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2024年第9期|薛正昌:寧夏歷代長城踏勘紀行(中)
明代邊墻
明代寧夏,是長城修筑時間跨度最長、長度最長的朝代,也是長城修筑的最后一個朝代?,F(xiàn)在留存地面約一千零三十八千米的長城墻體,分別稱為河東墻、北長城、西長城、沿黃河東岸長堤、固原內(nèi)邊長城、徐冰水新邊,稱謂已約定俗成。明代寧夏長城修筑史料記載豐富,信息量大,有其特殊的時代背景。
寧夏北部,西有賀蘭山之固,東南有黃河之險,孕育了富庶的黃河灌溉農(nóng)業(yè)區(qū),也是重要的軍事防區(qū)。明代之后,蒙古人進駐河套地區(qū),寧夏防御壓力日漸增大,花馬池一帶的軍事防御愈顯重要,遂在此增設(shè)守御千戶所。明正德元年(1506年),再設(shè)置更高一級的軍事防御機構(gòu)——寧夏后衛(wèi)??傮w上看,明代成化年以前,邊患多在黃河以西,蒙古民族入據(jù)河套后,黃河以東三百里間成為敵沖。明代寧夏鎮(zhèn)長城的修筑,就是在這個不斷變換的軍事背景下進行的。
明代人稱長城為邊墻,也稱為大邊城,是有其歷史淵源的。秦始皇修筑的秦長城,成了民間苦難的象征,并不是后世贊頌和謳歌的對象。自漢代起,在士大夫階層和民間文化中,大多把長城的修筑與秦朝暴政聯(lián)系在一起。漢代賈誼的《過秦論》和《漢樂府》都有反映。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家喻戶曉,為規(guī)避此“惡名”,明代遂稱長城為“邊墻”?!都尉笇幭男轮尽防铮采婕伴L城者,皆以“邊墻”表述?!斑厜Α钡姆Q謂,折射的是那個時代的思維模式與文化解讀。對明長城的考察,我是在相對集中的時間內(nèi)完成的,踏勘的過程中,有幸得到了當?shù)匚奈锕芾聿块T專家的幫助與賜教,尤其是考察黃河沿岸邊墻時使我受益良多。
河東邊墻
明代寧夏邊墻修筑,早在成化二年(1466年)就已經(jīng)開始。《明憲宗實錄》記載的“關(guān)墻溝塹”,實為早期修筑的邊墻。這里的“關(guān)墻”與“溝塹”,即山谷溝口修筑的邊墻,平地處挖掘的壕塹。從防御意義上,已經(jīng)在發(fā)揮邊墻的作用。成化八年(1472年),延綏巡撫、右副都御史余子俊,在陜北主持修筑邊墻,其修筑方式是:“依山鏟鑿,令壁立如城,高可二丈五尺,山坳川口連筑高垣?!保ā睹鲬椬趯嶄洝罚┟鞔_“鏟鑿”與“長垣”相結(jié)合以修筑邊墻,即鏟削、筑墻、挖掘壕塹三種修筑方式并用。余子俊邊墻修筑法得到了皇帝的認可,朝廷要求北方沿邊各軍鎮(zhèn)按照余子俊所奏邊墻修筑之法“鑿山筑墻”。寧夏花馬池、靈武高橋一帶,地貌平坦,要求都御史馬文升、徐廷章在小鹽池、萌城諸處“量度形勢,浚壕筑墻”。《明實錄》提供了寧夏早期修筑邊墻的信息。
河東墻,即黃河以東修筑的邊墻,包括河東墻、深溝高壘兩種修筑模式。在修筑時間上,先河東墻,后深溝高壘。《嘉靖寧夏新志》里所稱的“河東墻”,自黃沙嘴起至花馬池止,中間經(jīng)紅山堡、清水營、毛卜剌堡、興武營、高平堡等城堡,往東直達陜西省定邊縣茍池西畔村。此時還沒有筑橫城堡,河東墻的起點不在橫城堡黃河岸邊,而是在距離橫城堡以東十余里的黃沙嘴。而今,這里有高大的墩臺,高聳的邊墻;有凸起的山體,地表為細沙礫,名為五虎墩。橫城堡修筑后,河東邊墻才自黃沙嘴向西延伸與橫城堡相接。夏秋季節(jié),參將一級的武官在此駐守,屬于要沖之地。《乾隆寧夏府志》記載,橫城堡初為土城,后為寧夏巡撫黃嘉善檄參將吳繼祖磚石“甃城”,“城上創(chuàng)建敵臺,視前規(guī)制宏敞,為長城雄關(guān)”。橫城堡由磚石包砌,成為黃河岸邊的一大景觀。橫城邊上有兩處渡口,設(shè)有橫城碼頭。橫城堡修筑之后,河東墻延伸到黃河東岸,如同一條土龍與黃河相接。緣此,民間衍生了“土龍與水龍”交匯的故事。
河東邊墻,為巡撫寧夏都御史徐廷章、鎮(zhèn)守總兵范瑾于成化十年(1464年)修筑。此后,數(shù)任陜西三邊總督任上都有修筑修繕,只是規(guī)模不同而已。弘治十六年(1503年),陜西三邊總督秦纮為修筑舊邊墻,計劃啟用陜西八府五萬人修筑。寧夏巡撫、都御史劉憲從中掣肘,制止都御史王珣實施邊墻修筑工程。秦纮上奏朝廷,皇帝責問劉憲,劉憲認罪而從秦纮謀劃,王珣才得以具體負責修筑河東舊邊墻。
正德元年(1506年),楊一清總督陜西三邊時,上疏“修筑邊墻,挑浚壕塹”,由寧夏橫城堡至延綏定邊營東石澇池,規(guī)劃修筑“邊墻三百余里,連壕塹六百余里”(《明武宗實錄》卷25),曾調(diào)集寧夏及陜西二十四衛(wèi)所屬軍隊四萬人、西安等八府民工五萬人,于正德二年(1507年)二月開工,修繕成化年間徐廷璋等人修筑的舊邊墻,“所修舊墻,高厚各二丈,墻上修蓋暖鋪九百間,墻外浚壕,高廣深闊亦各二丈”。邊墻設(shè)計配套比較完善,有敵臺便于御守,有暖鋪以便巡警,有小堡以相協(xié)助,有墩臺以便瞭望。諸事雖已就緒,但宦官劉瑾專權(quán),以靡費邊幣為由將楊一清逮獄治罪,邊墻、壕塹只修筑了近四十里即罷停,但卻修筑了規(guī)模宏大的花馬池城。這一停筑,直到二十年后的嘉靖七年(1528年),朝中大臣陸粲上疏追念楊一清修筑邊墻規(guī)劃的可行性,時大學士楊一清亦上疏回應(yīng)修邊墻事。朝廷遂命兵部侍郎王廷相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主持西北軍務(wù),修繕邊墻,挖掘溝塹。兵部依楊一清當初規(guī)劃,再度推進邊墻修筑事宜。
王瓊總制陜西三邊時,首先修筑寧夏墩堡邊墻、墩臺烽燧,朝廷給寧夏發(fā)官銀十萬兩。嘉靖九年(1530年),王瓊主持修筑邊墻,自黃河東岸橫城堡起,過興武營、花馬池北,抵定邊營南山口,開塹,筑墻。此后,陜西三邊總制唐龍、劉天和、寧夏巡撫楊守禮等人相繼修筑河東邊墻。河東邊墻不僅是軍事防御,也是一條重要的商務(wù)通道。王瓊《北虜事跡》記載:“寧夏鎮(zhèn)城至花馬池三百余里,運米者循邊墻而行,騾馱車挽,晝夜不絕?!毖剡厜νǖ溃瑸樯藤Q(mào)行旅提供了方便。清康熙親征噶爾丹前往寧夏府,即走河東邊墻內(nèi)里這條通道。
明代在黃河以東修筑有兩道長城:一道是成化十年(1474年)徐廷章修筑的“河東墻”,一道是嘉靖十年(1531年)三邊總督王瓊修筑的“深溝高壘”?!吧顪细邏尽钡男拗?,在邊墻墻體外側(cè)深挖壕塹,使墻體與壕塹形成錯位,增加了墻體的高度,提升了防御能力。王瓊放棄河東邊墻而另修筑“深溝高壘”,其用意有二:一是“深溝高壘”可為商旅提供途中方便,二是理解余子俊的良苦用心,在修筑“深溝高壘”時仍充分利用河東墻的作用。蒙古人逐水草而動,故凡草茂之地,筑之邊墻以內(nèi),不給留下牧草;沙磧之地,留在邊墻之外,不給蒙古人留下結(jié)氈房的地方。此外,“深溝高壘”邊墻修筑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在邊墻外圍挖掘“品字形陷馬坑”,又稱“品字坑”,也是提升防御能力的一種措施。
頭道邊、二道邊,是“頭道邊墻”與“二道邊墻”的簡稱。河東邊墻,俗稱“二道邊”;“深溝高壘”邊墻,俗稱“頭道邊”,起始點在清水營城堡。清水營東西二城的墻體尚在。河東長墻修筑于不同時期,其最明顯的標志,就是每隔數(shù)里便有一座高大的敵臺聳立在蜿蜒的城墻之上,以利于屯兵駐守?,F(xiàn)在,在靈武市、鹽池縣境內(nèi),都可清晰地看到這兩道邊墻并列而行。
長城東關(guān)門,位于花馬池城以北。關(guān)門上有城樓,高聳雄壯。城樓上掛有“深溝高壘”“朔方天塹”“北門鎖鑰”“防胡大塹”的匾額,體現(xiàn)了三邊總督王瓊御邊思想和花馬池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一是防御,二是護鹽,主要是防護鹽池,以通鹽利。《嘉靖寧夏新志》稱其為“鹺道四達”之地,“鹺”即鹽,實際上它除了軍事防御之外,還是一條商貿(mào)鹽運專線,這樣,既考慮了軍事,也兼顧著經(jīng)濟。
河東長堤邊墻
明成祖朱棣時期,先后放棄了對大寧衛(wèi)、東勝衛(wèi)的防御,北部防線收縮南移數(shù)百里,蒙古人入居河套,“西路之警”漸起,寧夏鎮(zhèn)成為防御前沿。黃河東岸長堤邊墻,就是在這個背景下修筑的。其修筑目的是防止駐牧河套的蒙古人在冬季黃河封凍時,越過黃河進入寧夏平原或者繼續(xù)南下。尤其是陜西三邊總督王瓊放棄鎮(zhèn)遠關(guān)、黑山營內(nèi)徙后,黃河東岸橫城以北,鎮(zhèn)遠關(guān)黑山營一線防御無法銜接,寧夏鎮(zhèn)北部的防御出現(xiàn)了問題。駐軍向內(nèi)遷徙,等于將原有的藩屏丟棄,既失去了防御的前哨,也不能屯墾耕種。深冬黃河結(jié)冰后,常常成為入侵者的通道。因此,黃河東岸長堤的修筑至關(guān)重要,在當時人的眼里是“守衛(wèi)寧夏東大邊”。
黃河東岸修筑的長堤邊墻,明代人稱為河東長堤,實際上也是邊墻。其走向,沿黃河東岸自南向北,起自于橫城堡,經(jīng)月牙湖、陶樂,到達內(nèi)蒙古鄂托克旗巴音陶亥,與石嘴山舊北長城隔黃河相接,長約一百公里,夏天可依黃河天險,冬天黃河結(jié)冰就無險可防。成化十五年(1479年),鎮(zhèn)守寧夏總兵官、太監(jiān)龔榮上奏朝廷同意修筑寧夏沿黃河東岸長堤邊墻,將黃河長堤與賀蘭山下舊北長城相連接,鎮(zhèn)遠關(guān)與黑山營相戍防,以形成屏障式防御?!睹鲗嶄洝酚涊d了黃河東岸長堤的修筑及其墻體狀況:黃河東岸長堤邊墻多個朝代都有過修繕,直到隆慶六年(1572年)八月,“寧夏修筑河東坍塌工竣?!?/p>
明代邊墻的修筑,軍界高層都以線圖的形式留下了記載,黃河東岸長堤邊墻同樣有圖錄顯示。明代人張雨的《邊政考·圖》標明黃河東岸長堤墩臺“沿河十八墩”,與《嘉靖寧夏新志》里的“燧臺十八堠”記載是一樣的?!秾幭拿鞔L城·河東長城調(diào)查報告》里將“河東邊墻”冠名為“沿河長城”(沿河邊墻),后人以“河堤”相稱,傳承下來的名字叫“陶樂長堤”??脊耪{(diào)查發(fā)現(xiàn),沿河長堤長度八十七點九千米,尚有十座烽火臺存在于地面。
實地考察可知,黃河東岸長堤邊墻與河東墻在橫城相銜接。時空給這兩道邊墻墻體相交匯的地方一個形象而鮮活的名字——小龍頭。2023年3月24日,筆者隨銀川市文物管理所的王先生考察了黃河東岸沿河長堤。黃河東岸長堤邊墻,南端與橫城河東邊墻相連接,墻體向北延伸的不遠處,有一墩臺保存尚好,墩臺下有文物管理部門的立碑,名“哨墩子”,應(yīng)該是后人依墩臺位置所附會。黃河東岸邊墻長堤個別地段墻體尚在,大多為土壟狀。墻體走向依著黃河河床,有些地段離黃河河岸稍遠,有些地段離黃河河床較近。留下來的墩臺,在墻體外圍,仍顯得高大。銀川市興慶區(qū)月牙湖鄉(xiāng)境內(nèi),地表尚有數(shù)個墩臺,當?shù)厝詡鞒兄^道墩、二道墩、三道墩的名字。頭道墩至二道墩臺之間的長堤墻體,早已修成了灌溉渠道,但墻體仍高出耕地平面,水渠兩邊樹木長得十分繁茂。夜幕下的頭道墩,依然高聳壯闊,遠遠就會進入人的視野。實地考察黃河東岸長堤,地面墩臺與長堤遺跡,再加上各種史料的梳理,是可以還原其大致風貌的。
《嘉靖寧夏新志》記載,橫城堡是陜西三邊總督楊一清于正德二年(1507年)奏筑,城堡周回一里許,駐防旗軍三百名。橫城堡的修筑不僅與河東邊墻密切關(guān)聯(lián),而且使橫城大邊與黃河東岸長堤連為一體,提升了防御能力。就長城文化而言,三海關(guān)長城叫老龍頭,萬里長城入黃河處叫小尾頭,臨河的墻體匍匐黃河岸邊橫城堡,明代在這里已建有寧河臺。萬歷初年,寧夏巡撫羅鳳翱在這里主持修筑長城塞,筑臺河上,“臺高五丈五尺,周環(huán)四倍之上。構(gòu)建亭三楹,廂房四墁……外列雉為城,城周環(huán)九十丈,高二丈四尺?!毙藿ㄒ?guī)模較大,實際上是一處用來管理和監(jiān)視渡口的戰(zhàn)臺和觀景臺。為此,明代翰林修撰王家屏寫有《中路寧河臺記》:“橫城之津危,則靈州之道梗。靈州之道梗,則內(nèi)郡之輸挽不得方軌而北上,而寧夏急矣!”(《萬歷朔方新志》)這足以說明橫城堡黃河津渡的重要性,更想說明的是河東邊墻、黃河東岸長堤與橫城堡越來越密切的關(guān)系。因為河東邊墻與黃河東岸長堤,還有寧和臺的修建,源起與交會點都因橫城堡的修筑。
北長城(邊墻)
明代寧夏鎮(zhèn)北邊墻有兩道,即舊北邊墻和北邊墻。前者名為舊北邊墻,在今惠農(nóng)區(qū)境內(nèi),名紅果子邊墻,為明弘治年間所修筑,西起賀蘭山扁溝,穿越包蘭鐵路東抵黃河西岸,保存尚好的墻體近六千米,多為黃土(內(nèi)夾雜石子)夯筑而成,是寧夏修筑較早的邊墻。后者名為北邊墻,在大武口與平羅縣境內(nèi),是兩道長城以北邊墻的統(tǒng)稱。如果以方位和空間劃分,舊北邊墻的東起黃河西岸,西至賀蘭山下,是明代寧夏鎮(zhèn)修筑最短的長城。舊北邊墻南移,才有了大武口、平羅境內(nèi)北邊墻的修筑。北邊墻與舊北邊墻,雖一字之差,卻改變了邊墻修筑的方位。舊北邊墻上的鎮(zhèn)遠關(guān),戍守鎮(zhèn)遠關(guān)的黑山營,是寧夏鎮(zhèn)北面重要的關(guān)隘和軍事設(shè)施。
明代人魏煥《皇明九邊考》記載:“寧夏北,賀蘭山黃河之間,外有舊邊墻一道。嘉靖十年,總制王瓊于內(nèi)復筑邊墻一道,官軍遂棄外邊不守,以致邊內(nèi)田地荒蕪?!奔尉妇拍辏?530年),僉事齊之鸞向陜西三邊總督王瓊提出他的想法,建議寧夏鎮(zhèn)城北路“東自黃河,西抵賀蘭,筑墻以遮平虜城者”。齊之鸞的想法得到了王瓊的認可,遂有嘉靖十年(1531年)舊北邊墻的放棄、北邊墻的修筑。朝廷“調(diào)太倉銀十萬兩于寧夏”(《明世宗實錄》),作為寧夏修筑北邊墻與城堡的“糧餉”供給。北邊墻修筑告竣后,以按察副使身份負責邊墻及城堡修筑的齊之鸞寫下了《朔方天塹北門關(guān)記》,詳細記載了修筑北邊墻的背景及整個過程。同時,王瓊采取了一些新的防御措施,對平虜(今平羅)城以北與北邊墻之間賀蘭山溝谷、平虜城外防御空間,或者深挖溝塹,或者高筑堤壘,尤其是修筑了石砌墻體,加強了邊墻沿線的防御。
舊北邊墻南移后,打硙口地理位置與防御作用發(fā)生了變化?!都尉笇幭男轮尽酚涊d,在平虜城西北,沿賀蘭山諸隘口中,“北側(cè)唯打硙口最為重要”。打硙口“舊有三關(guān)”,可見打硙口通道總體防御極為重要。舊北邊墻時期,打硙口雖然是賀蘭山西北諸多溝谷通道的要道,但它卻在舊北邊墻之內(nèi),其防御與舊北邊墻、鎮(zhèn)遠關(guān)、黑山營是一體的。舊北邊墻南移,鎮(zhèn)遠關(guān)、黑山營防御放棄,打硙口關(guān)隘自然就失去了防御價值。
西長城(邊墻)
西邊墻,是指賀蘭山東麓諸溝口修筑的規(guī)模不等的防御設(shè)施,又名“西邊墻”“城西南墻”,后世統(tǒng)稱西長城(邊墻)。西邊墻走向,北起賀蘭山扁溝,向南經(jīng)赤木關(guān)、勝金關(guān),在沙坡頭區(qū)迎水橋鎮(zhèn)黃河北岸黑林村南跨黃河,沿黃河南岸由東向西至下河沿、上河沿,經(jīng)中衛(wèi)南長灘棗刺溝、夾巴溝,進入甘肅靖遠縣境內(nèi)。西邊墻沿線著名的關(guān)口即赤木關(guān)、勝金關(guān)。賀蘭山沿線重要通道如韭菜溝、大水溝、赤木口、北岔口等溝谷都修筑有邊墻,主要是堵截賀蘭山通道溝谷。進入中衛(wèi)沙坡頭區(qū),邊墻修筑主要在下河沿、南北長灘等黃河沿岸山隘溝谷處。
西邊墻修筑較早,成化初年即開始不同地段邊墻的修筑?!睹鲗嶄洝酚涊d,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巡撫陜西、右副都御史賈奭等上疏朝廷,兵部認可,皇帝有詔,即在中衛(wèi)野鵲溝、蘆溝、深井等處修筑邊墻和營堡、墩臺。嘉靖十九年(1540年),“賀蘭山三十七堡,近雖損毀,而古址猶存,宜漸修復,使虜不得通,則防守為宜?!边@實際上是寧夏鎮(zhèn)西邊墻修筑的特殊背景。近兩年,筆者有幸隨各市縣(區(qū))文物管理部門的老師做過西邊墻實地考察。西邊墻沿賀蘭山南北跨度長,地理空間大,山河地形環(huán)境復雜,修筑形式多樣,材料就地取用,涉及的地名較多,邊墻墻體保存程度亦各不同,故擇其要而敘述,但總體走向是清晰的。
韭菜溝與大水溝邊墻
進入韭菜溝段,即為寧夏鎮(zhèn)西邊墻。由北武當廟旁邊的溝谷進去,大約十幾分鐘車程就到,這里是穿越賀蘭山東西的通道之一。韭菜溝邊墻,始筑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實地考察,韭菜溝段邊墻,沒有修筑在韭菜溝主溝,而是修筑在溝谷東北側(cè)的一段山谷豁口上。山體走向呈U形,墻體正好依附在這個U字形山脊上,面東的墻體直接修筑在賀蘭山高處;面西墻體最高處修筑有墩臺,墩臺外圍有一塊平地,應(yīng)該環(huán)墩臺建有塢堡,有駐軍防守。這里的邊墻修筑,墻體地基材料是由大小不等的石塊砌成,上面是黃土夾雜著細沙礫夯筑,屬于就地取材,觸摸上去感覺是十分堅固的。
大水溝邊墻位于平羅縣境。進入大水溝口,向西行進約五華里即可看到佇立的邊墻。溝谷南北空間不是太寬,地理環(huán)境便于筑墻。大水溝的名字,是緣溝谷水溪而來。溝谷北面邊墻,修筑到賀蘭山半山腰;溝谷南面墻體與山體相連,中間溝道因河流而墻體斷開,但不影響防御。邊墻墻體基本都在,修筑得很堅固,墩臺與墻體保存較好。近乎六十年前,三線建設(shè)時期西北軸承廠在溝谷里建廠,路面的拓寬過程對邊墻有過損壞。20世紀80年代初,西北軸承廠遷出,邊墻得到了保護。
大水溝邊墻修筑,與韭菜溝不完全一樣。從塌陷的墻體看,修筑大致有三種方式:一是墻體外圍包裹黃土夯筑,里邊由大小不一的石塊填充;二是外圍包裹黃土,墻體里是一層沙土一層細沙礫;三是靠近溝谷河道,墻體寬厚結(jié)實且中間沒有夾裹石塊,主要是用黃土夯筑。越靠近賀蘭山墻體,中間近乎全部夾裹著石塊,顯出黃土的金貴。大水溝修筑邊墻不易,石塊沙石可就地利用,包裹石塊的黃土卻要從溝外運輸進來?;蛟S這里有充足水源的緣故,大水溝留有多重文化遺存,一是巖畫,就刻鑿在溝谷北側(cè)的大石頭上;二是溝谷南側(cè)有一處廟宇建筑,當?shù)厝朔Q上廟;三是廟后的石壁上,自東而西有四方石刻,皆陰刻豎寫,是明萬歷時期寧夏鎮(zhèn)駐軍或重修寺廟,或駐軍官員巡防大水溝時的刻石題記?,F(xiàn)在上廟仍有寺廟建筑,傳承著宗教文化。
赤木關(guān)
赤木關(guān)、磨石口與北岔口、勝金關(guān),是西邊墻的重要部分。我們沿賀蘭山跑了一整天,由銀川市興慶區(qū)文物局范先生做向?qū)Ш徒庹f,很受教益。初春的天夾雜著冷風,我們一直爬上三關(guān)口邊墻的高處,關(guān)口的險峻,邊墻沿山脊蜿蜒的走勢清晰可感。觸摸墻體,可感知數(shù)百年前修筑三關(guān)口的不易與邊墻修筑的一幕幕情景。
赤木關(guān),亦稱三關(guān)口,自古是阿拉善高原進入寧夏平原的重要通道。在明代人眼里,赤木關(guān)是賀蘭山沿線“三十七個出口”的重要關(guān)隘之一。之所以又名三關(guān)口,是赤木關(guān)通道由外及里修筑有三道關(guān)口,即頭道關(guān)、二道關(guān)、三道關(guān),頭道關(guān)為主關(guān)(三關(guān)順序,亦有顛倒過來的說法)。關(guān)口南北邊墻與主體墻體相連接,夯土邊墻起于北側(cè)山上,過關(guān)口向南蜿蜒不斷。北邊墻往山體內(nèi)里延伸保存較好,南邊墻墻體保存較完整,包括女墻。這里兩山夾一線,地形十分險要。銀巴公路修建時,三關(guān)口關(guān)址的遺物都毀掉了,但關(guān)隘的險峻之氣勢仍在。
《嘉靖寧夏新志》記載,赤木關(guān)是在都御史楊守禮、總兵官任杰任上所修筑,僉事(明代地方駐軍一級官吏)孟霦筆下的文字,詳細記載了赤木關(guān)的修筑過程。說穿越賀蘭山有五十余處通道,而“赤木關(guān)尤易入”,是防守的重要關(guān)口。赤木關(guān)地貌特殊,地理位置重要,陜西三邊總督劉天和在任時期,十分擔心赤木關(guān)的防御。這里山勢險峻,筑關(guān)的難度大,而且有難以克服的困難,一是就地“多沙礫而少土壤”,就地無處取土夯筑;二是無水泉供水,水源無法解決。但劉天和還是下決心要修筑赤木關(guān),他向朝廷申報并獲準下?lián)堋八娜f金”修關(guān)。1539年冬天,新任寧夏巡撫楊守禮赴任,受總督劉天和之托修筑關(guān)隘與邊墻。次年春,楊守禮、寧夏總兵任杰沿賀蘭山一路考察至赤木關(guān)。在楊守禮看來,這里“山勢散緩而多蹊”,修筑方式因地制宜,“宜筑則筑,宜削則削”,筑削手法并用。
具體修筑過程,有周密的計劃與布防。先是尋找土與水源。他們令人“遍剖諸崖谷”,找到了幾處有土可取的地方。鑿泉找水源未果,最后在相距二十里地的金塔墩(在今平吉堡以西)發(fā)現(xiàn)“四泉”,遂決定取用泉水。為運水,“作水車百輛運之”。這里的土金貴,水更是難得,修筑赤木關(guān)十分不易。修筑所用石料皆取自賀蘭山,“都指揮呂仲良督軍四千人往役”,所用石料由駐軍搬運。為防備賀蘭山后蒙古騎兵突襲,安排一位傅姓游擊將軍率千人在外圍警戒。1540年五月開工,八月竣工。在孟霦的記文后加有按語,說赤木關(guān)實乃寧夏鎮(zhèn)之吃緊之關(guān),謀及百年,成于一旦。赤木關(guān)的修筑,是幾代人期盼的事。赤木關(guān)的修筑十分艱難,但最終修筑得十分堅固。依相關(guān)文獻記載看,嘉靖后期、萬歷初年,赤木關(guān)仍有過修筑。明末,石砌關(guān)墻還在?,F(xiàn)在的赤木關(guān),石砌關(guān)墻早已消失,但關(guān)口兩邊的邊墻還佇立著,仍顯蒼涼而雄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