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觀察·年度綜述
困頓與新生:2013年文學現(xiàn)象觀察

2013年,困頓中有新生。
  在這一年中,不僅有大量的長篇小說、非虛構文學、詩集、散文集的面世,更出現(xiàn)了許多此前罕見的文學現(xiàn)象。就此,我們特別邀請批評家張檸與“80后”學子霍艷、曾念長、董外平、李壯等,就2013年的文學作品及主要文學現(xiàn)象進行深入討論。 [詳細]

小說

  • 2013年中篇小說: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 用楊萬里的詩句時,窗外晴空萬里,是寒冷的冬季,心中卻有暖意在,這暖意是2013年的中篇閱讀帶給我的。此時此刻心中跳出的這句詩,再恰切不過地說明了2013年中篇小說的整體氣象。這是一個小說思索收獲豐盈的年份,同時也展示了小說藝術的多樣可能。[詳細]
  • 2013年長篇小說:直面新現(xiàn)實 講述新故事
  • 從熱點聚焦的角度來看,2013年的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似乎波瀾不驚,狀態(tài)平平。但進入到具體文本的閱讀與翻檢,則會發(fā)現(xiàn)平流緩進的文學潮動中不時浮 現(xiàn)出新變的微瀾,琳瑯滿目的作品中不乏一些撩人眼目的亮點。據從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條碼中心獲得的數(shù)字顯示,2013年度全國出版的長篇小說總計4790多 部。這個數(shù)字既包括了少量港臺作家的長篇作品,又包括了大量的網絡小說轉化的紙質產品。去除這些作品之后,屬于嚴肅文學的原創(chuàng)長篇作品大約在1500部左 右。這樣的作品總量,顯示了嚴肅文學長篇小說的平均年產穩(wěn)中有升的基本狀況。[詳細]
  • 回贈現(xiàn)實的精神需求——2013年中短篇小說評述
  • 2013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加拿大作家門羅,并稱其為“當代短篇小說大師”。這大大鼓勵了堅持中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的作家們。國外將中篇小說和短篇 小說統(tǒng)稱為短篇小說,門羅的小說更多屬于中篇小說,她本人稱她寫的是“篇幅稍長的短篇小說”。門羅的獲獎或許能讓“長篇小說熱”降降溫。事實證明,不會寫 中短篇小說的作家肯定寫不好長篇小說。至少在目前來看,真正代表當代小說文學水平的,仍然是發(fā)表在各類文學報刊上的中短篇小說。[詳細]
  • 對現(xiàn)實發(fā)言的努力及其問題——2013年長篇小說觀察
  • 2013年,長篇小說依然數(shù)量浩繁。有人稱2013年為“中國長篇小說大年”,這里姑且不論其大與小,事實是,許多名家競相推出長篇,帶動了長篇新作品的涌現(xiàn)。[詳細]
  • 2013年長篇小說寫作:現(xiàn)實的洞察與歷史的沉思
  • 假若沿用所謂“大年”“小年”的說法來評價看待2013年的長篇小說,那么,一個確定無疑的判斷即是,與上一個自然年度的同類文體相比較,2013年絕對應該被看作是一個收獲頗豐的“大年”。這一年度,值得關注的長篇小說主要有賈平凹的《帶燈》、韓少功的《日夜書》、徐則臣的《耶路撒冷》、李浩《鏡子里的父親》、黃永玉《無愁河的浪蕩漢子》、蘇童《黃雀記》、呂新《掩面》、田耳《天體懸浮》、姚鄂梅《西門坡》、陳河《在暗夜中歡笑》、王蒙《這邊風景》、喬葉《認罪書》、余華《第七天》、張浩文《絕秦書》、路內《天使墜落在哪里》、張石山《攻城》、柳營《我之深處》、張翎的《唐山大地震》、艾偉《盛夏》、弋舟《蝌蚪》、阿云嘎《滿巴扎倉》、荊永鳴《北京時間》等。更具體地說,以上這些作品分別以對現(xiàn)實的洞察和歷史的沉思而引人注目。[詳細]
  • 短篇小說安靜前行
  • 與長篇小說在2013年的“集體爆發(fā)”不同,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在安安靜靜地前行著,作家在探索性、突破性、原創(chuàng)性等方面仍有不小的上升空間。如今, 各種新的現(xiàn)實問題接踵而來,作家在把握題材的選擇上可謂豐富多樣,如何在文體自身的調整、變革上做文章,如何繼續(xù)開掘探索新的題材領域,如何與世界短篇小 說的繁榮快速“接軌”,依舊是國內作家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詳細]
  • 回望2013:新文明的建構與結構上的整體轉型
  • 鄉(xiāng)村文明的崩潰和以都市文明為核心的新文明的建構,是當下中國文化形態(tài)的基本特征。在這個大變動的過程中,混雜、多樣、豐富和不確定性交織在一 起。對于小說創(chuàng)作而言,這一狀況既為作家創(chuàng)作提供了可資選擇的多種可能,同時也帶來了對世事認知的困頓、迷茫和難以穿透的難題。因此,2013年的長篇小 說創(chuàng)作,沒有一個整體性可供概括——這仍然是一個沒有主潮的文學時代。但是,這一年名家作品集中出版,不同的路數(shù)、不同的經驗和不同的講述方式,在證明中 國作家長篇小說講述能力的同時,也逐漸形成了一個邊界清晰的文化共同體。[詳細]
  • 2013年兒童文學:向著縱深處行進
  • 當我們回望行進中的新世紀兒童文學時,會發(fā)現(xiàn)那些能夠點燃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與出版激情和靈感的藝術生長點:幻想文學、幽默文學、圖畫書、動物小說、 網游文學……都已輪番登場并持續(xù)展示了有目共睹的市場實力。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2013年的兒童文學必然具有“守成”的色彩,當我們把這一年從一個連 續(xù)性的時間軸上切下來單獨觀察時,我們不得不經常使用一個詞:繼續(xù)——它既可以在前些年創(chuàng)下的基業(yè)的“陰涼”中慣性前行,同時又要體味在已經開創(chuàng)的藝術之 路上跋涉到縱深處的艱辛和繁難。2013年的兒童文學在繁華熱鬧中有一種靜水深流的姿態(tài)。[詳細]
  • 2013年短篇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歷史與現(xiàn)實經驗的當下敘事
  • 如果把短篇作品比作一個時期兒童文學發(fā)展最易觸碰的藝術脈動,那么,一個年度的短篇創(chuàng)作,則為我們考察當下兒童文學藝術狀況及其發(fā)展態(tài)勢,提供了一種基本的藝術脈象——這也是我這些年來格外關注短篇兒童文學寫作的原因之一。[詳細]
  • 2013年,長篇小說變招為哪般?
  • 2013年的文壇,各種現(xiàn)象層出不窮,各種動向紛至沓來,各種現(xiàn)象與動向都指向一個關鍵詞,那就是“新變”。這一年,作家們的各類創(chuàng)作都在嘗試 變招,理論批評也在直面新的文學現(xiàn)實中相應變調,網絡文學更是在各種合力的推導下深層變異。這一切,使得整體的文壇,在2013年不可避免地顯現(xiàn)出諸多新 的變動,呈現(xiàn)出繁復多樣的新的變局。[詳細]
  • 2013年長篇小說:“現(xiàn)實”成為令人矚目的問題
  • 2013年毫無疑問是長篇小說的“收獲年”。新年伊始,賈平凹攜《帶燈》開始了這一年長篇小說波瀾壯闊的旅程。在這部小說中,賈平凹描繪了一位 叫做“帶燈”的鄉(xiāng)鎮(zhèn)女干部。她原名叫“螢”,因為不滿“腐草化螢”的說法,改名為“帶燈”,意即“帶著一盞燈在黑夜巡行”。多么美的意象,幾乎可以看作是 2013年長篇小說的一個隱喻。作家們致力于在長篇小說中再現(xiàn)活生生的現(xiàn)實,創(chuàng)造一種想象的現(xiàn)實,乃至于要用文學照亮現(xiàn)實。如何處理小說與現(xiàn)實的關系,成 為這一年長篇小說中尤為令人矚目的問題。[詳細]
  • 新變:迎面而來的文學勁風——2013年的長篇小說、青春文學與網絡文學
  • 面對文學內部的日益分化,整體文學的嚴重泛化,盤點年度文學發(fā)展狀況一事,顯得越來越困難。因為不同版塊的文學,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并在把握基 本資訊的基礎上,進行梳理、取舍與點評。而這無論是大量資訊的消化與處理,還是不同板塊的觀察、分析與評論,都是大大超出了個人的精力與能力的。但正因變 化巨大,現(xiàn)象眾多,才又更需要持續(xù)地跟蹤與宏觀地把握,并盡力梳理出頭緒,尋繹出脈絡,以使文壇內外更好地了解文學演進的軌跡與大要。[詳細]
  • 2013,這些作品我們共同關注
  • 2012年歲末,作家賈平凹推出長篇小說新作 《帶燈》,本報2013年1月3日閱讀?M行節(jié)選。在小說中,賈平凹試圖從一個叫帶燈的女鄉(xiāng)鎮(zhèn)干部的 視角透視當下的中國社會,通過她的工作展現(xiàn)當前的基層中國現(xiàn)實,由此表達他對中國問題的關切和思考。在他看來,作家生活在當下,自然要有現(xiàn)代意識,F(xiàn)代意 識某種意義上也就是人類意識,“我們的眼睛就得朝著人類最先進的方面注目,當然不是說我們同樣去寫地球面臨的毀滅,人類尋找新家園的作品。而是要做到清 醒,正視和解決哪些問題是我們通往人類最先進方面的障礙?比如在民族的性情上、文化上、體制上、政治生態(tài)和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上,行為習慣上,怎樣不再卑怯和暴 戾,怎樣不再虛妄和陰暗,怎樣才真正的公平和富裕,怎樣能活得尊嚴和自在。只有這樣做了,這就是我們提供的中國經驗”。[詳細]
  • 2013年小小說:鄉(xiāng)土的潰敗與歷史的重敘
  • 如果將這一年又一年的小小說放在20世紀80年代以來獨立發(fā)展的小小說歷史進程中考量,那么,今天的小小說無疑是精彩的、好看的,是日臻圓熟與精致的。其實,文學本身是一個不斷積累與建設的過程,一年又一年,添磚加瓦,平緩而從容,卻也有一種前行中的自足與歡悅。2013年,應該是這一“進程”中的一個段落,是走向“氣象萬千”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平實、穩(wěn)健,應和著潮流與趨勢。在現(xiàn)實與歷史的雙重維度上,它關注著進程中的當下,記錄歷史前行中的身影;在當下的語境回眸歷史,在重敘中走向歷史的深處。[詳細]
  • 2013年長篇小說:70后作家克服歷史感不足之局限
  • 2013年長篇小說寫作,一個非常突出的現(xiàn)象,就是一批70后作家寫出了各自有代表性的優(yōu)秀作品。我們發(fā)現(xiàn),新銳作家此前的長篇小說寫作所普遍 存在著的“歷史感”明顯不足的局限,在2013年這批70后作家的寫作中,已然得到了極有效的克服。關于歷史感,批評家張艷梅曾經有過很好的解說:“歷史 感到底是什么?寫歷史,不一定有歷史感;寫現(xiàn)實,也不一定沒有歷史感。歷史感是看取生活的角度,是思考生活的人文立場,是細碎的生活表象背后的本質探 求!币痪湓,要想使自己的長篇小說顯得雄渾博大,擁有突出的“歷史感”,就不能僅僅停留在事物的表象層次進行浮光掠影淺嘗輒止的掃描,就必須以足夠犀利 尖銳的思想能力穿越表象,徑直刺進現(xiàn)實和歷史的縱深處方可。[詳細]
  • 文學2013:碎片化的時代想象
  • 轉眼又是一年。每位作家在寫作之前可能懷著各種整體的設想和宏大的意愿,但回顧這三百多日的閱讀,最大的感受卻是想象的碎片化。腦中飄拂的是記憶的云朵,我們再也無法通過滿地零星的碎片拼貼出一個時代的整體圖景,這就是文學的真實之處。[詳細]
  • 2013年小小說:鄉(xiāng)土的潰敗與歷史的重敘
  • 如果將這一年又一年的小小說放在20世紀80年代以來獨立發(fā)展的小小說歷史進程中考量,那么,今天的小小說無疑是精彩的、好看的,是日臻圓熟與精致的。其實,文學本身是一個不斷積累與建設的過程,一年又一年,添磚加瓦,平緩而從容,卻也有一種前行中的自足與歡悅。2013年,應該是這一“進程”中的一個段落,是走向“氣象萬千”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平實、穩(wěn)健,應和著潮流與趨勢。在現(xiàn)實與歷史的雙重維度上,它關注著進程中的當下,記錄歷史前行中的身影;在當下的語境回眸歷史,在重敘中走向歷史的深處。[詳細]
  • 2013年短篇小說:城鄉(xiāng)轉型中的短篇小說
  • 2013年的文學“氣候”依然“風調雨順”,短篇小說依然成果累累。這一年,短篇小說的題材比重發(fā)生了變化。這種變化并非現(xiàn)在才有,而今年顯得 格外突出。鄉(xiāng)村題材小說數(shù)量銳減,且質量有所下降;而城市題材小說明顯增加,且質量呈上升態(tài)勢。鄉(xiāng)村題材和城市題材的一衰一興之間,恰恰表現(xiàn)了中國社會從 鄉(xiāng)村文明向城市文明的時代轉型。[詳細]

散文

  • 2013年散文:散文觀念變異與創(chuàng)作領域的問題
  • 2013年對散文來說,可能又是一個獨特而不重要的年份。回望新時期以來30多年的散文流變,創(chuàng)作和理論缺少大呼大隆的沸點和火爆點,其實早已是年景常態(tài)。當代散文的變化和發(fā)展通常并不與年度的遞進同步。一年一跨越、一年一變局,這不是當代散文史翻頁換篇的平均頻度。即使在新媒體急遽沖擊、深入影響整個文學系統(tǒng)的最近十余年,散文全局的每一步改變,也仍舊要綿延好幾年,才會逐漸落定。2013年散文領域的若干特別動向,正體現(xiàn)了這一背景。[詳細]
  • 追“夢”路上的心靈交響——2013年散文隨筆創(chuàng)作的主旋律
  • 2013年,中國文壇的散文隨筆創(chuàng)作依舊亂花迷眼,萬象輻輳。回望這異彩紛呈的散文現(xiàn)場,有一種景觀格外搶眼。這就是:一大批作家呼應著實現(xiàn)中 國夢這一時代強音,將精神觸須與藝術目光,更多地聚焦于歷經滄桑的中華大地,自覺圍繞國家改革與發(fā)展、民族振興與進步、人民幸福與安康的基本主題,從歷 史、現(xiàn)實和未來的多維空間展開真誠的言說與真實的講述。于是,追“夢”路上的心靈交響,承載著鏗鏘有力的時代足音,構成了年度散文隨筆創(chuàng)作的主旋律,同時 也鋪就了進入散文隨筆創(chuàng)作現(xiàn)場的重要路徑。[詳細]
  • 2013年散文:在融合中凸顯特質
  • 散文的新變是2013年文壇的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柴靜的《看見》登上了亞馬遜中國2013年度最暢銷圖書排行榜第一名,且前10名中,還有韓寒的《我所理解的生活》、張小嫻的《謝謝你離開我》、十二的《不畏將來 不念過去》共4部散文作品,這幾部作品的內容、主題都來自作者自身成長經歷和人生感悟,與此同時,也在記錄著這個時代和這一代人的成長的心路歷程。這類型作品在寫作手法和風格上與我們熟悉的散文作品有著明顯的區(qū)別,這些看起來很輕的文字,是不是散文,目前仍有爭議。[詳細]
  • “思想最重要”
  • 回想去年元旦午夜,當新年的鐘聲莊嚴敲響之時,也許沒有誰會想到新一年即將來到的巨變。2013年的變化之巨大,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年份——如 果說“地球村”這個詞使全世界的空間變小了,那么“微革命”則使時間的變化加快了,確實有太多的東西來襲:微博、微信、易信,支付寶、余額寶、菜鳥計 劃,iPad(平板電腦)、iPhone(智能電話)、iWatch(智能手表)、iGlasses(智能眼鏡)、iClothing(智能衣服)、 iShoes(智能鞋),指紋和人臉識別、3D打印、4G時代、基因分析和預言、云計算、大數(shù)據、跨界……令我們眼花繚亂,手忙腳亂。最要命的是,我們還 逃無可逃,比如,微信的全國用戶已經突破了6億人,6個億啊,除卻老人、孩子,文盲、電盲,庶乎人手一“信”。[詳細]

詩歌

  • 2013年詩歌:強勁的傳播與困頓中的寫作深化
  • 如果說當代中國文學的生產體制依然有效,那么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體制內的詩歌與文學期刊明顯對詩歌有所重視!对娍贰缎切恰贰对娏帧 《詩潮》等刊發(fā)的詩作、推出的新詩人,總體質量較之以往有了很大提升。對于抒發(fā)個體生命經驗、反思與批判消費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系、描摹日常生活的 細節(jié)之美的詩歌的刊發(fā),代表了一種主流當代詩的繁榮。一方面,民間和體制的壁壘已被打破,在民刊上發(fā)表作品,有所成就后,年輕詩人也可能較快地得到體制內 媒介的接納;另一方面,為繁榮文化,主流文學機構也加大了對文學獎勵機制的投入。[詳細]
  • 2013年詩歌:“讓詩歌,記得住鄉(xiāng)愁”
  • 這些天人們一直為一句富于詩意的話而興奮著——“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āng)愁”。同時,阿多尼斯的“沒有詩,就沒有未來”更是讓人們注意到詩歌的某種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詳細]
  • 良好的氣節(jié)與風范——2013年詩歌創(chuàng)作概述
  • 就創(chuàng)作而言,雖然一個年度的梳理,并不能給出一個明晰、整體的判斷,但年度梳理的意義在于,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意外”和“新鮮”。這能夠刺激和挑戰(zhàn)詩人的慣性寫作,在詩歌現(xiàn)場不可避免、反復出現(xiàn)的趨同感上制造隔閡,讓詩人在創(chuàng)作中警惕、修正、改變自己。[詳細]
  • 燕趙大地的詩歌陽光——2013年河北詩歌創(chuàng)作掃描
  • 2013年,河北詩人的創(chuàng)作體現(xiàn)了一種闊大而繁密的精神氣象,各種聲音,各種表達,各種風格共存,拓展了走進生活現(xiàn)場和靈魂深處的途徑,展示了河北詩歌的多元與豐厚。本年度,我想更多地提及創(chuàng)作風格較為突出的中青年詩人。[詳細]

軍旅文學

  • 2013年軍旅文學:“活著”的、“內在”的、“存在”的
  • 以純粹的文學標準觀之,戰(zhàn)爭歷史題材對于當下的作家而言,已經構成了某種難以言說的焦慮甚或是一道不易穿透的“隔膜”。沒有強大的思想能力、沒 有痛切的生命經驗、沒有真摯的情感融入,沒有扎實的生活積累,沒有充分的知識儲備,便很難走進歷史的深處和細部,更難呈現(xiàn)歷史的繁復與厚重。2013年度 給筆者留下較深印象的軍旅長篇小說有:都梁的《大崩潰》、項小米的《記憶洪荒》、李西岳的《血地》、李駿的《穿越蒼!贰⑽潇У摹蛾儽奔t事》、梁曉聲的 《懦者》、韓征天的《紙上的槍聲》、徐藝嘉的《我們都缺伴兒》、豐杰的《斑斕》、呂怡慧的《女生樓404》、孫彤的《紅妝武裝》?傮w來看,歷史敘事文本 質量齊整,文學水準頗高,可以說是本年度軍旅長篇小說的重點也是亮點所在。[詳細]

報告文學

  • 2013年報告文學:新話題 新敘事 新方陣
  • 丁曉原:今天的報告文學境遇已大不同于10年前了。其時,圍繞這一文體還有存廢之議,F(xiàn)在的實際恰是相反,正如杰克·哈特所說,“讀者對現(xiàn)實題材的故事興趣高漲”,“虛構文學在美國讀者心中的地位日趨下降。根據《大西洋雜志》的報道,在1982—2004年間,在美國閱讀小說、戲劇和詩歌的讀者人數(shù)比例下降了10個百分點,跌至歷史的最低點47%,而非虛構文學的讀者卻在不斷擴大”。中國的情況也具有某種近似性。在全媒體時代,報告文學的文體功能在轉型中得到了強化。當下關于報告文學文體的討論,盡管依然有著不同的聲音,但大都指向寫實性文體的建設,旨歸于建構非虛構性敘事的審美倫理。對于創(chuàng)作情況的評估,我們很難以年度作為時間單位進行合適的把握,但每一年的報告文學也總有一些獨屬于這一年的情狀。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發(fā)布的2013年報告文學排行榜,大致呈現(xiàn)了這一年這一文體的基本格局。就創(chuàng)作的內在而言,“中國夢”成為年度報告文學大寫的核心主題;而回到非虛構性敘事本體敘說中國故事,則正在演化為體類寫作的審美通式。報告文學作者中既有許多名家,也不乏新的面孔,而且跨界寫作已成風景。這樣的結構生成了報告文學發(fā)展的活力。[詳細]
  • 多視角下的社會人生——2013年報告文學創(chuàng)作述評
  • 檢點2013年的報告文學創(chuàng)作,感覺豐富而復雜。這一年,報告文學作家雖然也積極努力地用開放的視角面對社會生活的變化和矛盾,在豐富的對象選 擇描述中觀察和思考,出現(xiàn)了不少好的作品,但是,在回望來路時,卻似乎沒有哪一篇(部)作品在社會上引發(fā)強烈反響,給人以很強的沖擊和記憶。人們常說:沒 有英雄的時代是平淡的。其實,沒有非常出色的作品出現(xiàn),也會使創(chuàng)作顯得平淡無奇。[詳細]
  • 2013年報告文學:在韜光蓄力中尋求突破
  • 2013年的中國,是一個在韜光養(yǎng)晦中蓄力、在調整整頓中前行的階段。這一年的報告文學同樣在蘊蓄力量,努力在題材、內容、人物、樣式、結構、語言、觀念等各方面尋求創(chuàng)新、開拓,為這種特殊文體的發(fā)展帶來了無限生機。 [詳細]

網絡文學

  • 盤點2013年度網絡文學
  • 網絡文學發(fā)展十余年來,2013年可謂是發(fā) 展最火爆的一年。之所以說其“火爆”,我們既可以從技術、資本等層面不斷上漲的硬指標來看,也可以從被主流社會接納以及獲得相應社會認可的軟指數(shù)來看。同 時還要看到的是,行業(yè)、產業(yè)與社會正形成一種對話交流的新機制,這也預示著網絡文學產業(yè)日漸擺脫妖魔化,正被社會理性接受并開始步入完善階段。[詳細]

理論批評

  • 2013年理論批評:尋找適合當下現(xiàn)實的批評聲音
  • 2013年的文學批評繼續(xù)沉穩(wěn)前行。文學批評的自省精神、現(xiàn)實關懷和自我意識得到不斷深化,對文學現(xiàn)場和文學思潮熱點的介入能力明顯增強。關于 “如何講述中國故事”、“現(xiàn)代性轉型”以及各門類文學發(fā)展現(xiàn)狀、網絡文學的評價標準與發(fā)展方向等問題,批評界都有相對集中的研究和比較深入的探討。其中, 青年批評家以鮮明的學術風格和學術姿態(tài)快速進入當代文學批評現(xiàn)場、介入當代文學的創(chuàng)作實踐,他們的集體登場成為本年度文學批評的最大亮點。與此同時,對當 代文學作品譯介問題的研究也是本年度頗有新意的批評現(xiàn)象。[詳細]

科幻文學

  • 2013年科幻文學:2013中國科幻巡禮
  • 2013年,中國的科幻小說創(chuàng)作和出版正在逐漸展現(xiàn)出勃勃的生命力。
      在長篇小說領域,我首先推薦青年作家陳楸帆的小說《荒潮》。故事從電子垃圾這個全球化問題入手,探討了東西方在后冷戰(zhàn)時代的全新關系。但跟此前作者的一些作品明顯的概念先行不同,在這部小說中,作者刻意強調了科幻小說的故事性,他把小說的場景放在自己家鄉(xiāng)的廣東農村,同時,把主人公設置為自己熟悉的村干部、農民工、電腦工作者和外籍大公司職員。恰恰是這種創(chuàng)作中對生活的貼近和對現(xiàn)實滋養(yǎng)的吸取,使整個小說明顯地站位更高且門檻更低!痘某薄帆@得第四屆華語科幻星云獎最佳長篇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著名作家韓松的《高鐵》,普遍被認為是他的高速交通三部曲中最出色的一部。小說的思想內含仍然指向中國當前的發(fā)展速度和發(fā)展模式,但故事和人物的安排更加具有完整性,表現(xiàn)也更加藝術化。在懸疑領域頗有名氣的作者蛇從革,以小說《異!反蛉肟苹媒绮⒄故境霾环驳膶嵙Α[詳細]

網絡文學

  • 2013年網絡文學:從“量”到“質”的文學轉型
  • 網絡文學從誕生到發(fā)展至今已走過了異軍突起的15年,它不僅改變了文學產業(yè)的格局,也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隨著大眾參與度與受關注度的提高, 網絡文學對傳統(tǒng)文學乃至整個社會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如今,網絡文學已成為當代文學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2013年,主流文壇和傳統(tǒng)文學界通過吸納新 會員、舉辦研討會和培訓班等各項工作,進一步加大了對網絡文學的扶持和介入。同時,網絡文學內部也在高速發(fā)展中發(fā)生著一些值得重視的變化。[詳細]

文學現(xiàn)象

  • 困頓與新生:2013年文學現(xiàn)象觀察
  • 在這一年中,不僅有大量的長篇小說、非虛構文學、詩集、散文集的面世,更出現(xiàn)了許多此前罕見的文學現(xiàn)象。就此,我們特別邀請批評家張檸與“80后”學子霍艷、曾念長、董外平、李壯等,就2013年的文學作品及主要文學現(xiàn)象進行深入討論。[詳細]
  • 夢想·歲月·真相——2013年文學創(chuàng)作掠影
  • 當代文學如奔騰不息的江河,旺盛而急速地前行著,沿途留下豐沛的精神印記,折射著中國文化的諸種特點;厥2013年,就會清晰地發(fā)現(xiàn),文學創(chuàng)作繁榮之品質、生態(tài)、影響等呈現(xiàn)出的樣貌鼓舞人心。[詳細]
  • 2013:我們的閱讀
  • 2013年,流行一個網絡熱詞:土豪。如今“土豪”這個詞,已經沒有極端歲月的階級仇恨,而是帶有諷喻的意味,用以諷刺那些在物質上進入“三高”而文化上又極度“貧血”的人!巴梁馈蓖ǔP欧睢白x書無用論”,物質是他們心中的大神,即便有時候也會附庸風雅,裝模作樣地讀點書什么的,那也是儀式性的,書卷對于他們就是一種裝飾品,就像他們消費LV、愛馬仕一樣,是“秀”給別人看的。我總覺得,一個盛產“土豪”的社會,其精神生產上多是歉收的。有人可能會立即反駁道:中國每年生產的圖書、論文已經世界第一,難道我們還土嗎?單從數(shù)量指標看,我們著實可以傲視環(huán)球,但從文化生產的成色來看,我們的文化自信就像央視大樓一樣堅挺不起來了。[詳細]
  • 我的2013
  • 2013已至尾聲,有人覺得這一年過得快,也有人覺得這一年度得慢;蛟S光陰就是如此:同樣的流轉,因為每個人的經歷與感受不同,相同的歲月便刻上了不同的印記,世界便因此豐富多彩起來。[詳細]
  • 2013年兒童文學主題與亮點
  • 2013年,中國兒童文學(大陸地區(qū))被來自專家、政府、市場、國際同行等等不同的目光所熱切注視,這種“注視”里有檢閱收獲的莊重喜悅,也有望聞問切的審慎思考,從不同的角度見證了中國兒童文學所取得的實績,并預示著未來的走向。[詳細]
  • 2013,那些人,這些書
  • 讀書可以改變人生,讀書可以改變命運。即將過去的2013年,哪些人和書值得珍藏?哪些人和書影響中國?本文列出的10位人物與他們的書,從不同側面反映了2013年讀書界的熱點所在。[詳細]
  • 書為媒的紛擾世界——2013年度出版文化事件盤點
  • 辭舊迎新之際,盤點、回望過去一年,是各行各業(yè)乃至每一個人的慣例,文化出版界自然也不例外。與“土豪,我們做朋友吧”、“我和我的小伙伴們都驚呆了”、“高端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有內涵”、“打敗你的不是天真,是無鞋”等流行語相比,從“劈柴”與“護柴”之戰(zhàn)到小說植入廣告、從腰封“宣傳語”惹風波到《紅樓夢》等入選“死活讀不下去排行榜”、從“圖書館不拒乞丐”獲贊到短篇網絡試水“單篇銷售”引發(fā)熱議……2013年初到年末,國內發(fā)生的熱點文化事件似乎可以與“流行語”的流行并駕齊驅,熱鬧的話題可謂“此起彼伏”。[詳細]
  • 2013名家新作年終回眸
  • 放眼2013年,不難發(fā)現(xiàn),這是中國文學碩果累累的豐收年。眾多文學大家在經過幾年的辛勤耕耘之后,都在今年結出了果實。賈平凹、韓少功、王安憶、閻連科、余華、蘇童、馬原等名家都有新作,單看這些耳熟能詳?shù)拿志涂芍澜衲曛袊膶W的真正收獲。[詳細]

藝術

  • 2013舞。簞(chuàng)作演出熱中求穩(wěn)
  • 2013年,中國舞劇創(chuàng)作演出迎來了豐收年。這里,筆者僅從這一年親歷親目的106場舞蹈演出中,擇要點評如下:
      中國第8個芭蕾舞團——重慶芭蕾舞團2013年5月初上演的舞劇《追尋香格里拉》,設計觀念先進,視聽效果新鮮,留德8年回國發(fā)展的重慶籍團長 劉軍與中國臺灣青年編導李國治為4位主角創(chuàng)作的獨、雙、三、四人舞,以及都市中的經紀人、雪域中的藏民、寺廟中的菩薩、大自然中的花神和雪花群舞,都有別 致的想法與流暢的設計。[詳細]
  • 2013年國產電視紀錄片印象
  • 2013年過去了,回顧這一年來觀看國產紀錄片的經歷,梳理觀片的心得,思考其中的得失,也是一種個人學習履歷中的年終盤點。
      毫無疑問,2012年的國產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故宮100》《China·瓷》《春晚》等作品,讓筆者眼前一亮。特別是《舌尖上的中 國》,讓筆者看到了中國紀錄片打量、觀察、紀錄和謳歌中國的新穎視角!禖hian·瓷》這個片名本身,就預示了它包含著中與外兩種觀察視點,讓筆者感到 我國紀錄片不再是“攬鏡自照”,而是留意在他人眼中的自身形象。由此,對更精湛作品的期待,成為筆者關注2013年紀錄片的最大觀片動力。 [詳細]
  • 復排成風 原創(chuàng)乏力——2013年中國話劇盤點
  •  2013年,改編和搬演成為不同話劇制作機構、演出團體的共同選擇。這不僅為長期以來困擾戲劇界 “沒有好劇本”的境況暫解燃眉之急,同時也在充滿競爭的演出市場內找到了平穩(wěn)過渡的捷徑。對于制片人而言,選擇已經在市場上引起過轟動、創(chuàng)造過經濟價值、 獲得過獎項的劇目進行復排,不僅使劇目質量有所保障,而且在觀眾中也積累了一定的口碑和認知度,宣傳上容易,回收資金更加穩(wěn)妥。然而,這也暴露了話劇藝術 原創(chuàng)乏力的現(xiàn)狀。[詳細]
  • 2013戲劇:經典主題平庸小年
  • 如果戲劇也像農作物收成一樣,論“大年”、“小年”的話,2013年無疑算不上大年。不溫不火的勁兒從年初一直延續(xù)到了年末,間以幾個不大不小的亮點。這讓走在去劇場路上的人總是在期待,下一部戲能有一次淋漓盡致的宣泄和爆發(fā)。[詳細]
  • 2013文藝氣象·電影篇·年度關鍵詞:轉型
  • 2013年全國電影票房達217.69億元,同比增長27.51%,其中國產影片票房達127.67億元,占比58.65%,是電影產業(yè)化改革以來的同期最高,鞏固并進一步提升了國產影片在本土電影市場的優(yōu)勢地位。電影產量、票房收入、銀幕數(shù)量、觀眾人次等電影產業(yè)相關指標都取得突破。[詳細]
  • 2013文藝氣象·電影篇·年度話題:電影何以“致青春”
  • 從年初還依然火熱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到歲末剛剛上映的《等風來》,2013年的中國銀幕自始至終散發(fā)著濃濃的青春味道。中小成本的青春題材電影舉重若輕,異軍突起,頗有大江東去、改天換日之勢!扒啻骸保蚨蔀槊枋2013中國電影的關鍵詞之一。[詳細]
  • 2013文藝氣象·電影篇·年度推薦
  • 在電影的娛樂功能經常被放大的今天,《周恩來的四個晝夜》這樣一部樸素的主旋律電影卻令許多觀眾在影院中悄然落淚,互聯(lián)網上涉及這部電影的不是推介或者明星八卦,而是一篇篇出自普通觀眾之手的觀后感,這比任何商業(yè)宣傳都更加有力。它說明,一部電影受到歡迎和喜愛的關鍵在于,它能否打動觀眾的心。[詳細]
  • 2013藝術:市場回暖真假難辨
  • 藝術進入公共生活,往往會圍繞天價拍賣、真假迷局、藝術區(qū)強拆等社會事件展開,2013年的中國藝術也莫不過如此,依然沒有哪件展覽、哪件作品能夠得到那樣的高度聚焦。[詳細]
  • 話。褐贫葎(chuàng)新與劇目創(chuàng)新
  • 深化改革,創(chuàng)新制度,是黨的十八大為包括戲劇在內的文化發(fā)展指明的方向。因而,話劇在這一年中的發(fā)展,也是與改革、與制度分不開的。準確地說,是制度建設的紅利釋放推動了創(chuàng)作,改制院團、非改制院團和民營劇社齊頭并進,話劇創(chuàng)作格局和題材的結構調整開始趨于合理,劇目生產開始謀求多元化發(fā)展,其美學形態(tài)、敘事模式、各種商業(yè)元素的介入與融合等方面,都出現(xiàn)了較為理想的嘗試與收獲。[詳細]
  • 耳膜上的中國:樂聲悠揚這一年——2013年中國音樂回眸
  • 2013年12月31日,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為觀眾奉獻了陣容豪華、中西合璧的新年音樂會,奏響了通往2014年 的《春節(jié)序曲》。時光飛逝,2013年在不經意間倏然溜走。這一年里,你的耳朵過得舒服嗎?誰的歌聲還縈繞在你耳畔?哪場音樂會讓你沉醉其中?在專業(yè)方 面,中國音樂界兩大頂級賽事——中央電視臺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和中國音樂金鐘獎接連舉辦。民族音樂與古典音樂繼續(xù)發(fā)力,以新穎的形式展現(xiàn)著傳統(tǒng)文化強勁的 生命力。流行樂壇上,音樂選秀節(jié)目依舊引領樂壇潮流,新人脫穎而出,樂壇前輩重整旗鼓。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在貫徹落實黨中央“八項規(guī)定”要求之下,樂壇吹 來一股清新之風。人們欣喜地發(fā)現(xiàn),華而不實、鋪張浪費的晚會少了,回歸藝術、反哺人民的公益活動多了。[詳細]
  • 這些人和事留在了2013年
  • 2013年1月20日,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大寒”。這一天,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舞臺上,永遠失去了一個演員——著名表演藝術家于是之去世。 他是《龍須溝》中的程瘋子、《駱駝祥子》里的老馬、《青春之歌》里的余永澤,還有《茶館》里的王利發(fā)掌柜。這個曾做過倉庫傭工、抄寫員的演員,令人尊敬的 不僅是其演技,更是他戲比天大的藝德。于是之曾說:“我就是一個演員,不要給我什么‘劃時代’、‘北京人藝的代表’這些稱號。我就認一個死理兒,排練場上 焦菊隱先生說‘錯了’,我就重來;說‘對了’,我就完成了。”敬業(yè)、淡泊,于是之演戲如斯,做人如此。[詳細]
  • 2013年演出市場:在喧囂中前行
  • 回眸2013年,演出市場熱鬧依舊!度鐗糁畨簟贰ⅰ妒Y公的面子》、《三國》等話劇上演,引發(fā)觀眾觀劇熱潮;《極限震撼》、《舞起狂瀾》、《芝加哥》等國外 經典劇目紛紛來華,爭相開拓中國市場;大手筆、全明星陣容的首屆烏鎮(zhèn)戲劇節(jié)舉辦,引發(fā)業(yè)界關于戲劇節(jié)與城市關系的思考、討論;“節(jié)儉令”下發(fā),演出公司和 大小劇團面臨生存新挑戰(zhàn);調查結果顯示,演出觀眾更趨年輕化……這一年,有諸多亮點值得訴說,也有諸多問題需要面對。在告別2013年迎來2014年之 際,讓我們從喧囂中恢復平靜,一起回顧過去一年中發(fā)生在演出界的“大事件”。新浪(NASDAQ: SINA)是一家服務于中國及全球華人社群的領先在線媒體及增值資訊服務提供商。[詳細]
  • 2013文化脈動:漢字書寫呼喚母語敬畏
  • 有人說,2013年的中國銀幕是青春電影的天下——《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在全國掀起了青春懷舊潮;《中國合伙人》描繪了改革開放浪潮中一代中國青年的“中國夢”……實際上,涌動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青春熱潮,比銀幕上的光影傳奇更加振奮人心。[詳細]
  • 2013年文化消費市場回眸
  • 2013年是國產電影取得歷史性變化的一年。此前市場還在為國產電影的生存狀態(tài)而憂心忡忡,但從去年11月份直到現(xiàn)在,國產影片可謂一路高歌,大放異彩,無論產量還是質量都顯示出極強競爭力。以往觀眾對特效、技術占優(yōu)勢的國外大片情有獨鐘,而今年國產影片以群眾喜聞樂見的現(xiàn)實主義題材贏得市場青睞,充分展現(xiàn)出本土化優(yōu)勢;過去票房多數(shù)靠中心城市貢獻,靠提高票價換取,而今年二、三線城市的電影票房與觀影人次比大城市提高了20%~30%,中心城市票價反而穩(wěn)中有降。[詳細]

少數(shù)民族文藝

  • 迸發(fā)奔騰的力量——2013年少數(shù)民族文學亮點掃描
  • 2013年少數(shù)民族文學依然保持蓬勃發(fā)展的態(tài)勢,備受關注與矚目,如中國作家協(xié)會“少數(shù)民族文學發(fā)展工程”的全面實施,有力地推動了少數(shù)民族文 學的深入發(fā)展。不過,即便是花團錦簇、精彩紛呈,在寫作變得大眾化、平;那闆r下,難免泥沙俱下、良莠不齊?上驳氖,一批精品力作噴涌而出,以其獨特 的民族文化特質與豐富的藝術內涵為少數(shù)民族文學提供了新的動力,也為2013年中國文壇注入了生機與活力。因閱讀范圍和文章篇幅所限,在此,僅對筆者所關 注的部分作品進行粗略掃描。[詳細]
  • 記憶與故事,現(xiàn)實與夢想——2013年少數(shù)民族文學綜述
  • 任何一個書寫者,試圖記錄自己身處其中的現(xiàn)實,總會遭遇同樣的困境:限于個體的局限、視角的狹囿、認知材料的不完整,他就如同迷失于叢林中的旅行者,無法躍于森林之上鳥瞰全局,而只能披荊斬棘,自己開拓一條路徑;厥滓荒陙淼纳贁(shù)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我很清楚自己就像那個迷失者,只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呈現(xiàn)其全貌。[詳細]
  • 2013年,少數(shù)民族文學在穩(wěn)扎穩(wěn)打中前行
  • 2013年,在黨和國家的關懷與支持下,中國作家協(xié)會正式實施“少數(shù)民族文學發(fā)展工程”,在少數(shù)民族文學培養(yǎng)人才、鼓勵創(chuàng)作、加強譯介、扶持出版、理論批評建設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和經費投入,切實促進了少數(shù)民族文學事業(yè)的發(fā)展。[詳細]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