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根脈與傳承:在大樹的女兒中探尋女性力量 ——“多彩中國夢”現實主義原創(chuàng)兒童文學書系之吳夢川長篇小說《大樹的女兒》作品分享會在京舉行
來源:中國作家網 | 鄧潔舲  2024年12月10日15:46

12月8日,吳夢川長篇小說《大樹的女兒》作品分享會在京舉行。會議由中國作家協會創(chuàng)聯部、陜西省作家協會、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以下簡稱“中少總社”)共同主辦,陜西文學院、漢中市作家協會、《兒童文學》雜志共同承辦。

分享會現場

《大樹的女兒》是中少總社2024年4月出版的重點圖書,是陜西籍作家吳夢川近年文學創(chuàng)作的標志性成果,入選2021年中國作家協會“慶祝建黨百年,紀錄全面小康”主題專項重點作品扶持項目、2022年陜西省委宣傳部重點文藝創(chuàng)作資助項目,同時也是中少總社“多彩中國夢”現實主義原創(chuàng)兒童文學書系的第10部作品。故事從13歲女孩馬纓的視角切入,用第一人稱展開敘事,串聯起馬家四代鄉(xiāng)村女孩跌宕起伏的命運,時間跨度長達一個世紀,通過講述她們與貧窮和偏見抗爭、奮力拼搏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感人故事,譜寫了一曲生生不息的生命贊歌。

中國作家協會創(chuàng)聯部主任彭學明,中少總社黨委書記、董事長郭峰,陜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李國平出席分享會并致辭,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徐可、陜西省漢中市文聯(作協)主席張芳出席分享會。陜西文學院常務副院長韓霽虹代為宣讀了陜西省作家協會主席賈平凹的賀信。中少總社黨委常委、副總編輯藺玉紅主持分享會。

彭學明在致辭中談到,吳夢川為了寫好這部作品用了5年時間,深入秦巴大地,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切身感受人民的火熱生活和精神風貌,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和心聲,她把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作為主線,融合新舊兩個時代的不同底色,切入一家四代的人生命運,于秦巴大地鄉(xiāng)野深處觀時代之景象,最終成就了《大樹的女兒》這樣一部主題鮮明、人物鮮活、文風清新的優(yōu)秀兒童文學作品。

郭峰在致辭中表示,包括兒童文學在內的整個文學領域同樣面臨著時代發(fā)展的諸多課題,尤其是網絡文學興起,對傳統文學產生了深刻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創(chuàng)作出符合新時代高度的兒童文學,探索新時代所需要的、具有新時代特征的兒童文學的內涵,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課題。

李國平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陜西省作家協會以“百年優(yōu)秀作家扶持計劃”為抓手,大力推動青年人才隊伍建設,并通過舉辦兒童文學作者創(chuàng)作培訓班、開辦《延河》兒童文學專號、組織主題征文等方式,不斷夯實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隊伍,涌現出了一批優(yōu)秀兒童文學作家,吳夢川就是其中十分突出的代表。她是陜西文學界一位有實力、有潛力的優(yōu)秀文學兒童作家,希望研討能夠深度挖掘《大樹的女兒》內在價值,為進一步推動陜西文學創(chuàng)作探索經驗。

《大樹的女兒》書影

分享會上,高洪波、海飛、徐可、徐德霞、劉秀娟、喬葉、李朝全、劉颋、張莉、劉瓊、納楊、郭艷、陳香、楊雅蓮、韓霽虹、李震等兒童文學作家、評論家及資深編輯圍繞《大樹的女兒》共同探討了作品所蘊含的深厚內涵和時代價值,以及對少年兒童成長的重要意義。專家們從故事構思、人物刻畫、情節(jié)布局、語言魅力、敘事技巧、思想深度及文學價值等多個維度,對作品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和評價。與會者一致認為,該作是一部童心燭照下的、有女性視角的鄉(xiāng)村成長小說,展現了時代性與成長性相統一、文學性與思想性相統一、寫實性與隱喻性相統一的藝術特色;從小切口植入大時代,用秦巴山區(qū)四代女性綿延百年的成長和命運,回應中國鄉(xiāng)土文明的百年變遷以及中國式鄉(xiāng)村現代化發(fā)展之路;同時又展現了作者自我突破、不斷豐富題材的創(chuàng)作自覺意識,也展現出她關注現實、不斷走向更加廣闊的時代生活的努力。

在南方鄉(xiāng)村文化中,拜石頭或樹為干親是一種民俗,展現了人與自然的深厚聯系。這部小說以大樹為象征,貫穿馬家四代女性的百年命運。高洪波認為大樹不僅是馬家人精神上的寄托,還象征著根脈與傳統。小說采用12至13歲女孩馬纓的視角講述故事,這一成長視角自然貼切,馬纓與姐姐馬笑、小妹妹馬尾之間形成了良性互動,而中間失蹤又變身牛大秋的馬小春,則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吳夢川在不動聲色的幽默中展現了大山女孩成長和命運,以細膩的文筆描繪了鄉(xiāng)村的巨變,融入了女性覺醒意識。

徐可談到,序言通過講述作者兒時在大山中的生活經歷、創(chuàng)作緣起及兩個懸而未決的故事,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調,吸引讀者期待,同時展現了樸實真摯、娓娓道來的“家常體”語言風格,與正文一脈相承。小說在脫貧攻堅與鄉(xiāng)村振興的背景下,聚焦于成長,展現了馬纓、馬尾等兒童角色在社會變遷中磨煉心智及村民在孩子影響下的轉變,打破了傳統兒童文學局限于學校背景的敘事模式,賦予兒童成長以更廣闊的視角和意義。

海飛評價《大樹的女兒》是一部大格局、大敘事、大氣量的文學“大作品”。它以百年間秦巴山區(qū)的文化傳統和蘇陜協作鄉(xiāng)村振興為背景,展現了鄉(xiāng)村社會的深刻變遷,具有強烈的史詩性。通過遠近景的交織,作品凸顯了歷史縱深感,采用鄉(xiāng)村現實主義的風格,揭示了百年鄉(xiāng)村的復雜命運。

徐德霞注意到小說中的女性角色,如太奶奶、奶奶、馬尾等形象鮮明而復雜,其中奶奶一角尤為出彩,她本身既是舊社會女性地位低下的受害者和反抗者,但又有著自身的時代局限性和矛盾性,形象豐富而立體。而馬尾則以其活潑剛毅的個性和獨特的言語令人印象深刻,為作品增添了靈動與趣味。徐德霞認為,這部作品以其宏大的格局、歷史縱深感以及女性文學特質跳脫出傳統兒童文學的范疇。

女性主體敘事是小說的一大亮點,李朝全指出,鄉(xiāng)村巨變則是小說的另一條隱線。通過盤山路到高速公路的演變,隱喻了時代的變遷與鄉(xiāng)村的振興。從秦巴山區(qū)脫貧攻堅到大城市務工,再到新時代的產業(yè)發(fā)展,小說巧妙地融入了時代背景,展示了鄉(xiāng)村發(fā)展的廣闊圖景。尤其是馬家女性家族的崛起,象征了中國鄉(xiāng)村的希望與進步。

作者吳夢川表示,自己的創(chuàng)作離不開陜西這片厚土,離不開前輩作家的指引,她將認真吸取與會專家的意見與建議,好好思考,改進并繼續(xù)打磨作品,力爭使之呈現得更加完美。

與會者合影

據悉,中少總社“多彩中國夢”現實主義原創(chuàng)兒童文學書系聚焦現實題材,用生動的文學語言講述精彩的中國故事,目前已出版11部圖書,該系列入選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自主選題資助項目,同時入選“十四五”時期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專項規(guī)劃。

(照片由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