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語文課,讓學生從書本走向生活
在基礎教育領域,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得語文者,得天下”,足以見得,語文學科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然而,現(xiàn)在不少中小學生對于學習語文,卻顯得有些擔憂。他們或許從小博覽群書,卻無法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好詞好句積累不少,卻無法寫出立意深刻、語言流暢的文章。究竟是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不對,還是中小學語文教學方式需要進一步轉(zhuǎn)變?
剛剛過去的暑假,不少中小學語文教師也在探索有趣的教學方法,試圖帶領00后、10后們從語文課本走向現(xiàn)實生活。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年輕教師也意識到:學生缺少的,并非語文素材的積累,而是與生活的鏈接。
——編者
作為語文教師,教學中我時常遭遇難題:為什么不少學生平時閱讀量很大,語文成績卻總是提不高,尤其在做閱讀理解等題目時,好像永遠不能與作者共情。這些都讓我思考,如何更好地讓學生理解與自己生活相去甚遠的課文場景?如何將美文中傳遞的生活意義和價值,遷移到我們現(xiàn)實的生活中?
與周遭的同行攀談,大家似乎都遇到了類似的情況,學生感知力的匱乏,是做再多題、背再多解題模板都無法解決的問題。他們?nèi)钡牡降资鞘裁??是生活。文章有千千萬,貫穿其中的共通的解讀路徑,是真實的生活經(jīng)驗。由于我自己對建筑頗感興趣,從去年開始,我就嘗試帶著學生通過City Walk(城市漫步)的方式將閱讀文本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相串連,這也讓我意外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所遇到的無法共情,正是因為他們生活與文本的脫節(jié)。
學生與生活的“距離感”,如何才能補上?
當老師的這些年,我發(fā)現(xiàn),很多時候并非學生對語文學習不認真、閱讀的書籍少,問題的癥結在于他們?nèi)狈Ρ匾纳罱?jīng)驗和生活邏輯,所以難以理解文本中人物的性格、情感,缺少了這份感知力,也無法與文章中的人物產(chǎn)生共情。
當學生被困在書本中時,即使有無限暢想,這些知識也不會遷移到生活中,更不會遷移到其它的文本學習中。如何為學生補上這一課?行走的語文課是一個辦法。
記得七年級上學期講到《濟南的冬天》一課時,學生們就對城市氣質(zhì)、城市文化的話題頗感興趣。剛剛過去的暑假,我?guī)呱四昙壍膶W生去步高里的老弄堂體驗了一次City Walk,讓學生走進“上海的夏天”。
從小生活在上海的學生可能大致知道,陜西南路的步高里是典型的老上海弄堂。行走課程開始前一周,我鼓勵學生閱讀幾篇與弄堂相關的文學作品,并在彼此可見的網(wǎng)絡平臺上發(fā)布批注內(nèi)容。但是,學生對弄堂的不了解程度,還是遠超我的預估。比如,有學生讀了“一棟小樓硬塞進去七八戶人家”(出自路明《靜安別墅,我的弄堂》)的描述后,在“靜安別墅”這個名稱旁批注:“用別墅來形容擁擠的弄堂,富有諷刺意味。”失笑之余仔細想想,學生不知道過去對各類建筑形式的命名淵源,又怎知此別墅非彼別墅呢?于是,我讓他們再讀程乃珊的《上海弄堂》,了解“里”“坊”“邨”“別墅”這些名字背后的門道。
在行走過程中,學生們?nèi)狈ι罱?jīng)驗的短板也不斷暴露出來。當日室外氣溫頗高,問及屋內(nèi)明明裝了空調(diào),為何有人還要出來乘涼時,有學生回答:“因為空調(diào)壞了吧?!睂τ谝恍┥顑?yōu)越,從小沒有為電費而發(fā)過愁的孩子來說,他們可能還沒有“節(jié)儉”的概念。這也說明教育確實要打破課堂的一隅,走出課本,讓學生有更開闊的視野和更深入的思考。
回頭想來,這些不也正是單純的文本閱讀所無法抵達的邊界,正是行走的語文課的意義嗎?
城市空間,就是可賞析可解讀的文本
當學生帶著一肚子的問題來到步高里時,他們以小組為單位,提前準備了講解詞,在現(xiàn)場依次充當“小小講解員”——這是活動當天的任務之一。從弄口的牌樓,到晾衣服的小廣場、主弄和支弄,他們“移步換景”地進行實地講解,輪到講“門”的學生會帶大家找到這樣一扇門,再作介紹。他們的講解吸引了不少居民,一位爺叔原本正在澆花,拿著灑水壺就過來跟他們熱情地聊天、解說。
行走的課堂,讓不少學生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提前閱讀了相關的文學作品和資料。就像是有了“導航”,他們會沿途尋找文字留下的軌跡,在空間的交疊中跨越時間造成的距離,收獲心有靈犀的共鳴——“這就是王安憶寫的曬臺上‘滯著不動的衣衫’?。 薄拔堇镎娴暮堋疁\’,走三步兩步就到頭了?!?/p>
陌生,是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真實的弄堂與想象中的有許多不同。盡管已經(jīng)多次讀到“老虎窗”,但真正看到那扇從屋頂斜面聳出頭來的窗子時,學生紛紛驚呼:“竟然是這樣!”為什么要在屋頂開老虎窗呢?陽光耀眼,學生望著明晃晃的窗玻璃,瞬間了然:為了閣樓空間的通風、采光。我發(fā)現(xiàn),此時學生漸漸跳出書本,對語文與生活的關聯(lián)有了更切身的體會。
行走過程中,學生獨到的觀察,給了我很大驚喜。有學生觀察到,一處窗臺上放著滿是釘子的粘鼠板,底下還放著下了藥的大米,用以吸引老鼠;有學生觀察到,家家戶戶門口都種了小盆植物,其中一戶人家的報箱是用塑料水桶裁成的,上面結出了蜘蛛網(wǎng);還有的看到,公用灶披間里并排放著五只煤氣灶,室內(nèi)懸掛的基本都是光禿禿的燈泡,唯獨支弄口石庫門門楣上的那盞燈有燈罩,等等。
建筑可閱讀,城市空間就是一種特殊的文本。書本上的文字,在這一刻化為了鮮活的、具象的日常生活,被孩子們充分地感知、理解。
還記得去年暑假,我第一次帶學生們參觀魯迅故居,帶他們實地去看一看蕭紅筆下《回憶魯迅先生》中那個真實的魯迅的書房。原本,學生們會覺得魯迅既嚴肅又遙遠,書中描寫的那些床上的簾子、臺燈、書桌上的毛筆等細節(jié)有點“啰嗦”。但當真實的魯迅書房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知曉了蕭紅與魯迅交往的趣事后,學生們終于能夠理解“金不換的毛筆”,許廣平親自刺繡的床圍都帶有怎樣的生活深意。
語文課之變,讓學生感悟人間煙火
行走之中,更是可以從觀察到的細節(jié)讀懂生活的本質(zhì)。放置捕鼠裝置,可見有老鼠出沒,反映出舊式里弄在居住環(huán)境上客觀存在的問題,這也是上海弄堂越來越少,老城區(qū)不斷進行改造的原因——要提升居民的居住品質(zhì)。而家家門口種的植物,則讓大家感受到了弄堂居住空間雖小,但居民生活都很從容、有朝氣。燈泡的討論也很有意思,室內(nèi)的燈泡沒有燈罩,是老上海人講求實惠的性格體現(xiàn),自己家里用,不必花里胡哨;弄堂口的石門就得考究、體面一些了,得裝燈罩……
看著學生在討論中總結出這一點一滴,做老師的不禁有點激動。由現(xiàn)象出發(fā),層層深入,解讀背后的心理、文化,這不就是平時訓練的文本賞析嗎?這些孩子是否發(fā)現(xiàn),其實我們語文學習的價值,不僅僅存在于字紙之間?語文學習的重要價值,就是從文字出發(fā),去認識、理解世界,思考、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同時,初中生寫作最大的問題之一是“閉門造車”,學生們往往找不到合適的素材。而城市行走不僅給了他們實實在在的素材,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細節(jié)、結合個人經(jīng)歷進行聯(lián)想、提煉主旨,讓學生觸類旁通,在平時的生活中也能敏銳地捕捉素材,靈活地處理素材。
行走活動結束后,學生們紛紛寫了作文,記錄自己的感想。從字里行間,能嗅到他們成長的味道。有學生覺得,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體會到了“從前慢”的靜謐美好,決心在匆忙的日常中放慢腳步,多發(fā)現(xiàn)沿途的小美好。有人擔心弄堂上空那一圈圈電線在下雨天會否有安全隱患——這是一個關注民生的孩子,提出一個值得在物理方面再作探究的問題。有人跟自己的父母、爺爺奶奶聊了聊他們的弄堂往事,對當年在弄堂里滾鐵圈、跳房子,用涼水潑灑地面降溫,吃井水浸西瓜消暑的生活心向往之,拉近了與長輩間的距離。每個人都獲得了一個有真實感觸的、與眾不同的作文素材。
也有孩子有更深入的思考。居住空間是否會塑造人的性格?如何保護有特色的建筑,保留城市的個性?如何平衡新與舊、保護與發(fā)展之間的關系?有學生是這樣寫的:“一味守舊必然有著與世界脫節(jié)的可能,但一味順承新世界的飛速發(fā)展,必然也有著文化特色減少的可能?!边@便是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他們正在從語文出發(fā),走進生活所構建的多元文本,去理解生活,表達生活,再更好地走回來,學習語文時擁有更開闊的視野和更深入的思考。
生活的本質(zhì),能夠串聯(lián)起所有的語文課文、閱讀文本;學生生活中的經(jīng)驗,可以遷移到文本中,又代入到生活里。在文本與生活的來回串聯(lián)中,學生會漸漸將這些情感內(nèi)化為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語文素養(yǎng)。
(作者為上海民辦蘭生中學語文教師)
學生作品摘登
那條兩側(cè)被法國梧桐遮蔽的路上,柳暗花明般顯出一道門。且不走近,耳際便是一個正常的周一早晨都市該有的樣子——亮黃的自行車在落葉上輕盈而過,一輛接一輛的汽車在眼前馳去,一切都在喊叫著——趕時間,趕時間!一切發(fā)展著,喧囂著,變化著……
當那些景象——泛黃的樓面,顏色并不均勻的烏漆大門,在空中略顯紛亂的電線,陳舊的竹凳,凹凸的灰色路面,一一進入我的眼睛,我的耳際一下子隔絕了那些聲響。莫非這一步,不只是改變了坐標,也走入了時空的縱深?
入口的水井上,刻著可愛的兔子圖案,這里頭,當年浸著誰家半大小子放的西瓜?沒準兒,晚一些的時候,他便和同住一個門牌號下的小伙子們,汗衫短褲,飛也似地出來,從中取出水靈靈的瓜,回家?guī)准胰苏泻糁笥议T牌號的鄰舍,搬出竹凳小桌,大快朵頤。小伙子們汁水淋漓地吃完,用手一抹,嬉笑地找空地丟沙包。男人們點著煙,不疾不徐地搖著扇子。
——沈奕萱
我們?nèi)r是上午,陽光正好,照射在紅色磚瓦上,映出一片片暖色調(diào)。紅白相間的拱形遮陽篷為每扇窗增添了點西洋味,好似每扇窗后都是一個小小的店鋪,販賣著歲月的痕跡。
偶爾望到烏漆木門后,人們居住的地方,心中不免有些顫動。這里的陽光很好,卻照不進人們的家。這里好像一直是暗的、擁擠的。老一輩的實惠永遠停留在這里,也似乎伴著雜亂的電線,被困在了這里。
這里比不上一些街區(qū)華貴、典雅,但卻有它的韻味。舊、新兩個字承載著時代的變遷,歷史的記憶。一味守舊必然有著與世界脫節(jié)的可能,但一味順承新世界的飛速發(fā)展必然也有著文化特色減少的可能。無論如何作出選擇,都勢必要舍棄一樣珍貴的東西。在摩登中造煙火氣,在弄堂里添摩登?
——胡若予
抬眼望去,小路大半被盆栽占領了,枝葉使勁地向外生長,與相鄰的交織在一起,連成一片。鋪天蓋地的綠溢出花盆,在磚縫中流淌,在路的盡頭徘徊,綿延在腳下,在時空里伸展、生長。平日里能在庭院擺弄花草,是多么愜意的事情!
素紅的磚墻上一株隨風飄蕩的小草引起我的注意。夾縫而生,傲然挺立,在紅墻的襯托下,如此耀眼,如此恣意。此前多次想象過廢舊的墻上布滿爬山虎藤條的滄桑場景,然而,身在高墻的小草的這份固執(zhí)與灑脫令我驚嘆。在這里,暮年的滄桑與新生的活力交織在一起,令我震撼。
——劉蕙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