(zhèn)大街上,有推著獨輪車賣舊紙的小販,孫犁曾花很少的錢,買到了原版書《孽?;ā?。買罷他便在樹下讀起來,津津有味,其樂無窮。對汪曾祺而言,廉價書成本低,買得起,無須珍惜,丟了也不心疼。而且廉價書沒有“板著面孔的前言和啰嗦的后記”。讓汪曾祺念念不忘的是,在上海一個中學任教時,一位叫“老許”的工友在校門外擺了一個“地攤”,用和爛紙差不多的價錢,他買到了一本萬有文庫湯顯祖評本《董解元西廂記》,視若珍寶。茅盾也說,“一折八扣”書中有珍貴的書本,他的一位朋友就淘到了一冊有英文注釋的希臘古典名著。郁達夫卻不這樣認為,他覺得一折書粗制濫印,所翻印的書中很少有新的作品選本,內(nèi)容淺薄、錯亂。

舊書的品相、質(zhì)量也千差萬別。有一回,在中國書店,鄭振鐸偶遇店員打包殘本《皇朝禮器圖式》,裝幀精美。他覺得這本書“衣冠之花紋、毛片,極為細密光致”,最后終于以三倍售價收購。孫犁就沒那么幸運了。孫犁買過一部8套64冊的《太平廣記》。先不說裝幀,單是紙張就不好,這部書用的黃色土紙。書面也不干凈,有很多之前閱書人做的圈點、批注。

買舊書,往往有淘寶之樂。朱自清覺得,“你得像逛廟會逛小市那樣,一半玩兒,一半當真,翻翻看看,看看翻翻;也許好幾回碰不見一本合意的書,也許霎時間到手了不止一本”。他自稱嗜好買書,但對買書并不在行。戴望舒在《巴黎的書攤》中也寫道:“跑跑舊書攤的人第一不要抱什么一定的目的,第二要有閑暇有耐心?!睋?jù)戴望舒回憶,李健吾曾在法國一家舊書店淘到一部《龔果爾日記》,后來他在巴黎塞納河邊的書攤也發(fā)現(xiàn)了同樣一部書,裝訂更考究,價格卻更低。

要想買到真正心儀的舊書,往往需要費一番功夫。阿英經(jīng)驗老到,幾乎天天去中國書店的舊書市,他的藏書“全是東一本、西一本的從破書堆里淘出來的”。即便如此,阿英也有過買偽書的經(jīng)歷,有一回,在北平文奎堂的書目上,他看到《瀟碧堂集》續(xù)集出售,此前沒聽說過,以為發(fā)現(xiàn)了珍稀本,到手后才恍然大悟,這只是一部印刻低劣的明版翻印本。所謂續(xù)集,不過是《瓶花齋集》的易名。因此他感嘆:“孜孜寫作緣何事?爛額焦頭為買書?!?/p>

嗜好舊書的人,自有好的書運。姜德明常以低價淘到意想不到的好書。在北京東安市場的舊書攤,他以8角錢意外買到了刊物《弦上》的合訂本,這本雜志是高長虹編過的,看過的人不多。后來魯迅研究專家唐弢、陳漱渝都借用過,高長虹文集印行時也專門借來復印。在中國書店的舊書門市部,他還買過一本《繆弘遺詩》,前面有李廣田的序,只花了4角錢。

讀舊書如遇故人。舊書上常遺留著前主人買書的印記,或題字,或題跋,或注釋。張中行曾買過一本《彷徨》,扉頁上有這本書之前主人所作的記錄:“1939年4月24日買于北京西單商場,價4角。昔在通州有此書,乃李文珍女士所贈,記得為初版,此則為第13版。李女士為同學趙君之友,情投而未能意合,書則37年毀于戰(zhàn)火。撫今思昔,為之惘然?!?/p>

舊書的流轉(zhuǎn)見證了文學家們的文化生活與特有的時代印痕。他們與舊書之間的故事歷久彌新,凝結(jié)在紙張上的舊時光,照耀著今天讀者的心靈。

(作者:朱悅瑩,系安徽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