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賞京劇藝術博大之美
梅蘭芳演出的京劇《洛神》
泰戈爾贈給梅蘭芳的紈扇
今年是京劇大師梅蘭芳、周信芳誕辰130周年,程硯秋誕辰120周年,同時也是“京劇第一科班”富連成社創(chuàng)辦120周年。豐富多彩的紀念活動紛至沓來,再次點燃了人們對京劇的熱情,掀起了一波新的“京劇熱”。如今,京劇在堅守傳統(tǒng)精髓的同時,不斷創(chuàng)新,展現(xiàn)出勃勃生機。面對這樣一門博大精深的藝術,怎樣才能更好地去欣賞呢?
蘊含樂舞的神采,滲透詩詞的風骨,彰顯書畫的意境
京劇誕生于清代,在中國戲劇殿堂中占據(jù)顯赫地位。它既是民族藝術的瑰寶,又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百姓通過觀看京劇了解歷史知識、社會風情、世相百態(tài),樹立道德倫理觀念,提升審美品位。
京劇蘊含樂舞的神采,滲透詩詞的風骨,彰顯書畫的意境。正如梅蘭芳大師之子梅葆玖先生所言:“我父親的中和之美跟孔老夫子的中庸之道是一脈相承的。”梅蘭芳等戲曲大師的藝術表演蘊含著中國人的民族精神。也因此,京劇給人的印象是“博大精深”,欣賞京劇似乎要先有知識儲備,做好“預習”,方能領略真諦。這種門檻效應,往往讓許多人望而卻步。
京劇的獨特之處,在于其高度程式化的表演語匯,這些精心設計的表演手法,雖富有深意,卻不易被初次接觸的觀眾所理解,從而產(chǎn)生了一種距離感。但其實,即便不能完全看懂京劇,也不會影響欣賞京劇的美。
如印度詩人泰戈爾這樣的大文豪,在面對京劇時也曾陷入“看不懂”的尷尬境地。1924年,梅蘭芳為來中國訪問的泰戈爾一行演出新編的大型神話京劇《洛神》,演出后的第二天,梅蘭芳和梁啟超、姚茫父、齊如山等社會名流為泰戈爾餞行。席間泰戈爾即興賦詩一首,用中國的毛筆書寫在一柄紈扇上,贈給梅蘭芳留念:“親愛的,你用我不懂的/語言的面紗/遮蓋著你的容顏/正像那遙望如同一脈/縹緲的云霞/被水霧籠罩著的峰巒?!?/p>
盡管語言不通,泰戈爾仍被京劇的魅力所吸引,他以詩意的語言,將京劇比作被面紗遮蓋的美人和被水霧籠罩的峰巒,表達了對京劇雖未全懂卻仍能感受到的朦朧之美的贊賞。
泰戈爾的故事啟示我們,京劇的“看不懂”并非一種缺陷,反而為其增添了一層神秘而迷人的面紗。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都能在這門藝術中發(fā)現(xiàn)各自心中的美。京劇之美,在于其多面的展現(xiàn),無論是清晰明了還是朦朧含蓄,都能觸動人心,激發(fā)人們對美的無限遐想與追求。
因此,面對京劇這一傳統(tǒng)藝術,我們或許無需急于“看懂”每一個細節(jié),而是應該放慢腳步,用心去感受那份跨越時空的文化韻味,讓心靈在京劇的海洋中自由遨游,體驗那份獨屬于中華民族的藝術魅力。
“虛實相生”的美學觀念,正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精髓所在
對于當代觀眾,若想揭開京劇的神秘面紗,深入領略其藝術魅力,需要“看懂”京劇的表達方式和藝術規(guī)律。
京劇講究程式性?!皯蚯?,謂以歌舞演故事也。”“歌”包括唱、念,“舞”涵蓋做、打,“演”是表演,“故事”則是情節(jié),以人物形象塑造貫穿其中。戲劇理論家齊如山將其中的原理概括為:“有聲必歌——極簡單的聲音,也得有歌唱之義。無動不舞——極微小的動作,也得有舞蹈之義?!币虼?,京劇的聲音并非生活話語的音聲腔調(diào),而是有旋律、節(jié)奏、調(diào)式的歌聲;形體非生活中的肢體運動,而是韻律化、節(jié)奏化、美化的舞姿;文辭也不是通俗白話,而是充滿韻味的詩化語言。理解這些基本要素,是“看懂”京劇的第一步。
進一步,掌握京劇行當劃分至關重要。通過行當能更好理解角色性格和劇情發(fā)展。京劇分為生、旦、凈、丑四個行當,每個行當又有更細分支。行當既可以指劇中人物類型,比如諸葛亮是由老生扮演,也可以指演員技法分類,比如梅蘭芳是唱旦角的。生行是男性角色,旦行是女性角色,凈行是性格強烈的男性角色,丑行一般是詼諧幽默的男性角色,不同行當人物性別、身份、性格特征等各異。京劇演員自入行起,就各自鉆研自己所在行當?shù)谋硌菁妓嚕纬杉夹g專長,比如青衣就是以唱功為主的。
再者,京劇的扮相也頗有“講究”:生行、旦行演員是“俊扮”,突出紅、白、黑三色,濃眉俊眼,粉面紅唇,顯示出一種健康美。凈行、丑行演員則有“臉譜”,“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zhàn)長沙……”不同顏色、圖案的臉譜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使觀眾能直觀感受到角色的忠奸善惡。
京劇唱腔同樣有“講究”。京劇采用皮黃腔,綜合使用了“西皮”和“二黃”兩種聲腔。西皮腔脫胎于山西、陜西一帶的梆子腔,明快高亢、剛勁挺拔。二黃腔產(chǎn)生于安徽、湖北一帶,沉著穩(wěn)重、細膩多情。
京劇念白的“講究”則體現(xiàn)了京劇語言藝術的多樣性。京劇念白分為“韻白”和“京白”兩種。韻白以“湖廣音”念“中州韻”,是用南方湖北方言的四聲語調(diào)來念北方中原一帶的吐字發(fā)音的“藝術語言”。京白則按照“京音”,有老北京話的特殊味道。對于初學者而言,一時難以完全理解唱腔與念白的細節(jié),則不必強求?,F(xiàn)代劇場與電視提供的字幕輔助,讓欣賞京劇變得便捷。比聽懂文字更重要的是,享受“咿咿呀呀”中的韻味,感受京劇帶來的審美愉悅。
京劇的做功與武打同樣有“講究”。京劇演員眼神靈動,能用一雙會說話的眼睛表達人物的喜、怒、憂、思、悲、恐、驚,感染觀眾。京劇演員臉上有戲,善于通過表情展現(xiàn)劇中人內(nèi)心的復雜情感。京劇演員的手會說話,梅蘭芳先生留下了五十多種不同姿態(tài)的手勢,各有用意。京劇演員腳底下利索,生角邁方步,旦角走小碎步,都是藝術化了的臺步?!芭軋A場”的時候沿著舞臺兜圈子,化方為圓,讓空間無限延伸。借助髯口、翎子、甩發(fā)、水袖等服飾或道具,京劇形成了很多令人叫絕的表演特技。武打場面則展示了京劇毯子功與把子功的高超技藝。毯子功因翻、騰、撲、跌、滾、摔等各項技術需要在毯子上進行而得名;把子功因使用刀、槍、劍、棍、錘、匕首等被稱為“刀槍把子”的兵器而得名,毯子功與把子功里的翻筋斗、對打和群武戲套路默契配合,驚險奇絕,常讓觀眾嘆為觀止。經(jīng)常出國演出的《秋江》《三岔口》《雁蕩山》等劇目,都是以武打動作為主,外國友人也能看得津津有味。肢體動作可以跨越語言文字通行世界,即便不完全理解這些動作背后的含義,也不妨礙觀眾獲得觀賞樂趣。
京劇蘊含寫意特性,其舞臺表演不拘泥于寫實與自然主義,不直接復制生活原貌。在時間的處理上,它遵循“有話則長,無話則短”的原則;在空間展現(xiàn)上,則運用“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萬雄兵”的表現(xiàn)手法。京劇以有限的藝術形式,巧妙勾勒出無限生活畫卷,賦予表演自由。它不單純追求外在的形似,而是重神似輕形似,在舞臺上巧妙留白,為觀眾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這種“虛實相生”的美學觀念,正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精髓所在。
“看懂”京劇是一個多維度、深層次的藝術體驗過程
真正“看懂”京劇,是一個多維度、深層次的藝術體驗過程,它涵蓋了對技藝、情感、美學乃至文化精神的全面理解與感悟。
京劇作為視聽藝術,以耳目之娛的感觀愉悅為起點。“戲無技,不驚人”“一戲一功,戲不落空”,技巧形式優(yōu)美、觀賞性強,是京劇演員的表演基石。沒有圓場功和髯口功演不了《徐策跑城》,沒有水袖功演不了《失子驚瘋》,演《八大錘》需要扎實的腿功,演《三岔口》需要有過硬的毯子功。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能夠領略演員技藝的高超與功夫的深厚,方不負這番辛苦磨礪。
京劇依靠演員扮演人物,以“代言體”鋪展劇情,通過演員表演將人物性格、情感以及道德觀念傳達給觀眾。梅蘭芳回憶有一年夏天在中和園看譚鑫培演《碰碑》,譚鑫培在第二場出場時的一個身段,將兩手藏于白胡子下,巧妙表達了寒冷之感,讓梅蘭芳在六月盛暑中幾乎忘卻了炎熱,深感氣候仿佛真變了。梅蘭芳感嘆,身為演員的自己尚且被譚鑫培深深帶入戲中,其他觀眾更是沉醉其中。譚鑫培將楊老令公兵敗荒郊、內(nèi)外交困、救兵不至、望子不歸的悲涼氛圍淋漓盡致展現(xiàn)出來,因此引發(fā)了觀眾深刻共鳴。京劇演員以通感之心,將戲情戲理深深植入觀眾心田。正所謂:“演悲歡離合,當代豈無前代事;觀抑揚褒貶,座中常有劇中人?!庇^看時,若能通過演員的身段、眼神、語調(diào)等細微之處,感受到人物內(nèi)心的喜怒哀樂,與劇中人物產(chǎn)生情感共鳴,并在道德上得到啟發(fā),便是看懂了京劇所蘊含的人心向善的美好愿景。
京劇展現(xiàn)著中國氣派、東方神韻。其意蘊和境界依托于演員的表演,杰出的藝術家能夠在表演中彰顯各自的天賦秉性、創(chuàng)作方法、審美追求和文化精神。正所謂“京劇是角兒的藝術,看戲看角兒”。同樣一出戲,名家登場一票難求,換了別人則可能無人問津。譚鑫培、楊小樓、梅蘭芳、余叔巖等一長串藝術家的名字,幾乎成了京劇藝術的象征。有人曾說,被譽為“京劇皇后”的言慧珠一登臺,便能照亮整個舞臺,這便是明星獨有的魅力。只有領略到演員獨特的個人風采與創(chuàng)新風格,才能深刻體會到京劇藝術的獨特魅力。
京劇是生動鮮活的立體國學,講述的是中國故事,凝聚的是中國精神,表達的是中國心,而每一個中國人心中都蘊藏著中華傳統(tǒng)文化基因,對傳統(tǒng)文化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對京劇更是懷有不可替代的原鄉(xiāng)情結(jié)。從這個意義上說,京劇原本就“長”在中國人的“審美點”上。京劇提供多樣的表達方式,豐富的審美空間:聲腔之美、身段之美、服飾之美、布景之美、文辭之美、故事之美、情感之美、風格之美……每個人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審美偏好和文化背景,選擇適合自己的欣賞方式,無論是對中國韻致的悠長品味,還是對人情世態(tài)的深刻感觸,乃至對樂舞妙技的片刻驚艷,都能領略到京劇的藝術魅力。
(作者:池浚,系中國梅蘭芳文化藝術研究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