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23年第2期目錄 2023-04-30
- 編后記 2023-03-30
- 作為“同時代”文化鏡像的寫作 2023-03-30
- 作家的文學“副面孔”——論劉玉民的“非主打”創(chuàng)作 2023-03-30
- 整合與策略:通向世界文學的世界華文文學 2023-03-30
- 《一個人的戰(zhàn)爭》版本和修改研究 2023-03-30
- 一代軍工,千載長安——簡論阿瑩《長安》筆下的軍工畫卷 2023-03-30
- 新時代文學思想的思考者、踐行者和開拓者 2023-03-30
- 顯在的思辨和沉潛的暗示——簡論王威廉《野未來》中的小說詩學 2023-03-30
- 吳曉東與文學性——《文本的內外》的外和內 2023-03-30
- 文學性何為 2023-03-30
- 文學史的導航系統(tǒng)——北京作家住址與當代文學關系芻議 2023-03-30
- 王小波小說敘事中的21個關鍵詞 2023-03-30
- 未來詩學的三組關系 2023-03-30
- 王威廉小說死亡意識的多維呈現(xiàn)和把握 2023-03-30
- 食物書寫及其文化癥候——以徐則臣小說為例 2023-03-30
- 時間與愛情的詩學顯現(xiàn)——《愛簡》閱讀雜記 2023-03-30
- 時代洪流中大寫的“人”——評《文妖與先知——張競生傳》 2023-03-30
- 《你好馬德里》:異質空間與兒童的成長性書寫 2023-03-30
- 內心深處的黑暗與愛——虹影小說“女兒三部曲”論 2023-03-30
- 論周揚與俄蘇文學 2023-03-30
- 論《絕秦書》的饑餓敘事與鄉(xiāng)紳形象的歷史書寫 2023-03-30
- 歷史化主體與文本資源主體化 2023-03-30
- 構筑文學批評的“靈地”與“高地” 2023-03-30
- 工業(yè)題材長篇小說的史詩性建構——關于阿瑩長篇小說《長安》 2023-03-30
- 《第76天》:疫情非虛構寫作的視角融合與視域突破 2023-03-30
- 當代非虛構寫作的內涵及問題 2023-03-30
- 穿越文本內外的審美分析與倫理建構——評吳曉東《文本的內外:現(xiàn)代主體與審美形式》 2023-03-30
- 城市、日常生活相與精神救贖 2023-03-30
- 《大湖消息》與物性書寫 2023-03-30
- “創(chuàng)業(yè)”敘述、“新人”塑造和傳統(tǒng)文化的顯與隱 2023-03-30
-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22年度優(yōu)秀論文獎揭曉 2023-03-30